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2-06-20韦秀清

新农民 2022年15期
关键词:智慧农业安徽省农业

韦秀清

摘要:文章主要从新型农机助力智慧农业发展、农业机械的前景非常广阔这两方面入手,对农机化发展的现状水平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说明,在此基礎上,结合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农机化发展与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区域农机化发展升级的主要工作路径,主要包括按照“四分”明确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任务、推动农业机械向高端制造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加快绿色高效以及智能农机化技术推广步伐、不断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借力“互联网+”,以期实现农机化发展升级。

关键词:安徽省;农机化发展;智慧农业;“互联网+农业”

0 引言

在当前的农业生产实践中,我国农产品的单位产量和西方国家农产品的单位产量之间所存在着的巨大差异,而为了缓解这一差异性问题,加速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加大在智慧农业发展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驱动农机化技术行业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1 农机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1 新型农机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安徽是农业大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安徽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省农业发展中心积极推进新型农机装备应用,提升农业信息化自动化水平。农业无人机使用及推广就是很好的例子。安徽省是无人机飞防起步较早的省份,飞防作业面积持续高速增长,短短几年就增长十多倍。2020年1~10月我国农机购置补贴额度已达197.26亿元,超过2019年全年的180亿元,是2017年以来的首次回升,说明我国已经加大对农机行业的扶持力度。

全国农机总动力接近10亿kW,均动力约为0.38kW/667m2。规模以上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为4291.3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6.15%。2017年农机行业2429家规模以上企业中217家出现亏损。

1.2 农业机械的前景非常广阔

现阶段,国内农机企业纷纷转型升级,基层农机部门在发展区域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力度表现出大幅提升的趋势。可以看出,我国农业机械的前景非常广阔。在当前安徽省的农机化发展与技术推广工作实践中,于2020年,区域购机补贴政策拉动农民购机投入近200亿元,开发农机新装备新技术200多项,全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从2015年的69%提高到82%;高效植保、产地烘干能力位居全国前列。总体来看,安徽省农机化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随着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号召出台了很多相关政策鼓励农村经济发展。在当前的发展中,国内各个地区、企业纷纷意识到我国农产品的单位产量和西方国家农产品的单位产量之间所存在着的巨大差异。而作为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我国也在想方设法弥补当前的巨大鸿沟。例如,加速农业用地的流转承包政策的完善与广泛推行,以此为成点块状分布的农业用地实施集中处理,从而达到为集约型农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的效果;相关文件内容提出要强化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提出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等等。从这一发展背景来看,农业机械的前景非常广阔。

2 推动区域农机化发展升级的主要工作路径探究

2.1 按照“四分”明确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任务

以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为导向,围绕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目标,组织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研究各地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任务,目的是推动各地以目标为导向,分析存在的短板不足,提出解决办法和措施,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指引各级做好“十四五”及至2035年农业机械化工作。要自上而下推动,自下而上形成研究成果,把推动深入研究、解决问题作为推进各级工作的有效方法抓实抓细。

要立足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找准新阶段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史方位,确定目标任务,把住主要矛盾,明确解决路径,谋划工作举措。要注重加强农机化与种植、种业、畜牧、渔业、农产品初加工、科技等方面的配合,注重动员市县部门同部署同研究,注重发挥行业专家作用,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要把开展“四分”研究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及省政府具体实施意见结合起来,与编制当地“十四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与梳理编制主要农作物和丘陵山区农机化技术装备薄弱环节目录工作结合起来,与开展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合起来,加强统筹协调,做好衔接。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加强与财政、科技、工信等部门的协调沟通,不断推动研究成果转化为有关方面的支持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和高质量发展迈进。

2.2 推动农业机械向高端制造发展

集成设施化农业、现代化装备、智慧物联网,创建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发展设施化大农业,将满足未来个性化农产品的定制需求,推动农业机械向高端制造发展,从而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当前大量的人口流向大中城市,对蔬菜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对大中城市周边的农村来说,“粮农”变“菜农”将是重大趋势。随着“老一辈”农民淡出耕地,部分新一代“适度规模经营”的菜农将成为大中城市蔬菜供应的主体,对蔬菜生产环节的农用机械需求也将会不断增加。而创建国家级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发展设施化农业+现代化装备+光伏发电+休闲农业项目,将实现绿色农业与绿色能源二大行业的完美融合。该模式也对温室大棚种植模式开发、农业机械化升级和农业装备智能化、数字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农业信息化、云平台等互联网技术,搭载互联互通、共享的信息平台,将有力驱动高端农业机械的发展。

2.3 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

为加快实施农机“两大行动”(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行动、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行动),确保区域农业生产全程全面示范创建取得全面成功,农业农村局应当积极组织召开其与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创建工作推进会。在此推广活动中,可以从“实施乡村振兴的要求、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需要、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需要、新阶段实现农机化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需要”四个方面对推进示范创建的意义进行阐述;从“抓全程、促全面、强智能、重绿色”对加快全程全面机械化创建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对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推进全程全面机械化创建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对全程全面创建相关目标任务及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全面的解读。

在当前的实践中,需要积极、全面总结“十三五”全省农机化工作,谋划“十四五”发展思路,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农机化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购机补贴政策拉动农民购机投入近200亿元,开发农机新装备新技术200多项,全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从2015年的69%提高到82%;高效植保、产地烘干能力位居全国前列。2022年安徽省全省的农业机械化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以上,设施农业、果菜茶、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6%;到2025年,力争农业劳动生产率达4.8万元/人、农业亩均产出率达10760元/667m2,均较2020年翻一番,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7.5%、提高2.5%,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8%、提高7%。农民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2.4 加快绿色、高效、智能农机化技术推广步伐

可以结合农户化技术发展现状,定期在区域内举办“智能农机助力全程机械化”专题报告会,旨在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42号)精神[1],探讨智能农机创新与推广的现状、思路、政策和措施,加快推进智能农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在此技术推广活动中,必须要从当地实践出发,进行以“智能农机发展探索与实践”等内容为主题的报告,介绍区域的基本情况及农机发展情况,以创新引领发展,用科技赋能机械化转型升级,通过搭建技术融合发展平台、打造智能农机试验示范基地、加快智能农机推广应用,推进区域农业机械化不断转型升级。

实践中,还可以针对众多智能装备进行现场作业演示,展示区域智能农机水平,引领未来农业发展;推进农机化转型升级,提升农业质量、效率和竞争力。可以将该智能农机技术推广活动划分为北斗导航自动驾驶农机作业演示、精准农业作业演示、农用无人机作业演示、新技术新机具作业演示、农机田间试验检测示范教学、新型拖拉机驾驶及夏收作业体验和田间日动力机械7大板块,并积极邀请区域的传统媒体平台以及新媒体平台对田间日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直播中,展示智能农机的风采、无人农业的魅力、作业质量检测的过程、驾驶无人农机切身的感受,邀请行业专家、管理部门领导,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以及农机用户、操作人员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详细解读了智能农机的发展现状、发展意义及技术趋势等。

2.5 不断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能力

2.5.1 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信息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各科室明确到人、分工负责,把宣传工作列入科室重点工作内容和年终考核指标,加大信息员使命感和責任感,营造全站人人重视信息宣传的良好氛围。

2.5.2 强化农机化重点工作宣传力度

紧紧围绕农机化重点工作、亮点工作加强宣传,突出重点、报道亮点,使广大群众及时、准确了解农机化发展的新技术、新装备,提高信息宣传的实效性。

2.5.3 强化信息素材收集时效性[2]

进一步提高认识农机化工作时效性强的特点,对“夏收夏种”“秋收秋种”期间农机化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两大工程”项目建设情况,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轮作休耕等重点工作及时捕捉、深入发掘、迅速反应,从不同角度展现农机化发展情况。

2.5.4 加大信息审核把关力度

为确保上报信息的质量,严格执行信息“二次审核”机制,在保证信息报送数量的前提下,确保信息编写的质量和时效。

在此基础上,强化社会化培训监管,着力提升农机手持证率。为更好地发挥区域农机驾驶员社会化培训作用,努力提升农机手持证率,农机中心组织人员到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开展农机驾驶员社会化培训检查与指导工作,保障农机驾驶员社会化培训取得实效。在拖拉机驾驶技能培训时,要注意培训安全,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相关规定,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和执行培训计划,强化教学管理,规范培训程序,合理组织理论学习和驾驶操作培训,在注重学员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强化农机手素质教育,力求学员理论学习达标,驾驶技术合格,拖拉机驾驶社会化培训取得实效,提升区域农机社会化培训组织的服务能力、培训能力和区域影响力,努力成为农机化宣传培训工作的先行者,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2.6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借力“互联网+”

在区域范围内大力推广互联网+农机作业服务技术,主动在区域内的插秧机、拖拉机上共安装智能化终端,重点应用于水稻机插秧作业补贴和土地深翻作业补贴项目实施。互联网+农机作业服务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农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随着农业的发展,传统生产方式已经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已经从机械化正在向智能化发展,能把互联网技术与农机作业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互联网技术,在农业机械上安装智能化终端,把农机作业数据第一时间传输到互联网平台,可实现作业信息远程监测。

实践中,需要相关政府部门主动、充分发挥出政策导向作用。农业农村局在制定农业产业发展政策时,优先将项目资金向互联网+农机作业服务方面倾斜,投入大量财政资金,对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服务起着非常关键作用。与此同时,还需要关注基层农技人员的大力宣传培训推广。互联网+农机作业服务的发展,离不开基层农技人员的宣传培训推广工作,在此过程中,区域农机化新技术推广部门应当把互联网+农机作业服务技术作为农机化新技术推广重点,在宣传的同时,举办多次培训班,并深入田间一线现场示范指导,让广大农民真实感受到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好处。另外,还需要着重确保互联网+农机作业补贴项目的顺利实施。农业农村局积极引导广大农机服务组织在作业机具上加装智能化终端,加强对作业、机具、机手信息化管理,实现农机作业管理、控制、服务向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发展,与传统农机作业人工管理相比技术优势非常明显,具有精准、高效、便捷等优点,通过持续性的农机作业补贴项目的顺利实施,确实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3 结语

在当前农业产业发展中,新型农机为智慧农业发展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且农业机械表现出了更为理想的发展前景,因此值得深入性关注与探讨。实践中,通过按照“四分”明确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任务、推动农业机械向高端制造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加快绿色高效以及智能农机化技术推广步伐、不断提高农机化技术推广服务能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需要借力“互联网+”等工作策略的落实,驱动了区域农机化发展的升级,加速了智慧农业的发展进程,为区域农业更好发展以及农户经济收入的增高提供了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蒋彬,熊波,禹振军,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北京市农机化发展现状及前瞻性对策建议[J].现代农业装备,2021,42(4):77-80.

[2] 李华,李宗林,徐德明.凤阳县农机社会化服务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9):109-111.

猜你喜欢

智慧农业安徽省农业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成长相册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2017年安徽省各市主要经济指标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北斗卫星对智慧农业的作用与应用探讨
延边地区“互联网+农业”发展研究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农业实施方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