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治保护林业生产的研究

2022-06-20朱先锋

新农民 2022年15期
关键词:林业生产林木病虫害防治

朱先锋

摘要:林业生产作为我国农业发展方向之一,对促进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林木病虫害现象成为阻碍林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治为落脚点,深入剖析当前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从加大病虫害防治宣传引导力度,建立健全防治机制,加强林木监测,运用现代化技术、生物技术、物理技术、化学技术等多元化的防治手段来提升林木病虫害防治水平。

关键词:林木;病虫害防治;林业生产

0 引言

近年来,林木病虫害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产生活,同时给林业生产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因此引起人们对林木病虫害防治问题的广泛关注,林木病虫害防治已经成为我国首要的防疫任务。因此,只有采取科学手段来加强林木病虫害的监测、预防与处理,才能从根源上有效减少或杜绝病虫害的出现,最大程度上减轻病虫害给林业资源带来的危害,促进我国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 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1.1 病虫害蔓延速度较快

由于林木病虫害的生存能力较强,能够快速适应复杂的生存环境,即便生存环境具有较大的温湿度变化,也能够顽强地生存下来。因此,这些病虫害能够在各种环境下进行迅速的繁殖与传播,使林木种植者的防治速度远不及病虫害的传播速度,导致大量的林木资源受到病虫害的侵袭,使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遭受严重的威胁,同时也成为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的一大难题[1]。

1.2 病虫害种类特点复杂

由于我国国土资源辽阔且物种丰富,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林木种类的多样性,因此当前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的又一大难题则是病虫害种类及特点复杂。林木种植者无法全面掌握病虫害的种类及特点,因此无法选择适合的防治手段,导致林木病虫害无法得到有效的预防与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对森林资源造成威胁。

1.3 病虫害防治意识不足

现阶段,林木病虫害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林业的生产以及人们的生活。然而在我国某些地区,仍然存在忽视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现象,大部分林木种植者及管理人员并不重视林木病虫害的预防与治理工作。一些地方政府甚至认为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该交由林业部门负责,与自己无关,不需要参与到防治工作中,因此导致病虫害防治工作无法作为各地区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直接影响到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效率与质量,使地区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最终导致病虫害问题给林业生产以及人民生活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4 病虫害防治体系欠缺

从目前林木病虫害防治情况来看,首先各地区普遍存在病虫害防治相关制度不健全的问题,无法满足病虫害防治的根本需求,一些防治技术与方法的使用无法依靠制度的保障。同时,各地区还缺乏健全的责任规范机制,未能将病虫害防治工作相关责任明确到各部门及个人,相应的惩罚机制较模糊,严重影响到林木病虫害的整体防治水平与效果。正因为病虫害防治体系的欠缺,导致一些地区仍然使用传统的化学农药手段来治理病虫害,给周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保护林业生产工作。

2 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治的优化策略

2.1 加大病虫害防治宣传和引导力度

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提升我国林业生产的保护与发展力度,不仅需要提升政府及相关部门对病虫害的防控意识,还需要加大对病虫害防治的宣传和引导力度,推动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专业技术人员及广大林业工作者可以选择多样化的形式来加强病虫害防治的宣传力度,向大众普及《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知识,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病虫害对林木资源造成的危害,从而形成正确的林木资源保护意识。

林业部门可以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林木病虫害防控知识教育讲座,向大众普及更多的病虫害防治知识,激发人们对林木病虫害防治知识学习的热情,从根本上提升林木病虫害的防治能力。例如,林业部门可以运用先进的新媒体技术作为病虫害宣传手段,通过互联网渠道收集更多科学合理的防治手段,向大众普及并推广这些常用的防治手段和技术,切实提升林业生产管理人员对林木病虫害防治的重视程度,确保病虫害防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2]。

2.2 建立完善的林木病虫害防治機制

为了有效提升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成效,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林木病虫害防治机制,为病虫害防治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因此,政府及相关林业部门应当对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引起高度重视,从上至下明确各级部门和人员担负的病虫害防治责任,充分分析潜在的病虫害风险,对风险目标精心设定、识别及分析,针对各地区的不同情况作出相应的优化与调整,切实完善林业风险预警及评估机制,提高相关林业部门对林木病虫害风险防范能力。

想要从根本上建立完善的林木病虫害防治机制,必须不断提升林业工作者的专业水平、防治能力以及实践经验,确保林业工作者能够准确分析各类病虫害产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防治需求,并及时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治对策。同时,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充分了解并分析各类林木病虫害问题,对现有防治技术手段进行优化与创新,有效提升现阶段的病虫害防治水平与效果,共同促进林业生产的高质量、可持续性的发展。

2.3 加强监测,科学监控林木病虫害

在林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只有深入掌握并了解病虫害的特点,才能够精准切入病虫害的弱点,从而有效展开病虫害防治工作。当前各地区林木病虫害预防治理方法不当,其主要原因是林业工作者不了解病虫害的具体特点和弱点,无法及时对潜在的病虫害进行预防和治理,使林业工作者错失防治病虫害的良机,导致林木病虫害快速的蔓延传播。因此,林业工作者应当加强对林木生长情况的监测工作,在病虫害还没成型时就对其进行监测和控制,科学监控林木的长势和动态,使其能够在前期监测阶段抢占先机,在病虫害未爆发前就制定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尽早将病虫害扼杀于摇篮之中。5A8DB4EB-735A-4A72-BE36-985E6BA3DD25

2.4 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防治病虫害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针对林木病虫害的防治手段也不应单纯局限于传统之中,需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对防治技术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因此,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林业工作者可以运用先进的现代化科技手段来创新林木病虫害防治的措施,既能够对病虫害问题进行有效地控制,还能够贯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治理原则。例如,当前我国林木病虫害治理手段仍然以喷洒药剂为主,长期使用会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因此可以充分依托现代化科学技术,对病虫害展开真菌、细菌以及病毒等微生物防治措施,通过直接损害害虫虫卵,从根本上降低害虫的生长、繁殖数量,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伤害[3]。

2.5 优化造林措施从根源防治病虫害

为了全面提升林木种植的成活率以及生长质量,林业种植者应当在造林过程中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选择优良的树种,采用种植混合林地的方式,加强对林地的抚育与改造,从根本上提升林地的抗性与质量。

2.5.1 选择优良树种

在林木种植工作开始之前,林业种植者应当首先选择具有较强抗病性、抗虫害性的树种,确保能够在林木后期生长过程中有效降低受到病虫害侵害的可能性,从根本上避免林木受到大面积病虫害侵袭的情况,有效保护我国林业生产水平。

2.5.2 种植混合林地

林木种植者可以采用科学的林木混合种植方法来合理规划不同类型林木的种植范围及间距,充分结合不同种类林木的生长特点及优势,有效降低遭受病虫害感染的概率。此外,运用混合种植的方法能够充分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确保土壤含水量能够满足林木生长的需求,有效改善土壤的质量及肥沃力,给林木的生长提供更加适宜的生长环境。例如,将喜光与耐阴的林木树种进行混合种植,能够有效提升林木的抗病性能;将针叶与阔叶树种进行混合种植,可以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2.5.3 加强抚育改造

在林木种植的过程中,林木种植者需要加强对林木的抚育与改造工作,有效提升林木的抗病性及抗虫害性,给林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林木种植者可以通过及时处理病虫木、腐坏木、质量较差的苗木等方法来提高林木生长的环境状况,降低病虫害对林木的侵蚀与影响。

2.6 使用生物防治技术保护林业生产

2.6.1 微生物制剂

现阶段,在我国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经常应用一些微生物制剂来抑制林木病虫害问题,例如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活性益生菌制剂。具体可以利用白僵菌对林木的介壳虫、白粉虱等病虫害问题进行防治,由于白僵菌能够现在自然条件下接触到林木的虫害,其分生孢子能够附着于害虫的皮肤及口腔黏膜中,并且在适宜的温度下迅速发芽,寄生于虫害体内并产生大量的菌丝体或分泌物,最终导致虫害的僵化和死亡。苏云金杆菌则可以用于防治林木的毒蛾、刺蛾等病虫害问题,苏云金杆菌进入虫害体内后会使其失去活动能力,从而逐渐死亡。多角体病毒可以对舞毒蛾等食叶性害虫进行防治,利用害虫的口腔进行其体内,大量侵入害虫的体内细胞,在细胞中进行繁衍和生殖,从而影响到害虫体内其余健康细胞,最终导致害虫的死亡。

2.6.2 生物农药

由于传统的化学农药毒性较大,对林木及自然环境产生一定负面的影响,因此林木种植者已经加大对生物农药的使用力度。生物农药不具备较强的毒性,能够与人类、动物、生物之间保持相应的平衡,还可以使林木病虫害得到良好的控制,能够在防治工作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林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林木种植者可以选择微生物活性农药、植物性农药等多样化的生物农药类型,在不会给生态环境造成污染的前提下充分提升其使用效果[4]。

2.6.3 动物防治

动物防治能够有效改善林木病虫害问题,具有十分显著的防治效果。在林木种植期间,林木种植者通常运用益鸟或其他动物展开动物防治工作,促使林木虫害数量及种类明显下滑,为林木资源的平衡及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充分满足林业生产的需求。在防治过程中,林木种植者可以选择虫害的天敌昆虫或动物,尽可能提升其繁殖能力及速率,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大规模的昆虫或动物种群,有效抑制虫害的产生与传播。在开展动物防治工作的过程中,相关林业种植者必须首先了解该地区林业病虫害的主要类型及特点,从而引进适合的益虫或益鸟。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严格控制益虫和益鸟的引进数量,注意其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避免因外来物种入侵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后果。

2.6.4 生物酶技术

由于生物蛋白酶对生物的生理代谢过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通过抑制或破坏害虫体内生物蛋白酶的方法,使害虫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从而有效控制害虫的繁殖与传播。林木种植者可以运用生物蛋白酶抑制技术,对害虫体内的蛋白活性进行抑制,使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及体征受到破坏,影响害虫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实现对虫害的大面积消除。

2.7 采用多元化防治手段治理病虫害

2.7.1 物理防治

与林木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技术相比,物理防治手段的作用往往不具有较强的显著性,在虫害的控制方面也无法得到较强的使用效果。物理防治手段主要是利用害虫的趋光性,通过声呐采集或灯光吸引的方法,将害虫集中吸引到某处,再对害虫进行集中诱杀,从而起到抑制害虫生长和传播的效果。这种物理防治手段往往无法取得较显著的效果,因此需要将其與生物或化学防治技术相结合,才能够产生大面积消灭病虫害的作用。

2.7.2 化学防治

运用化学手段开展林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已经是当前最常见的方法,主要通过使用化学杀虫制剂对林木中的害虫进行集中喷洒,以此来实现对害虫的大面积扑杀。然而,这种化学防治手段容易给林木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会污染土壤及水资源,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紊乱。因此,国家已经不提倡大面积使用化学手段来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5]。

2.7.3 不育性防治

不育性防治方法主要是通过降低害虫的数量或破坏其繁殖能力,从而实现抑制害虫传播的目的。虽然该方法能够对林木病虫害问题产生一定的防治效果,但是还没有得到大量的普及和使用,因此相关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对该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使其能够发挥更显著的效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生产与发展对于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是目前推动林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相关林业管理人员必须充分结合各地区林木生长环境、主要病虫害类型、产生原因以及爆发规律等,采取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从源头做好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切实提升我国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水平,推动林业可持续性生产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婷.林木病虫害防治面临的挑战及优化策略[J].广东蚕业,2021,55(10):45-46.

[2] 汤天庆,周成银.新时期林木病虫害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优化策略[J].特种经济动植物,2021,24(7):91-92.

[3] 杨学成,周丽娟.生物技术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J].农家参谋,2021(11):157-158.

[4] 张振锋.林木病虫害生态防治措施的应用创新[J].农业与技术,2020,40(7):89-90.

[5] 廖向军.强化林木病虫害防治保护林业生产的对策[J].农家参谋,2020(3):100.5A8DB4EB-735A-4A72-BE36-985E6BA3DD25

猜你喜欢

林业生产林木病虫害防治
苹果新品种“瑞香红”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
什么是碳中和?
林木移植的注意事项
林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浅谈
林业生产中的造林和抚育技术
七千人大会上的领导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