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系统观念指导下的审稿把关工作

2022-06-21李立云

出版参考 2022年4期

李立云

摘 要:坚持系统观念,推动全局性谋划,能有效提高出版效率。本文主要从质检发现的典型策划和审稿问题入手,提炼篇章结构整体把关、小节编排内容把关、重点章节细节把关要点,以实现战略思维的前瞻性、结构逻辑的全局性和内容安排的合理性、适应性,避免著作权纠纷,并纠正政治性、知识性、时效性、准确性问题,以期为策划和审稿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系统观念 全局性谋划 整体把关 内容把关 细节把关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正式提出系统观念,强调要“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1],并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则。出版是由一系列紧密相关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很多问题暴露于质检环节,原因却要追溯到策划和审读阶段。如果从主题、目录拟定及样章写作开始就坚持系统观念,尽可能在策划、初审环节和排版前解决重大改动问题,并注意更新内容后的逻辑连贯性,可以有效减少后续环节的返工。有鉴于此,本文主要从质检发现的典型策划和审稿问题入手,提炼篇章结构整体把关、小节编排内容把关、重点章节细节把关要点,为策划和审稿工作提供借鉴。

一、篇章结构整体把关——解决战略思维的前瞻性、结构逻辑的全局性和内容安排的合理性问题

这一环节的把关要聚焦图书主题(书名)与章节标题及“一、(一)1.”这几级标题的内容对应性和篇章结构安排。

(一)强化战略思维的前瞻性

前瞻性对于出版,尤其是学术出版至关重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2],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放在2021年经济工作重点任务首位[3],这为学术出版提供了根本遵循。“打铁还需自身硬。”编辑必须不断提高专业化能力,紧跟专业前沿发展动态,并锁定具有深厚专业功底和突破性成就、精准把关能力、良好沟通合作水平及了解读者需求的业内顶尖作者;要从全社一盘棋的视角,从出版社未来发展战略高度策划选题,加强顶层设计,做强长板,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专业化、精品化、系列化、数字化”。

(二)审读结构逻辑的全局性

首先,书名应与目录和正文内容对应。在策划和写作环节,要确保书名涵盖目录和正文各章節的内容,并在初审环节根据作者研究方向和读者需求进一步调整章节目录和内容,或者根据现有目录结构修改书名,尤其应注意大量删减修改后前后内容的相互照应。其次,目录标题结构应精准。注意同级标题结构应并列、上级标题应涵盖下级标题内容、标题应概括正文内容,还要注意由结构安排造成的政治问题。

(三)突出内容安排的合理性

首先,不要让大量引用冲淡作者的研究成果。有的书稿附文与正文的长度不成比例,仅有一百多页的书稿,参考文献就占了二十来页;正文中几乎每隔两三句就有一个注释,甚至一句子中用两三个注释。另外,策划丛书时,应尽量保证单本书结构类似,保证文前文后附件(编委会名单、人名译名表、索引等)及正文内容的一致性和完整性,多人合著的书稿要做好统稿工作。有的书稿最后一节的结尾段落还在讲述具体内容,没有对应本章节,更没有对全书做总结,全书也没有后记、索引,显得写作不够严谨。

二、小节编排内容把关——解决内容著作权和适应性问题

这一环节的把关要下沉到各小节,进一步审查(1)①及以下级别小标题结构安排和内容安排(标题结构审查与上一环节类似,在此不做详细说明)。

(一)审查内容的著作权问题

不能侵犯他人著作权。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著作权法》正式实施,本次修订进一步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学术观点引用、知识点讲解、案例分析、延伸阅读、课后习题及数字资源中的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是著作权问题高发地带。如果发现写作风格和水平不一致、逻辑不连贯、文字颜色或背景色偏浅甚至带有网页格式且没有给全出处,或者网上有相同图片,比如采用从网上下载的牛顿的白光分解实验图片,即便用修图软件处理过也有侵权嫌疑。

确保引用的合法性。首先,使用已得到授权的作品。在策划环节就要提醒作者:尽量使用自己拍摄的照片,使用他人作品应获得原著作权人的授权书;如果摄影作品中有人物肖像,还要获得被拍摄者授权。其次,控制引用比例。使用网上现成文章,尤其是现代作品,应避免大篇幅摘引,如果引文多达几页甚至十几页,就应做修改、精简。引用内容不符合合理使用条件的,要支付相应报酬,同时“不得损害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4]。

(二)审查内容的适应性问题

强化读者定位。首先,教材教辅的内容安排要符合教学实际,如讲中职生安全教育的图书就不适合引述高中生、大学生的例子。内容安排也应与读者水平相适应。比如,小学五年级《科学》书不适合采用大量艰涩的生物学专业知识和英文专有名词。其次,避免引用材料重复、失实或论述不足。比如谈到工作场所乐趣,就没有必要多次重复引用有关阿里巴巴公司、西雅图派克街鱼市等的详细解说。

慎用引文资料。应尽量选择权威出版物或权威网站的公开资料,如实反映情况,并在报道结尾处详细标注信息来源,以避免侵权纠纷。避免过分夸大人员或企业事迹,造成广告嫌疑,也应慎重使用企事业单位的负面信息,如涉及食品安全、人员伤亡、环境污染等,避免贬低单位形象。另外,不建议使用真实的人名或单位名称,可以视情况采用化名、假名或“杨某”或“杨××”等。对引文错误或特殊的内容安排,建议在正文中加注或者在前言中指明。例如,如果讲二十四节气的书稿配图、习俗介绍引文等不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为了避免读者认知混乱,建议在前言中做说明,并在正文中介绍各习俗对应的地区。

三、重点章节细节把关——纠正政治性、知识性、时效性、准确性问题

这个环节的细节内容非常容易出错,也是问题高发区,所以前期统改必不可少。但不需对全书逐字逐句审校,而是细读重点代表性章节,指出典型共性问题,让作者统一修正全书类似内容。

(一)坚持导向的正确性

维护意识形态安全是出版的第一要务。根据《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指标和评分标准》:内容质量占42分,重点考核“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出版导向、价值取向”“出版物出现严重政治导向错误,影响恶劣的……社会效益考核为不合格”[5]。根据此评分标准,在策划和审稿环节要高度关注出版的社会效益,提高政治站位。

坚持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出版必须体现国家意志,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常常以调侃的语气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搞乱历史价值观,诋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这直接威胁了中华文化价值认同及国家的指导思想。出版界要正确认识和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共产党史和新中国史,维护党中央、国家领导人和解放军形象;必须旗帜鲜明地对待历史和民族尊严问题,加强敏感词审查。

警惕作者以学术自由为名妄断妄议。应避免用西方的社会学概念和理论来论证中国的社会发展问题,避免唯心主义、资产阶级价值观、中西方民权民主对比的内容,应客观分析我国社会阶层,不能将经济、社会热点问题泛政治化,渲染中产阶层焦虑和阶层固化。

体现积极健康的出版导向。首先,助力维持社会安定。出版单位有责任不宜公开批评报道可能诱发群体性事件的敏感问题及除学术探讨以外的特殊的民族风俗、宗教信仰。其次,体现积极健康的出版导向。要培养家国情怀,以高品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风尚,多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和抗疫精神,多宣传普通人积极健康的生活理念和奋斗精神等。另外,远离负能量的低级趣味。要杜绝淫秽、赌博、丧文化、怪力乱神等负能量内容,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就明确禁止“存在低俗媚俗庸俗等不良倾向”等12类书籍进校园[6]。

(二)避免知识性错误

知识性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类。首先,常识性错误。例如,不能用顿号连接“阿拉伯国家联盟”和“沙特阿拉伯”,因为前者包含后者,二者不是并列关系。又如,有的作者混淆农历和公历,认为“阳春三月”是指公历3月(应为农历三月)。其次,理工类知识错误。比如:在斜面上拉动弹簧测力计时示数应比垂直拉动时小,不能在图上把二者示数标注为相等。另外,文史类知识错误。有些稿件误解中国传统文化,误用历史上的人名、地名、作品名、时间、地点或者历史事件。

(三)保证资料的时效性

使用最新资料,是对书稿的基本要求。采用最新科研成果、政策法规等,才能确保图书的时效性、前沿性和实用性,学术专著、教材教辅的编写更要注重这一点。首先,更新数据引文。比如,建议使用我国政府网站上公布的最新脱贫人口数据、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和珠穆朗玛峰海拔数据。其次,更新法规引文。例如,根据最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内容更新引用数据。

(四)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1.注意文字表述

注意普通文字表述。表达准确是对书稿质量的基本要求。首先,建议编辑平时通过各种编校群、公众号(如木铎书声)多积累典型编校差错案例,纠正常见易混字词(如“盲”“肓”和“育”)、简繁体混用(如“借”和“藉”)、阿拉伯数字与汉语数字混用(如“二〇二一年”不能写作“二零二一年”)等错误,多使用黑马或方正等校对软件,并把典型差错补入相应软件字词库。其次,注意外文语法、用词(如单复数、大小写、缩写)。注意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用词、拼写、音标和句型使用上的区别。另外,注意内容的对应性。如名词释义和例证,文前文后与正文,正文与图表、段中注、下脚注、参考文献、索引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注意专有名词表述。专有名词写法应符合国家标准。首先,各领域专业术语的写法可以参考术语在线网站或相应纸质出版物。其次,人名和地名的写法可以参照最新版商务印书馆的《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和《外国地名译名手册》、地图出版社的地图或外交部网站上的地名。通过上述途径找不到的,可以遵循业内普遍译法或地理通名翻译原则。另外,用词要与相应使用年代相符,现代人名和地名尽量使用汉语拼音,其他的是采用汉语拼音、威妥玛拼音或邮政拼音应全书统一,并在前言中说明使用原则。

2.注意引文表述

注意引文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首先,注意引用方式。直接引语要加引号且必须与原文完全一致,间接引语则可以在保留原文主旨的情况下对字词做少许改动。建议使用直接引语表述我国政府文件、法律法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观点,并保证引文断开与衔接不改变原文语义。其次,注意引文准确性。要积极宣传我国最新政策法规,避免陈旧提法,政治名词更不能随意增删,避免引用造成的政治性差错。案例选材要标明出处,首选人民日报、人民出版社版图書等权威纸质出版物,也可以选取权威网站如国务院网站、人民网、新华网的公开报道,不要转引二手文献资料。另外,建议在不出名的地名(如居委会或派出所名称)前面补全省、市、县名称,以说明具体位置。另外,引用译文时建议括注原文,引文如有不妥,括注正确用法,或注释表明本书作者的立场。

3.注意设题和解析技巧

注意设题的难度、语境和用词结构。下面以英语教辅为例做说明。首先,注意设题难度。对于生词要加相应注释,超过读者水平的词不能作为被考查内容,比如gadget(小器具;小装置)不适合作为七年级填空题答案。其次,注意语境完整性。应保证试题(包括单元练习题)题干有足够语境,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试题答案应来自相应文章,不建议让学生根据单元课文信息或常识作答。另外,同类题型的题干和选项结构的一致性。比如完形填空的四个选项应尽量采取同一用词结构(比如都使用副词或介词短语),不能让读者因为词形不同而锁定或排除某一答案。

注意解析的准确性、完整性和统一性。下面以英语教辅为例做说明。首先,保证分析的准确性。要教会读者如何排除错误选项并能举一反三,掌握同类题型的解题技巧,详细说明选择某个答案和不选择其他答案的理由;英译汉时要使用地道中文,不能保留生硬的英语句式。其次,保证分析的完整性。要根据语法和上下文语境寻找答案,给出选择根据的准确出处,尽量不采用“根据上下文可知”之类模棱两可的措辞。另外,保持解析格式的统一性。如在完形填空解析中,建议引用选项中的单词时统一使用原形形式,引用原句时或者统一使用带有下画线(待填写单词)的原文,或者统一补全单词。

4.注意标点用法和版面格式

每处标点符号误用和版面格式错误只记0.1个差错,但累计起来记错也不少,所以应在排版前仔细审查并统改。首先,要注意中英文标点符号的区别和中英文混排时标点符号的编辑规范,注意逗号与顿号,引号、句号与上标序号,冒号、分号与句号,英文连字符、短破折号和破折号与中文半字线、一字线、破折号、减号和波浪线等的使用,注意括注与相应逗号、句号、引号和上标序号的位置关系。其次,版式应以美观、实用、统一为原则,可以在版式确定后预排一个章节,纠正常见的体例格式和内容位置安排错误,同一级标题、同一板块、图表内容的字体、字号、占行、缩格等必须统一。

5.注意配套资源核实

与纸质读物配套的网上资源也是问题的高发地带。纸质读物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比如结构性、政治性和知识性问题,内容重复、语法、用词和排版错误,在配套的网上资源中也经常出现。要保证纸质图书与相应二维码链接在框架和内容上一致,确保网上资源与纸质出版物内容的对应性。例如,要关注英语教辅配套听力录音的准确性,避免顺序颠倒,多字漏字,拼读、重音和语气错误,并确保听力原文与文字稿、习题与答案的对应性,还要妥善解决二维码链接的文字、音频、视频的著作权问题。

四、结语

如今,出版业已迈入创新驱动发展新阶段,发扬工匠精神,力争实现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这是迈向世界出版强国的必然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做好统筹把关、专业化发展、前瞻性决策,把需要大量调整的重点问题解决在策划和审稿环节,才能避免后续环节的大幅度修改。这是保证出版质量的重要前提,是维系图书品牌影响力的重要环节,也能为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2021-04-30].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2]经济日报评论员:提升创新能力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EB/OL]. (2020-11-02)[2021-06-01].http://www.gov.cn/xinwen/2020-11/02/content_5556590.htm.

[3]刘晓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何被放在明年重点任务首位?[EB/OL].(2020-12-21)[2021-06-01]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6663241386786217&wfr=spider&for=pc

[4]張洪波 新《著作权法》今日正式实施 | 十年修法艰辛路[EB/OL].(2021-06-01)[2021-06-02].https://mp.weixin.qq.com/s/khxvfPyvxpDs8L2-3bW1Dw

[5]中宣部印发《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EB/OL].(2020-04-02) [2021-06-01].https://cugp.cug.edu.cn/info/1041/3800.htm

[6]教育部:这12类书籍禁止进校园[N].安徽日报,2021-04-05.

(作者单位系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