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作控制的两种理论对运动技能学习和教学有何启示

2022-06-21李中君孙皓祥

体育时空 2022年9期
关键词:动力系统理论

李中君 孙皓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2)05-113-02

摘  要  目前,国外“运动学习”已形成独立学科,且发展迅速,出现了许多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为了给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本文详细阐述了其中的两个基本理论:动作程序理论和动力模式(动力系统)理论。通过对该理论的了解,对体育教学与训练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理论对于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人们十分注重对理论的研究。为了正确地揭示和解释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控制机制,“运动学习”领域的研究者们进行了一个多世纪的不懈探索。直到本世纪70年代,才有两种相对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得以确立[1]。动作程序理论和动力模式(动力系统)理论,它们有以下两个共同特点。一是它们都建立在肌肉运动时中枢系统与外围反馈的关系基础上,二是它们不仅适用于运动技能的学习,还适用于运动技能的控制。在国外有的“运动学习”教科书中,甚至把这两种理论作为学习全书的基础和起点。对这两个基本理论的掌握和了解,不仅可为从事“运动学习”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思想和框架,也可为从事运动技能教学训练的教师教练提供实践方面的指南。

关键词  动作程序理论  动力模式(动力系统)理论  运动技能教学训练

一、动作控制的两种理论

动作控制理论解释了人具备某种运动能力的原因,描述和解释神经系统是怎样协调运动的。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掌握动作控制过程的原理,有助于学生对运动技能产生良好的认知与联结,对动作的自动化产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动作程序理论

动作程序理论强调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其他外围神经系统在控制过程中的重要性,常以某种形式的记忆表征,作为组织、启动和完成预想动作的基础。人们在运动过程中,肌肉产生活动,本体感觉和其他外围感觉传入,可以让中枢系统感知肌肉活动的范围,和即将产生运动的肢体,中枢比较这种感觉与脑中的动作表象,然后发送相应的信号:“继续”“停止”或其他指令来调整运动的路线和速度。动作程序理论因其由本体感觉和其他外围系统主导运动过程,适用于简单缓慢的封闭性运动技能,即表现难美性、表现准确性、速度力量性和耐力性的项群。这些项群所涵盖的运动项目的技术特点都有一定的动作程序,包括动作的速度和顺序。这就意味着这些动作可以让人形成动作记忆和运动表象,方便随时巩固动作和缓解焦虑情绪。

(二)动力模式(动力系统)理论

动力模式理论强调由环境确定的运动指令以及这种信息与躯干、肢体、神经系统间动态的相互影响。动力模式系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当受到外界的干扰时会使动作发生改变。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外部环境时,要能够适应环境和环境所带来的运动变化,及时调整状态,以应对意想不到的情况。在体育运动中,面对突发情况时,无需在日常训练中进行专项训练,凭借娴熟的运动技能和丰富的经验能够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应对突发情况。这是一种非线性的过程,因此它适用于隔网对抗性、同场对抗性、各队对抗性的项群。影响这些项群的技能发挥的因素不光是自身技术,对手和裁判等外界因素也是其决定性因素。这对学习者技术、战术、体能、心理因素、观察和决策能力的要求都很高。

二、动作程序理论对运动技能学习和教学的启示

(一)动作程序理论对运动技能学习的启示

1.体操。表现难美性的项目以体操为例。在体操项目的学习中,想要充分显示动作的技艺和美感,就要十分熟悉动作流程。比如单足蹬地翻身上,我们对上杠动作进行记忆储存,双手扶杠,注意身体和杠的位置距离关系,单足用力,蜷缩身体,手腕和肩部发力将身体撑在单杠上[2]。然后进行下一步的杠上动作——旋转、骑撑等,使动作流畅地展示出来。

2.射击。表现准确性的项目以射击为例。学习射击时,不仅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架枪、扣动扳机前的呼吸、瞄准过程和扣动扳机的时机都有很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一系列的动作程序都可以以记忆的形式储存起来,学习者可以随时进行表象练习,以提高运动技能。

3.举重。表现速度力量性的项目以举重为例。练习举重时,排除重量的不同,学习者对于举重技术程序都是一样的,基本站姿、抓杠、提拉上举。这种固定动作模式以记忆的形式保存在学习者的脑海里,帮助学习者熟悉动作,避免不当动作带来的运动损伤。

4.中长跑。表现耐力性的项目以中长跑为例。练习中长跑项目时学生不仅要学会分配自己的体力,控制呼吸节奏,在跑弯道时还要注意外侧腿的手臂要积极的蹬伸和摆动。弯道起跑向前加速方向应沿着内沿弧线的切线方向跑进,进入直到后,两臂和两腿就要均匀地发力。这一过程可以清晰地被程序化,使学习者更快地提高运动成绩。

(二)动作程序理论在教学中的启示

在认知阶段,可以给学生观看动作视频,让学生对动作的整体有一个大致了解。比如说立定跳远,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的技术特点。在教学实践中,要多示范和讲解,把动作的重点和难点和学生讲解清楚,再去模仿。在联结阶段,让学生多练,在大脑中形成动作记忆。自动化阶段,可以让学生总结出技术动作的主要特点,训练同项群的项目,达到迁移的目的。

三、动力模式理论对运动技能学习和教学的启示

(一)动力模式理论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启示

1.羽毛球。隔网对抗性项群以羽毛球为例。上羽毛球课时,只学习握拍、基本步伐、发球和接球的各项技术,并不能满足完成在羽毛球对打和比赛环节的获胜需要。如果对方将球击打到我方场地时,首先眼睛看到球,大脑进行分析球的速度和高度,再决定采取何种接球方式,在打的同时既要考虑不出界又要思虑打的角度,大脑做出决定后,肢体相互配合,手可能还没碰到球,球已经落地了,就意味着输了。学习的基本技术并不能帮忙做决策,因此在羽毛球比赛中,经验是很重要的。只有打得多了,才能在面临不同情況时肢体快速做出决策和反应,将球击打到对方半场;只有打得多了,才能精准地预判出对手下一步的动作,在你将球打到对方半场后,你会根据对方的动作结合你自己的站位判断对手会攻击的区域,从而提早做出反应,将球击打到对方移动不到的地方。这些技术和战术的应用都是来自于平常的比赛和训练积累,能够娴熟地应对场上的突发情况[3]。

2.足球。同场对抗性项群以足球为例。学会足球的基本技术,只能让一个人或两个人配合去踢足球。但是在足球场上,基本都是三人及以上的传接球配合,因此想要真正地学会踢足球,只有技术远远不够。足球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第一大运动项目,不仅是因为其人数多,更是因为结果的不确定性,永远不会有一场一模一样的足球赛。足球比赛好看的原因绝不是因为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技术有多好多强,而是他们的变换配合,积极拼抢的态度。在同队配合中要观察对手的站位,根据队友和自己的距离决定用什么脚法,队友就要先观察对手位置,抢先于对手先接触球,再向进攻方向运球或传球[4]。在和对手竞争时,对手站在你面前,你如何摆脱他,去接队友传来的球;采取什么方式过掉你面前的防守人;怎么运球突破接二连三的防守人;怎么合理地利用规则,在对手犯规后进行快速进攻;怎么判断传球和接球时机。无论是踢解围球还是地滚球还是半高球;无论是传球过人还是运球过人;无论是合理利用规则还是采取犯规,训练只能告诉你技术动作,只有比赛经验才能告诉你如何处理球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完成本队的射门得分。

3.拳击。格斗对抗性项群以拳击为例。拳击在动作技术上比较简单就是格挡和出拳或出腿,排除力量和体能,技术动作简单易学,可是拳击比赛可不是那么简单的。拳击比赛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在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戴好护具,其次再和对手对抗。在拳击比赛中,鼓励主动进攻,掌握进攻时机很重要,要观察对手的弱点,针对弱点进行攻击。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主动权,就要保存好体力,保证自己能抵抗住对手的进攻,再伺机发挥自己的绝招。绝招的选择和训练也是需要比赛磨炼,使其能一击中的,打败对手或给对手极大的威胁。在防守过程中,要注意灵敏,消耗对手体力。拳击是依靠经验为主的项目,因为同等级的选手的战术相差不远,在经验中得到的东西,在实战中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二)动力模式理论在教学中的启示

在教學中,老师或教练教授的内容十分有限,教学中无法教给学生如何快速地做出决策,只有依靠学生自己不断的训练、比赛不断累积。在认知阶段,要向学生强调基本技术动作是基础,只有把基础打好才能在比赛中灵活运用,在动作技能的教授过程中,要细致,强调发力环节、发力特点、触球部位以及观察的重要性,不仅要观察对手,还要观察场地的可利用空间,在格斗对抗项目上强调动作稳准狠。在此阶段,要着重提高学生体能。在联结阶段,强调学生间的配合,尤其是三五个学生之间的区域进攻和防守,在格斗对抗项目上强调观察和击打部位。在自动化阶段,对抗类项目和格斗对抗项目都要常赛,给予学生丰富的比赛经验,以期灵活应对赛场上变幻莫测的情况,保证动力模式理论的有效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文浩,李芝.运动技能学习和控制的两个基本理论及其比较[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2(02):69-72.

[2]马红,屈桃.少儿艺术体操的训练特征及有效方法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22,12(04):179-181.

[3]李琳.羽毛球步法训练中趣味游戏的融入与实践策略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2(02):74-75.

[4]钟士领.开展高效小学体育足球教学[J].新课程,2022(13):165.

猜你喜欢

动力系统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五大发展理念”统领下的科协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产业融合视角下乡村旅游开发的动力系统探析
广电机房建设与应用
动力学积分保辛的数学根据
全地形车关键技术研究
理论宣讲如何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