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KLI在建筑施工领域专业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应用※

2022-06-21李雪

出版参考 2022年4期

李雪

摘 要:本文阐述KLI(知识关联标识符)产生的背景,以及KLI在知识服务领域的应用需求,并结合其在“i施工”平台的应用实例,简要讨论KLI在专业知识服务领域的应用模式,以期进一步推动传统出版与知识服务平台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关键词:ISLI KLI 专业知识服务 项目应用实践 i施工

为了应对数字化发展的新形势,指导传统出版单位的融合发展,2015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将建设一批技术先进的新型文化企业。同年底,为进一步促进知识关联标识符的应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开展了名为ISLI/KLS(Knowledge Linking Service)的课题研究工作[1],通过对关联标识符(KLI)标准在知识服务领域的应用方法研究,更好地连结知识、资源与服务,为专业知识的传播开拓更多便捷路径。

一、KLI在专业知识服务领域的现状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海量知识碎片充斥网络,各类信息鱼龙混杂,如何快速、准确、精炼地搜索到有效信息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在融合发展的大环境下,ISLI技术应运而生。

2015年5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正式发布了《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2]国际标准发布后,2016年8月《国际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中国国家标准发布,标志着ISLI标准进入了全面的应用推广阶段。[3]2017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实施〈中国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国家标准的通知》,标志着以关联标识符(KLI)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应用技术将为互联网时代下的新闻出版行业带来深刻变革。

KLI作为信息与文献领域中唯一可被识别的实体之间关联的标识符,不仅可以标识相关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还可以实现诸多复合功能的应用。[4]它通过对每一个包含关联信息(元数据)的标识符进行注册来实现,且不改变被关联实体的内容、所有权、访问权和已有的标识。[5]

在知识服务领域的实际应用过程中,KLI可以用于解决一系列问题,例如学科交叉领域知识的重复性获取、分散性横向关联知识的检索以及各大门户平台资源的整合。在庞杂的各学科知识体系中,信息之间往往由于缺少关联而不便于获取,极大降低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迫切需要更加精准的知识服务,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KLI能够实现各平台的关联知识整合,构建更高级别的资源服务平台,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加系统、准确、全面的知识服务。

基于其关联的方向性,KLI可以广泛应用于专业知识服务领域,其“知识元—知识元、知识元—资源、资源—资源、资源—知识元”四种基础应用模式可以对数据信息进行详细编码、高效筛选和精准关联,极大地提高了知识检索、传播的效率。

用户在信息检索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KLI横向关联各学科知识,在庞大的数据库中快速获得检索内容的一切相关知识,还可以将知识关联到不同的知识来源,这种由知识到内容资源的高效对接,为用户提供了获取原始信息的更多可能,从而提高了知识服务的准确率和效率,使知识服务同时具备了纵向的深度和横向的广度。与此同时,来自不同平台、拥有不同类型版权的资源也可以实现相互关联,优化信息的引用路径,建立更加完善的知识体系。借助KLI,知识服务的应用方式更加多元化,信息服务平台的使用效率与内容资源管理水平都得到大幅提升,整个系统架构将更加完善,大大提升了专业知识服务领域的用户体验。

二、KLI在“i施工”平台的应用分析

下面以“i施工”平台为例,对项目进展与成果进行分析,简要探讨KLI在专业知识服务领域中的应用。“i施工”平台的全称是建筑施工专业知识资源库与信息服务平台,是基于知识标引的建筑施工专业知识资源库与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在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立足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优质的出版内容资源,使新闻出版与科技有效融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一次探索和实践。

本项目定位为打造施工领域的多终端交互型知识服务平台,目的是帮助建筑施工专业领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更快地提升知识水平,更好地学习和吸收先进技术,更便捷地与其他各方进行交流沟通。作为内容产品,本项目主要建设任务包括内容数据建设和产品系统建设。

建工社出版了大量建筑施工类图书,为构建建筑施工领域知识体系和知识关联关系,本项目选取《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和《中国土木建筑百科辞典》进行结构化及知识化加工,基于KLI开发建筑领域的知识服务产品“i施工”,面向近10万家建筑施工企业提供全方位、多类型的专业领域知识服务,支撑4000余万建筑施工从业人员在工作任务、技能提升、学习深造等场景下的专业知识服务应用。

截至目前,项目已经完成“i施工”知识服务产品开发和知识体系建设,完成了知识元—知识元、知识元—资源、资源—资源、资源—知识元等关联方式的编码化。通过知识关联标识符注册解析系统申领ISLI编码超80万个,实现了知识与内容资源关联关系的编码化。通过ISLI编码建立传统出版物与数字内容之间的知识关联,促进传统出版物销售,产生经济效益。

和普通的内容产品有所不同,“i施工”的產品目的是向读者提供关联、智能的深度知识服务,因此传统的资源建设的数据成果已无法满足产品数据对于关联的需求,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体系构建、知识组织梳理和知识化加工,形成知识资源(包括知识体系和知识化资源)。知识资源有知识体系的支撑和关联,可以有效地组织分散的资源,满足读者对专业资源深度阅读需求。其中基础数据建设通过结构化加工技术,将出版社的原始电子排版文件及纸质资源转换为可供内容产品使用的基础数据,并将所有的结构化资源按照内容结构做了细粒度的拆分,将整书拆分为更小的知识单元——章或节,将长视频拆分为更小知识单元的微视频,以便更准确地提供知识。利用ISLI编码将知识体系的标签标引到拆分的图书章节或视频中,形成知识化资源,进而通过内容中隐含的共同知识,实现不同资源的聚集和整合,更便捷用户学习和利用内容。

三、KLI未来应用展望

KLI使得出版单位原本传统的知识资源生产方式得到改变,各知识资源间得到有效链接。可以说,KLI是促进融合出版、实现出版单位转型升级的关键技术。相信随着KLI在数字出版领域应用的不断扩大,可以大幅度提升出版单位对各类内容资源的管理能力,对用户而言,可以扩宽学习的范围,增加知识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满足用户精准、高效获取知识内容的需求,为专业领域用户提供基于知识关联的专业内容资源服务;对出版社而言,有助于带动传统数字资源的销售,实现了数字出版的融合发展。同时借助KLI也会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行业的技术迭代与应用,催生出新的产品形态,探索出新的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冯宏声.出版的未来与ISLI标准的应用[J].出版参考,2017(04):5-9.

[2]张凌.当我们谈论ISLI时,我们在谈论什么[J].出版参考,2017(04):10-13.

[3]赵海涛,周长岭,李文燕.ISLI在知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出版参考,2017(04):14-17.

[4]左美丽.ISLI在出版领域的应用综述[J].出版参考,2016(08):9-11.

[5]冯思然.关于ISLI标准应用推广工作的思考[J].出版参考,2017(04):20-22.

(作者单位系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