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法在《最后一课》中的运用探析
2022-06-20张雅丽
【摘要】《最后一课》是法国著名作家都德所创作的爱国主义名篇小说,具有极高的文学研究价值和教育教学价值,其艺术设计手法独具匠心。其中,反常法的使用在小说中表现突出,创造了短篇小说的艺术发展典范,然而,反常法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本文主要从小说的题材、叙述视角和细节描写三个方面分析了反常法在《最后一课》中的运用。
【关键词】反常法;《最后一课》;初中小说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24-0017-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24.005
什么是反常法?“常”指常情、常理,就是讀者心目中所习惯之情,熟悉之理。“反常”,就是通过作者置读者自己心目中的常情、常理于不顾,反其道而行之。这似乎违背了人情,违背了理智,却又合情合理,使得作品“不平凡”,这就是反常的规律。[1]恰当地运用反常法,可以使作品更加引人入胜,引人深思,让读者在鲜明的出人意料的反差现象中,与作品可以产生思想的碰撞,获得对作品进行更为深刻地理解。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巧妙地使用了反常的艺术设计手法,使小说故事情节动人心魄,赋予了小说具有深远的思想研究意义,这不仅仅是最后一课,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的一课。那么,都德在《最后一课》中是如何用反常的方式来表达“爱国主义”的主题呢?本文主要从小说题材、叙述视角和细节描写三个方面分析《最后一课》中“反常法”的运用。
一、反常的故事选材——以小见大
1870年7月,拿破仑政府为了阻止普鲁士用武力进行统治以及德意志各邦的行动,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普法战争。然而,不到两个月后,法军被击败,普鲁士军队进军包围了巴黎,将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割让给普鲁士,并发布命令:这两所学校只允许教德语,不允许教法语。都德听到这个消息后,异常悲愤,写下了著名的小说《最后一课》。
主题是题材的骨架,题材是主题的血肉,题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小说主题能否得到充分表达。爱国题材通常写的是血腥的战争场面、侵略者的残酷以及殖民地人民的反抗。然而,在《最后一课》中,作者没有以常规的题材来创作,而是选择将笔墨聚焦在一个生活片段上:即阿尔萨斯一所小学的一堂法语课上,最调皮的学生小弗郎士从讨厌学习到热爱学习,从害怕老师到敬爱老师,从幼稚的孩子逐渐成为成熟懂事、热爱祖国的孩子;韩麦尔先生是一位工作了四十多年的普普通通的教师,平日的教学管理水平不太高,而在最后一次法语课上,他鼓足勇气把最后一课坚持到底,教学生用美丽的圆体字写出“法兰西”“阿尔萨斯”,最后他又使出全身力气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几个大字,成为一位爱国“战士”。在这堂法语课上,国家悲剧和爱国热情全面展示出来,韩麦尔先生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在这里,作者用比喻修辞手法,把“监狱大门”比喻为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以“钥匙”比喻法国语言,表明了民族语言是一个国家民族的标志,民族语言能使一个国家产生凝聚力,不论异族的统治多么残酷、这个民族怎样被分离,民族语言、文化可以把人民群众团结起来。
总之,《最后一课》选取了非传统爱国主义小说的题材,作者用以小见大的方法,从日常生活中选择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小事件——最后一课,在这样一节课堂上,一个小小的生活事件反映了法国沦陷地区的人民遭受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反常的叙述视角——儿童视角
在“最后一课”中,有三类人,分别是韩麦尔先生、学生——小弗郎士以及郝叟老头为代表的镇上听课的人,这三类人都可以充当小说的叙述者,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一个阿尔萨斯小孩子的自述”呢?首先,韩麦尔先生理所应当是小说的叙述者。韩麦尔先生在阿尔萨斯从教了四十年,他更懂得法语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更明白如果没有民族文化就等于国家丧失了发展自己国家语言的机会,就等于人民失去生存的土壤。当侵略者禁止阿尔萨斯学习法语时,他即将被迫离开教室,离开他所热爱的学校,离开他的教学,这对他打击很大。然而,他坚持上最后一节课,从语法课到习字课,从习字课到历史课,他内心深深的悲伤、悲痛、愤慨以及对祖国的热爱渗透到“法兰西万岁”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韩麦尔先生最适合作为小说的叙述者,然而,作者并没有选择他。[2]除了可以作为小说叙述者的韩麦尔先生,郝叟老头也是一个合适的人选。郝叟老头的衣着、动作和举止都很特别,例如,他戴着一顶三角帽,在书的旁边放着一本破损的小学课本,书摊在他的膝盖上,他兴奋地双手捧着小学课本,和小学生一起拼字母……这顶帽子的背后发生过什么历史故事?也许,通过郝叟老头的叙述,能给读者带来一些新的理解和启发,然而,作者也没有选择他作为小说的叙述者。
以上两类人都不被选为叙述者,而作者选择了一个孩子,还是一个淘气的孩子,他逃学、讨厌学习、害怕老师、缺乏爱国意识,这就是孩子的视角。作者通过小弗郎士的见闻和感受串联起故事的情节,按上课前、上课中、下课分为三个部分,全文充满了小孩子的心理特征。例如, 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就想着不去上学了,到野外或者去玩玩吧!他听到画眉的歌声,看到普鲁士的士兵在训练,觉得这些场景比分词有趣多了,由此能看到孩子的顽皮与童心。例如,当听了韩麦尔先生说这是最后一次课时,小弗郎士心里万分难过:“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布告上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例如,轮到小弗郎士背书了,他背不出来的时候,不敢抬头,心里想着愿意不惜任何代价,可以体会到小孩子回答不了老师问题时无助的心理。例如,“鸽子在屋顶上咕咕叫”的时候,小弗郎士想:“他们不会强迫鸽子用德语唱歌吧。”可见,作者在这里以小孩子的心理和感想表现了小弗郎士对侵略者禁止教语法的讽刺和轻蔑,小弗郎士会有一个这样的想法,是他爱国主义情感的升华,蕴含着其对侵略者的憎恨和反抗的情绪。以上这些都是童心原则反映下的话语特征,全文从童真叙事的角度揭示了失去祖国的沉重与悲伤,具有感人的力量,这种以儿童的叙事视角体现了作者自己独特的创作构思。[3]
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的象征。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牢牢记住自己的语言,保留自己的民族文化,那么民族之间就永远会有向心力。普鲁士禁止阿尔萨斯的人民学习法语,其本质上来说就是从文化、精神层面上奴化法国沦陷区的人民,阻断法国年轻一代学生学习自己的民族语言,而“最后一课”实质上是前辈引导后辈守住他们自己的文化思想根基,与侵略者做出最后的抗争。因此,作者写“一个阿尔萨斯小孩子的自述”,在一定程度上将“最后一课”深化为在民族国家危难时刻年轻后辈们精神成长的一课。[4]
三、反常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就是把握小说微妙而具体的典型情节,生动而细致地进行描写,其渗透于人物或场景的描写中。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能够起到营造环境氛围、刻画人物形象、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最后一课》的许多细节描写十分耐人寻味,作者自己没有按常规的细节来写最后一课,而是运用反常法来描写小说环境气氛、人物行为以及心理发展状态,下面,从环境气氛、人物行为、心理状态这三个不同角度对《最后一课》中细节描写的反常法的运用进行探析。
(一)反常的环境气氛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助于营造故事发展所需要的氛围,进而推进情节的发展,使小说具有感染力。《最后一课》中对环境的描写运用了反常的方法来烘托各种反常的环境气氛。
例如,在文章开头第一部分写“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这样美好的画面,可是,再仔细阅读品味时会产生一个疑问,在法国阿尔萨斯的土地上怎么是普鲁士兵在这里进行操练呢?反常的环境给人反差的冲击,真实地诠释了阿尔萨斯这个地方已经被外军占领的背景。例如,“我走过镇公所的时候,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公告板上的坏消息是什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可以看出,反常的环境气氛暗示了“最后一课”发生的时代背景,为下文做了一个铺垫。例如,平时开始上课时,总是吵吵闹闹,甚至在街上都能听到。然而,最后一课的这一天一切都是安静的,就像星期天的早上一样。在这里,作者将平常上课时的“喧闹”与“最后一课”异乎寻常的“安静”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给读者制造了悬念。例如,“个个都那么专心,教室里那么安静!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地响。有时候一些金甲虫飞进来,但是谁都不注意,连最小的孩子也不分心”。可见,在最后一次课中,学生异乎寻常地专注于学习,他们懂得老师的良苦用心,开始热爱母语、热爱祖国,这些反常的环境气氛营造出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
(二)反常的人物行为
小说中对人物行为的描写,可以使所刻画的人物更加真实、生动、饱满,增强故事对读者的真实感和代入感。在《最后一课》中,作者同样使用了反常法来描写人物的行为。例如,在小说中,当“我”上学迟到时,“我”非常害怕,韩麦尔先生遇到“我”时,他没有批评“我”,而是温柔地叫“我”坐下。当小弗郎士稍微平静下来时,他注意到韩麦尔先生穿着一件漂亮的绿色礼服,系有皱边的领结,戴着黑色小帽子。然而,韩麦尔先生只在督学来视察或发奖时才穿这件外套和戴这顶帽子,这暗示了这一节课的不同寻常。例如,最让小弗郎士吃惊的是,后面的几排空凳子上坐满了镇上的人,包括郝叟老头和镇上其他的一些人,每个人看起来都很悲伤,尤其是郝叟老头,他带着一本破旧初级课本。
从韩麦尔先生对“我”迟到的态度、韩麦尔先生不同寻常的“盛装”、后排一向空着的座位坐满了镇上的人可以看到各类人物的行为和表现都很反常。尤其是镇上的人,在平常的日子,他们不会来听课,更不会出现在教室里,然而,这节课他们齐聚一堂来学习最后一次法語课。[5]可见,作者使用反常法将平常日子上课情形与今日上课情形进行了对比,烘托出“最后一课”的肃穆、庄严、悲痛的气氛,说明“最后一课”引起了阿尔萨斯人的强烈震动,这“最后一课”不仅是阿尔萨斯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更是唤醒沦陷区人民守住自己民族文化的一次呐喊。
(三)反常的心理状态
心理描写是刻画人物思想性格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能够直接深入分析人物心灵,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最后一课》中的心理描写非常突出,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处在变化的过程中,他的心理状态发生了与平日不同的变化,这是反常的心理状态。
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课”中,经历了由害怕到诧异到难过再到懊悔的心理发展历程,经历了由一个从不想学习、害怕老师、没有爱国意识到热爱学习、依恋老师、懂事、爱国的成长蜕变。在小说中,“我”上学迟到,因为害怕老师,就产生了“别去上学了,到野外去玩玩吧”的想法,可见小弗郎士的顽皮孩童心理,不愿意去上学;当“我”要偷偷坐到我的座位上时,一切都很安静,“我”只好打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进入安静的教室,可见,迟到的小弗郎士因为怕被韩麦尔老师惩罚产生了害怕的心理;当“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时,才注意到韩麦尔先生穿上了漂亮的衣服,还有后排镇上听课的人,整个教室弥漫出的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和情形让小弗郎士感到诧异;韩麦尔先生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当“我”听了这几句话时,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几乎还不会写作文呢!我再也不可以学法语了! 难道就这样算了吗?我以前没有努力学习,逃课去找鸟窝了……想到这,我多么懊悔!”这些内心独白,突出表现了韩麦尔先生的最后一节课激起了“我”内心的巨大波澜,表明“我”对以前没有好好学法语的悔恨;当轮到“我”背书的时候,“我”想着:“如果我能把那条出名难学的分词用语法从头到尾说出来,声音响亮,口齿表达清楚,又没有一点儿错误,那么任何代价我都愿意拿出来的。”
在“最后一课”中可以看到小弗郎士从讨厌学习到热爱学习,从害怕老师到对韩麦尔先生不能再教法语产生理解和同情,从幼稚、贪玩逐渐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作者正是抓住了小弗郎士的心理变化,以反常法的特点对人物进行刻画,从而揭示爱国主义的主题。
综上分析所述,反常法在《最后一课》中的巧妙设计运用,使小说小中见大、平中见奇、反差形成鲜明。在写作题材的选择上,作者选择了“最后一课”生活事件来反映法国沦陷区人民遭受外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在叙事视角的选择上,作者将小弗郎士在最后一节法语课上的经历和感受串联起来。在细节描写方面,作者运用了反常手法来衬托特定的环境,塑造特定的人物形象,对深化小说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进行分析小说中反常法的运用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参考文献:
[1]蔡小萍.文学作品中的反常手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10).
[2][4]钱理群,晓苏.关于《最后一课》的释题教学——钱理群访谈录[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6).
[3]刘瑶.追随儿童视角,探寻小说奥秘—— 《最后一课》教学知识的择定与建构[J].中学语文,2020,(3).
[5]钱蓉蓉.巧妙构思 鲜明反差——都德《最后一课》反常法运用浅析[J].语文教学通讯,2020,(10).
作者简介:
张雅丽,女,汉族,陕西汉中人,陕西理工大学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