打开手机新世界的大门
2022-06-22JR
JR
买折叠屏手机的人多吗?
这个问题要分为两方面来看。
首先是智能手机产品的同质化问题带来的影响。智能手机在短短的十几年间,经历了飞速的发展,其中对于大屏的应用也是厂商竞争的方向,屏幕尺寸从4英寸发展到6英寸后,大屏幕似乎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在2018年,彼时大屏手机的同质化严重,而如何寻找新的突破点就成为厂商下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今回头看,我们可以用行业“内卷”来描述彼时的情况。
而在2018年10月,随着国产柔性屏制造商柔宇科技发布第一款折叠屏手机柔派(FlexPai)之后,柔性屏开始进入大家的视野。即使在今天我们看来,这款产品实用性不高、性能也很一般、铰链设计非常落后,但是这不代表它对于手机行业没有影响。可以说,柔性屏的诞生,也给折叠屏手机提供了基础条件。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很多手机厂商都声明要研发折疊屏手机,但直到作为主流品牌的三星推出折叠屏手机后,这类产品才被更多人了解。
这个问题在厂商与用户之间有着不一样的答案。
从厂商的角度上看,折叠屏一定是未来的趋势。为什么会出现折叠屏手机,是因为它可以成为手机与平板电脑二合一的替代品。用一台高度集成的手机来代替两种产品,这是一件极具吸引力的事情,也让手机拥有更多元化的选择。而另一方面,用户会认为折叠屏手机价格门槛比较高,尤其是在2019—2020年间,售价均在15000元左右,这对于普通用户而言还是有些负担的。不过这一情况随着2021年年底OPPO推出7999元的OPPOFindN得以改观,此后折叠屏旗舰机也将售价下探至万元以内,可以预估,随着技术成熟,制造成本将被稀释,未来折叠屏的售价门槛将会进一步降低。
答案当然不是。折叠屏手机不是简单的折叠手机,否则之前的折叠手机王者摩托罗拉也不会加入到制造折叠屏手机的行列之中。折叠屏解决了手机屏幕尺寸受体积所限的物理问题,通过全新的方式扩大了手机的屏幕面积,这种创新是值得肯定的。而此外,折叠的方式也略有不同,有基于过往折叠手机形态延续的上下翻折型,也有基于现今智能手机而开发的左右翻折屏,亦有概念性产品卷轴拉伸型。不管怎么折叠,都可以将手机的屏幕显示变大,提升屏占比。
不会碎,因为使用了柔性屏材料。
这里可以给大家简单地进行一下科普,和刚性屏幕最大的不同是,柔性屏的基板玻璃被替换成了一种塑料柔性材料。而表面的封装材料,从玻璃变成了薄膜材料。这就使得柔性屏可以任意弯曲,当然也可以折叠,不过所谓的折叠必须在中间有一定的弧度和空间,不能像纸一样折叠,否则会损伤发光二极管。
虽然不会碎,但是柔性屏在折叠机上依然有一个使用寿命的问题。因为在反复折叠之后,屏幕弯曲的部分会有一道明显的折痕,此外机械部分的铰链也存在使用寿命的问题,因此将屏幕与背后铰链贴合的问题解决,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屏幕折痕对显示效果产生影响。不过在2021年之后,各个品牌折叠屏手机都在这点问题上进行了技术攻克。其中,“铰链”这一词也被折叠屏手机带“火”了。铰链是实现可折叠手机的关键功能性零部件,铰链转轴就好比房门上的“合页”。铰链需要在与屏幕接触的一面始终保持平滑没有缝隙,在展开时形成一个平面,让柔性屏能附着在上面。以OPPOFindN为例,其本身的卖点之一就包含了浅折痕。OPPOFindN选择了将屏幕折成水滴状,消除折痕。为了实现这一效果,OPPO花了4年时间,研究出精工拟椎式铰链,其拥有125项专利技术、136个零部件和达到0.01mm的加工精度,不仅减轻了折痕,还确保折叠时的严丝合缝。加工工艺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折叠屏手机的发展。
首当其冲的优势就是屏幕够大,可以实现很多平板电脑的应用场景。根据《艾媒咨询|2022年中国折叠屏手机行业监测报告》的数据显示,在购买折叠屏手机的用户中,接近八成是因为娱乐的需求而购买折叠屏手机,其刷剧、玩游戏的效果显然更好。而此外,在移动办公领域中,折叠屏手机也开始探索应用场景,例如实时处理文档、演示文稿等功能,已经开始被厂商所重视。毕竟折叠屏手机相较于普通手机,还存在着售价较高的问题。购买者对其使用场景的期望也会变得更高。
而在这点上,vivo作为2022年进驻折叠屏手机领域的品牌,已经在其产品中重点针对金融、办公等场景对手机进行优化。比如随机开发的“原子笔记”这一应用程序,则很好地解决了用户在移动办公领域的使用,同时打通多平台协作办公,通过量子套件帮助用户实现更好的办公效果,这在以往手机单屏上是很难完成的工作。
买折叠屏手机的人多不多,可以参考其全球的出货量。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手机的出货量为13.55亿台,同比增长5.7%,而具体到折叠屏手机,2021年全球可折叠手机(包括翻盖和折叠屏)出货量总计达到710万部,同比增长了264.3%。可以说,2021年手机出货量是近几年出现的正增长,而折叠屏手机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被认为是未来新的增长点。目前折叠屏手机的主力品牌为三星、华为、小米、OPPO等,而其中占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最大的仍为三星,未来苹果是否加入其中还未可知,因此安卓阵营依然是目前折叠屏手机的主力军。
多角度悬停也是基于折叠屏手机铰链的设计而诞生的功能,简单来说就是手机屏幕打开后,可以在任意的角度实现悬停。这个功能也是折叠屏手机区别于直板手机的重要标志之一。例如在多角度悬停下,手机可以变身为一半是键盘另一半是屏幕的感觉,让手机俨然变身为一台小电脑,或者站在摄影的角度来看,用户使用悬停可以让手机获得如同三脚架一样的稳定支撑,从而在拍摄慢速快门、延时摄影时解放双手,此外在外屏自拍时,手机也可以获得稳定的支撑,方便调整拍摄角度。
应用程序是很多厂商进入折叠屏手机市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在目前主流的横向折叠屏手机中,内屏的屏幕展开后的比例比较接近于方形,而外屏则一般会放置一块与直板手机相同的单屏,这就要求其运行的应用程序展开时需要适配内屏,而当屏幕关闭时又要能够完美地契合普通的单屏显示效果,此外如果可以支持分屏显示则更好。因此厂商需要牵头,结合自家产品去设计 UI 引擎,让第三方的应用程序生态圈更丰富,从而最终给用户提供出色的软件应用环境。以华为为例,华为Mate Xs 2 是业界首款支持自适应UI引擎的折叠屏手机,搭载首创的自适应 UI 引擎,通过自学习获取原有布局信息,针对大屏显示重新优化布局,布局更精细,更适合大屏用户阅读习惯。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折叠屏手机的体积和重量肯定要比普通手机高,因此廠商在推出产品时也考虑到这一问题,比如OPPO Find N 、华为 P50 Pocket 等产品都是尺寸相对较小的折叠屏手机,而正因为这一尺寸非常适合携带,所以它们也受到很多女性用户的欢迎。而对于办公需求明确、希望彰显身份的用户来说,大屏则是他们的首选,因为可以不必再携带电脑,屏幕稍大、但重量较高,对于他们而言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前不久,在 Google I/O 2022 开发者大会上,谷歌重点提到了平板电脑的应用以及推出相关硬件的计划,而且谷歌将折叠屏手机的体验优化也纳入了平板电脑系统的开发进程当中, 其对折叠屏的理解已经不再限制在手机类产品上。
谷歌对外提出了“折叠屏正在重新定义手机市场”这一观点,引发了很多人的讨论。而回顾折叠屏这一发展,起初折叠屏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似乎都被套在了手机这一类产品上,由于托生于直板手机的设计逻辑,目前一切软硬件的开发还是基于手机产品的底层逻辑来进行的,这让折叠屏看起来,在有些地方与直板手机并无差异。回顾折叠屏的发展,从折痕、铰链再到性能,厂商已经开始摒弃尝鲜的设计理念,回归到了如何让用户真正体验到折叠屏的魅力上。随着开发者涌入折叠屏手机领域之中,未来可被开发的潜力将会变得更加强劲。
不管怎样,在柔性屏的技术驱动下,通过攻克铰链这一技术难关,折叠屏手机已经不是最初的新奇选择,与直板手机在功能上也有所不同,折叠屏手机也在 2022 年迎来了全面发展。无论怎样的折叠方式,其目的都是基于更小体积下可以获得尽量大的屏幕面积,从而实现更多场景下的应用。未来折叠屏手机的使用场景将会进一步扩大化,随着制造成本的不断降低,其售价也会有所下探,让消费者更容易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