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害公共安全的复杂边坡治理工程研究
——以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体道路和建筑群为例

2022-06-19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抗滑桩挡土墙土质

杨 涛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4)

1 公共基础设施与边坡地形分析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建筑群与高大边坡同处于山体狭窄地带。高边坡与公共建筑群距离分别为南向 9.24 m、西向 3.26 m、北向 8 m。边坡平均高度为 16.83 m,边坡暴露面为 186.7 m,与周边建筑和道路的情况为:边坡上方已建道路,最近距离 5.5 m 高边坡为建筑群所包围;东向为已建成的汽车综合教学楼;南向为内部道路,紧临学生宿舍、后勤综合楼、食堂;西向为中德楼;北向为已建城市道路(致远路)(图1)。边坡承担着路堤和路基的功能而又被建筑体群所包围,边坡处治中最容易受到土体影响的是南向道路和建筑群。边坡坡顶即道路硬路肩,距道路中心线 9 m(路宽 8.5 m);距后勤综合楼南楼檐角处 18.2 m。

图1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群与边坡示意Fig.1 Architectural complex and slop of Yunnan communications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2 治理方案的比选

2.1 常用的边坡治理方案

边坡治理常用削坡减载防护、重力式挡土墙防护、抗滑桩防护、应力锚索防护、边坡排水工程防护、绿化防护等方法。

1) 削坡减载防护。该方法无需对边坡进行整体加固,而是通过控制边坡的高度和坡度,使边坡达到自身稳定。在本案例中,坡高<20 m,按照理想土质条件,按1∶0.3的放坡比例削坡,将会占用原有硬路肩,坡顶侵入路肩 1.3 m。但受地形限制,本案例没有更多的土地可以用于放坡设计,此方案不可行。

2)重力式挡土墙防护。重力式挡土墙采用石砌或混凝土浇筑挡土墙作为支挡防护工程。石材和混凝土挡土墙自重稳定,利用内侧斜坡倾角和边坡推力垂直重力方向的压力传递,防护更为稳定。这种方法对低矮边坡进行防护较为经济可行,但需要开挖原有内部道路后砌筑挡土墙体,而后回填土,施工设计要求断路并重建原有道路,而目前此段道路是校园内部的重要主干道,承担着交通车辆和师生教学生活通行的繁重任务,不允许交通封闭。

3)抗滑桩防护。抗滑桩多采用挖孔灌注桩,是一种大截面侧向受荷载力的桩体设计,桩身穿过滑体锚入滑床中一定深度,其中滑动面以上部分受侧向荷载力,滑动面以下部分锚固较为可靠。此设计对抗水平位移的滑体有一定的优势,可以借鉴考虑。

4)预应力锚索防护。预应力锚索是一种可承受拉力的结构系统。它的一端被固定在稳定地层或结构中,另一端与被加固物紧密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结构复合体。其核心受拉体是高强预应力筋(预应力钢丝、钢绞线等),安装后可立即向被加固物体主动施加压应力,限制其发生有害的变形和位移。预应力锚索是一种高效经济实用的工程技术,在边坡治理中得到了广泛重视和应用,可以借鉴考虑。

5)边坡排水工程防护。边坡排水的目的是排除边坡的水体,以减轻边坡内部土体的含水量。排水是一项重要的措施,排水工程对于边坡稳定至关重要。边坡排水应统筹考虑坡面水、地下水和坡体渗透水。

6)绿化防护。采取工程措施与植物种植相结合的生态护坡技术,可以减少因土质风化、老化和水土流失造成的边坡破坏。边坡植物的根系较为发达,对边坡表层土质起到稳固作用,能减轻坡面不稳定和侵蚀方面的影响,使边坡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统一,达到工程治理与环境美化双赢的效果。

3 密布抗滑桩加预应力锚索治理方案

3.1 实例分析

1)土质分析。该边坡所在位置地质具有喀斯特地貌的特征,土质钻心取样自上而下为:表层1~3 m 之间为坡积层,以松散土、覆盖土为主;3~9 m 为残积层,主要是风化岩石,沙砾、粘土等;9 m 以下为风化基岩层,由破碎风化基岩组成,略伴随小型溶洞,直径0~150 cm。如表1所示,①层为素填土,土质颜色:红褐夹黄色,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砾石及建筑填土,形成时间短,欠固结,松散。②层为粘土,土质颜色:褐红,红夹黄及褐夹灰色,湿润,硬塑状态,中压缩性,局部高压缩性,切面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含少量全碎强风化玄武岩、泥岩及灰岩质砾石,局部风化程度较低,见球状风化核。③层为粘土,土质颜色:浅灰色、灰色,局部深灰色,湿, 硬塑状态,中压缩性,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中等。④层为粉质粘土,土质颜色:褐黄、褐黄夹红及褐黄夹灰色,局部浅黄夹灰色,湿,硬塑状态,中压缩性,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干强度高,韧性中等,含少量强风化玄武岩、泥岩及灰岩砾石。

表1边坡土质分析Tab.1 Analysis of slope soil quality

2)综合方案。边坡治理分为2个部分——建筑物部分:基坑支护高度为7.5~12.6 m;道路路堤部分:基坑施工完成回填后形成0.5~6.0 m 永久边坡。抗滑桩与基坑支护桩为同一道工序,支护桩同一位置为同一棵桩。该项目中基坑支护起路堤加固一并考虑受力作用,基坑计算时选用固结快剪指标,计算条件为一般工况。边坡工程计算时,支护结构已施工完成,仅采用浸水快剪指标对支护结构及锚索设计在±0~10 m 范围内运作验算。由于抗滑桩是路基组成部分,双向受力,本研究拟采用“密布“形式,密布抗滑桩阻止滑动面产生的水平推力,切断滑动面,桩与桩之间采用隔板墙工艺加固,形成“结板效应”(图2)。

图2 边坡综合治理方案Fig.2 Comprehensive treatmet scheme of slope

3.2 施工关键技术

边坡治理下部,将直径为 1 m 的抗滑桩锚入地下稳定基岩内,桩与桩之间用配筋板作为连接,形成整体。机理:锚索进入相应的山体之后,与端头进行有效的连接,这样一来,在整个边坡的内外就形成了一定的网架结构。锚索施工工艺非常关键,是力学计算的基础,为坡体稳定桩柱受力提供保障,因此在锚索锚杆钻孔时,要将孔底扩孔和索孔道吹孔的松散土清理干净;将锚索打入索孔中时,要用高压混凝土对孔底锚头喷吹,混凝土凝固后与周围的岩石土体融合稳固,穿梭注浆;锚索锁定后 48 h 内若发现有明显的应力松弛,应进行补偿张拉,然后加以锁定,并对锚头用混凝土进行封堵,组合之后的土体就会形成一个整体,最终达到稳定的结构。

3.3 设计与验算

截取挡土墙中部,较不利位置6-6′剖面作为分析对象。

图3 高边坡最不利剖面土质分布Fig.2 Soil quality distribution in the most unfavorable profile of high slope

1)土体内力计算(图3、表2)。

采用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50330—2013)。

计算目标:剩余下滑力计算。

地震烈度: 8度。

水平地震系数: 0.200。

地震作用综合系数: 0.250。

地震作用重要性系数: 1.000。

地震力作用位置: 质心处。

水平加速度分布类型:矩形。

表2 土体内力计算分析Tab.2 Ca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internal force of soil

图4 桩锚示意Fig.4 Schematic of pile anchor

计算剩余下滑力,抗剪强度(R/K模型),安全系数取值: 1.050;水平推力为:171.7×cos18.6°=162.7 kN。

2)桩身内力设计(图4、表3)。

计算方法: m法。

背侧为挡土侧;面侧为非挡土侧。

背侧最大弯矩=379.939(kN/m)离桩顶 8.697 m。

面侧最大弯矩=4.690(kN/m)离桩顶 19.103 m。

最大剪力=132.134 kN 距离桩顶 5.000 m。

最大位移=19 mm。

第1道锚索水平拉力=123.350(kN), 距离桩顶2.000 m。

第2道锚索水平拉力=144.462(kN),距离桩顶5.000 m。

3)锚索设计

表3 锚索设计验算Tab.3 Cheching caculation of anchor cable desigh

4 治理效果后评估

图5 边坡治理与桩基工程综合施工Fig.5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slope treatment and pile foundation engineer

通过预应力锚索密布抗滑桩(间距 80 cm)固基,桩间连接板墙和坡顶绿化护坡,综合治理方案实施,工程经历2个雨季和1次3.2级,距离 189 km,震源深度13 km的地震,目前边坡下部收集排水管畅通,出水量不大,上部截水沟(道路边沟)排水正常,坡体稳定,沉降和平行位移均在工程允许控制范围内(最大沉降值≤4.9 mm和最大平行位移值≤27.75 mm)。综合治理后的土体为上部原有道路巩固路床和路基基础,为新建建筑 17.6 m 基坑支护防范坍塌起到了安全保障作用,复杂边坡综合治理效果较为理想并达到预期(图5)。

5 结 语

复杂坡治理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特别是道路桥梁和建筑、土木工程建设中必须面对的棘手问题。边坡治理涉及到地质、结构、力学,环境等诸多因素,治理方案需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死搬照抄,需要认真思考严谨分析。单一形式的治理方法,效果并不明显,综合治理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本项目为狭窄地形内复杂边坡治理提供一个成功案例。

猜你喜欢

抗滑桩挡土墙土质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优化设计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常用挡土墙类型探析
滑坡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中抗滑桩运用的研究
加筋挡土墙在地震作用下的数值分析
公路土质路基工程施工探讨
公路路基施工中过湿土的施工对策研究
不同土质和埋深工况下送电工程土石方费用研究
坡角对公路坡间挡土墙稳定性影响技术研究
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对小麦的安全性研究
基于双参数法刚性抗滑桩嵌固深度可靠性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