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应用熊去氧胆酸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2-06-21林锦燕缪晓峰

中外医疗 2022年14期
关键词:脂肪性胆酸胆碱

林锦燕,缪晓峰

福建省级机关医院消化内科,福建福州 350001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饮食结构不合理、睡眠质量不高问题明显,肥胖、糖尿病和脂肪肝成为威胁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相抵抗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其病理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ALD)相似,NAFLD 是影响公共健康的重要因素,需要对其进行有效干预[1-3]。 目前主要使用易善复胶囊(多烯磷脂酰胆碱)和优思弗胶囊(熊去氧胆酸)进行治疗,患者经过干预后,生化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氨酰转肽酶(γ-GT)下降,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4-5]。 相关文献中有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方法的研究较多,其中何涛等[6]的研究中系统有效介绍了熊去氧胆酸的治疗效果, 熊去氧胆酸能够抑制胆固醇在肠道内吸收、并降低胆固醇向胆汁中分泌,使胆固醇饱和度下降[7]。 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可起到保护肝细胞膜、增加免疫调节能力,并且有助于抑制炎症作用。为了进一步验证该药的疗效,该文采用对照分析法, 选取该院2019 年9 月—2020 年8月期间收治50 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比多烯磷脂酰胆碱与熊去氧胆酸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取50 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纳入标准:入院时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生化结果等均满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对本病症的界定;患者无饮酒史;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病者;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合并心脏疾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患者。

对照组25 例,男13 例,女12 例;年龄35~65岁,平均(47.25±1.24)岁;平均病程(1.5±0.5)年。观察组25 例,男14 例,女11 例;年龄36~66 岁,平均(45.85±2.46)岁;平均病程(1.5±0.5)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 患者口服易善复胶囊(国药准字H20059010,规格:228 mg×24粒),3次/d,单次剂量不得超过456mg,疗程为6 个月。

观察组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 患者口服优思弗胶囊(国药准字H20181059,规格:250 mg×25 粒),3次/d,单次最高剂量为250 mg,疗程6 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γ-GT)生化指标和临床主要症状如乏力、腹胀、肝区叩击感的发生情况。

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

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通用量表对患者的生活水平进行评估, 从总体健康、 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4 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估。 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优[8-9]。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经检验符合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ALT、AST 和γ-GT 生化指标明显下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ALT、AST 和γ-GT 指标比较[(x±s),U/L]Table 1 Comparison of ALT, AST and γ-GT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x±s),U/L]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乏力、 腹胀和肝区叩击感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发生情况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in clinical symptom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n(%)]

2.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treatment effect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x±s),分]Table 4 Comparison of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x±s),points]

3 讨论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10-11]。该病在病理特征上与酒精性肝病类似, 患者CT 影像检查中多见肝脂肪贮积和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炎症[12-14]。肝内积聚的脂质依病因不同有三酰甘油、脂肪酸、磷脂或胆固醇酯等。 临床中超过2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会造成肝脏纤维化,是造成肝硬化与肝脏癌症病变的主要因素,需要对其进行干预,提升临床诊疗效果[15-16]。目前,对其进行干预主要是药物治疗, 注重使用降脂类药物提升肝脏细胞活性,使疾病得到有效控制[17-19]。

ALT 是衡量肝功能的重要指标,存在于肝脏、心脏和骨骼肌内, 是人体内重要物质转化的催化剂。AST 是肝功能检查中的重要指标, 其明显升高则表示患者肝脏功能存在损坏。 例如,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γ-GT 分布在肝细胞浆和肝内胆管上皮中, 使用γ-谷氨酰对硝基苯胺法获取的γ-GT 正常值为3~50 U/L, 当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时,γ-GT 值升高,长期升高不降,则表明患者存在慢性肝炎。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ALT、AST、γ-GT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与姜真实[20]“熊去氧胆酸胶囊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观察”研究结论具有一致性,文章指出“经过治疗后观察组ALT(39.4±7.2)U/L、AST(38.2±6.1)U/L、γ-GT(60.1±9.7)U/L;对照组ALT(70.3±11.5)U/L、AST(65.2±10.7)U/L、γ-GT(87.2±14.4)U/L,观察组患者的ALT、AST、γ-GT 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熊去氧胆酸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应用效果明显, 可起到保护肝细胞膜、增加免疫调节能力,并且有助于抑制炎症作用。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出现乏力、腹痛和肝区叩击感的例数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效果显著(P<0.05)。 说明该药物可以降低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次研究结果证实,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熊去氧胆酸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对促进患者恢复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多烯磷脂酰胆碱能够在肝脏中聚集, 并且以整个分子的方式参与到肝细胞与细胞器的合成中,对维持肝细胞膜功能正常产生积极影响。 为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应对患者开展基础治疗,为患者制订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注重能量摄入和营养均衡搭配,并纠正患者不良生活方式。在药物治疗过程中,也要关注其不良反应,避免加重肝脏损害。针对肝功能损伤较为严重、伴有代谢功能综合征患者而言,基础治疗效果不明显,此时应增加药物辅助治疗,通过抗纤维化、抗氧化与抗炎药物应用,如多烯磷脂酞胆碱和熊去氧胆酸的应用。 使用熊去氧胆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治疗后,患者应做好自我监护,对饮食、运动和睡眠提高关注度,并监控体质量,当患者体质量下降过快,如每月体质量下降幅度超过5 kg,警惕发生亚急性NASH 与肝功能衰竭。此外,患者应定期做好常规项目指标检查,了解ALT、AST 和γ-GT 肝功能指标变化,并积极控制并发症,如高脂血症、高粘血症、肝纤维化、代谢综合征和动脉粥样硬化。 通过药物治疗和良好护理,能够改善预后,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中,熊去氧胆酸与多烯磷脂酰胆碱比较,效果更加显著。患者肝脏生化指标ALT、AST 和γ-GT 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可对熊去氧胆酸治疗方案进行推广, 实现对NAFLD 患者的有效治疗,安全性高,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有效率。

猜你喜欢

脂肪性胆酸胆碱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胰酶片中胆酸和牛磺猪去氧胆酸的含量
一种包埋氯化胆碱的微胶粉制备工艺
GW7647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作用
成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新药的研发
11C-蛋氨酸及11C-胆碱联合18F-氟代脱氧葡萄糖在胶质瘤诊断中的价值
胆碱对脂肪代谢调控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核磁共振磷谱内标法测定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血清甘胆酸测定在急性心肌梗死时对肝脏损伤的诊断价值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