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两类人物形象分析
2022-06-21李东顺
李东顺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俄国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以主人公别里科夫为中心,通过记述骑白行车事件、漫画事件、恋爱事件和最后的死亡事件,向读者展示了沙皇专制制度下压抑的社会氛围。契诃夫在小说中主要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他们分别是19世纪末俄国沙皇黑暗统治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两类人。接下来,笔者就分别谈谈这两类人物形象的特征。
一、以别里科夫为代表的现行制度的维护者
别里科夫害怕世界出乱子,害怕一切新事物。他是沙皇专制制度的维护者。从穿着上看,雨鞋、雨伞和棉大衣是他的标配。他习惯把雨鞋和雨伞都放在套子里,甚至连削尖了的铅笔都不放过,必须将它也放进小套子里。他时常把自己的脸藏在套子里,戴一副黑色眼镜,用棉花将耳朵堵起来。出行时,会坐支有车篷的马车。他的住所像一个箱子。床上挂有帐子,方便他上床后蒙上脑袋。睡觉的时候,他时常因为风吹动关闭着的门而担心,生怕出什么乱子。正是因为这样,他通宵做噩梦,以至于白天无精打采的。可以说,别里科夫就是一个“套中人”的形象。他将自己封闭起来,避免接触外面的新事物。
他会把政府的告示和报纸上所禁止的一切都弄得一清二楚。即使如此,他还是忧心忡忡。虽然戏剧俱乐部、阅览室、茶馆是经过了官方的批准才开设的,但他总担心会闹出什么乱子。就连同事到教堂参加祷告迟到了,他也会心慌。学生们吵吵闹闹,他想的是千万别传到当局的耳朵里,甚至认为把学生开除了才好。除了盯着学校里的人,他还时常盯着学校外的人。太太们不能办家庭戏剧晚会,教士们不能当着他的面吃荤……别里科夫成了当局的眼线,以至于人们都不敢大声说话、写信、交朋友、看书……不得不说,因为这样一个极“守规矩”的人的存在,导致城里人的生活是压抑的、沉闷的。别里科夫不仅害怕一切新事物,习惯把自己装在套子里,而且想让周围的人和自己一样封闭。
19世纪末,沙皇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加大了书刊检查的力度,暗中派警察盯着人们的一举一动。别里科夫就是沙皇统治下一个害怕出乱子、害怕改变现有一切的“套中人”。他是现行制度的维护者,是沙皇专制制度的“代言人”。
二、以柯瓦连科为代表的现行制度的送行者
除了别里科夫,契诃夫还塑造了另一类人物形象。他们就是以柯瓦连科为代表的现行制度的送行者。 柯瓦连科是一个敢说敢做、朝气蓬勃的知识分子,他十分厌恶别里科夫。学校的老师、校长都有些畏惧别里科夫,但他却敢于当面驳斥死守旧制度、反对新事物的别里科夫。他骂别里科夫是“蜘蛛”,是“背地里進谗言的人”。他也敢于批评学校的领导:“你们这儿的空气闷死人,不干不净!……你们这地方算不得学府,只能算是教人安分守己的衙门,而且有巡警局里那股腐臭气味。”他表示宁愿到乡下去捉捉龙虾,教教小孩,也不愿意在这死气沉沉的环境中待下去。别里科夫在谈到上司时总是一副恭敬的样子,并且希望柯瓦连科也和他一样,但柯瓦连科却说:“请您躲开我。我是正大光明的人,不愿意跟您这样的先生讲话。我不喜欢那些在背地里进谗言的人。”显然,他不想与别里科夫为伍,厌恶别里科夫,是一个具有自我意识、热爱自由的新时代青年。
柯瓦连科的姐姐也是一个敢说敢做的新青年。虽然有三十岁了,但她在说话时总发出“哈哈哈”的笑声,总能打破沉闷的气氛。她还会唱歌,尤其是在唱《风在吹》时饱含真情,一边唱歌一边叉着腰跳舞。她是一位富有青春活力的女子,是沙皇专制制度统治下新生力量的代表。
简言之,契诃夫以其幽默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19世纪末沙皇专制制度下人与社会的状况,揭露了丑恶的社会现实,讽刺了当时社会上那些与别里科夫一样故步白封、害怕改变的人。
(作者单位:山东省鱼台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