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怀大局拓新局精英荟萃论治理

2022-06-21王晓秋

浙江人大 2022年6期
关键词:学者现代化规划

王晓秋

彩云长在有新天,薪火相传谱新篇。《新局:青年学者共论国家治理》是《大局:知名学者共论中国新发展》一书的精彩续篇,生动呈现出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从老一辈学者到青年学者的薪火相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尹俊在书中全面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安排——五年规划,回顾我国五年规划发展历程,从比较经济史视角阐述中国五年规划制度,在中西对比中反思西方规划理论,有力阐明了五年规划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重大作用。刘舒杨在总结中外学者对现代化概念所做研究的基础上,阐述现代化过程中呈现出的系统性、全球性、复杂性、长期性四大特征,回顾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进而阐明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为什么会有越来越鲜明的对比,本书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答。

这本书的内容讲道理、用图表、析案例,理论论述鞭辟入里,分析问题有理有据,深入全面地阐明了我国的治理效能和治理优势。吴文在书中深入剖析了“系统性风险”和“系统风险”两个不同的概念,阐明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赋予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彭莹莹在书中用三张图表,明晰呈现党的文献中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新时代党的文献中关于“社会治理”相关理论论述内容、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理论发展。韦欣在书中纵论城市治理,回顾了我国城镇化主要经历的四个阶段,讲述多个城市群的发展现状,通过统计数据阐明人口与产业演进视角下中国城市的发展规律与格局。正是因为作者在这些问题上有着深入的研究、明晰的分析,才让这本书散发着独特的理论魅力。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理论研究不能停留在书斋里,只有面向实际、研究现实问题,才能有效推动问题的解决。理论结合实际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书中阐述的观点,提出的政策建议,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陈佳在书中聚焦数字治理,系统阐述了数字治理的背景与概念、数字政府治理、数字社会治理、数字经济治理、数字金融治理、数字治理的挑战、数字治理的未来与政策建议。刘蓝予在书中阐述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探讨产业升级和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协同发展的背景,对我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一个方向性的预测,提出了颇具操作性的政策建议。这是一本面向实践、聚焦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书,研读之,将助力我们更好地理解我国的国家治理之道,认清大局、开创新局。

本书汇集了七场“新时代青年论坛”的研讨成果,内容涵盖中长期发展规划、新时代的数字治理、金融治理、社会治理、区域与城市治理、共同富裕与中等收入群体、国家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展现了新一代学者的视野、眼光和学术能力。

猜你喜欢

学者现代化规划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边疆治理现代化
学者介绍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学者介绍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