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在食品检验机构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对策
2022-06-19白燕杜小利马静刘丽莉
白燕 杜小利 马静 刘丽莉
我国的食品检验机构主要承担着对食品进行农药残留、添加剂、微生物等检验检测的重要任务,实验室是检验检测工作的主要部门,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开展关系到食品检验机构的工作效能。因此在食品检验机构开展综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将实验室管理作为重点,并尝试将质量管理引入到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对实验室实施规范化和有序化管理,有效促进食品检验机构社会服务效能的发挥。本文探索了质量管理在实验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了应用措施,旨在提高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增强食品检验机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
一、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明确实验室的管理方向
在食品检验机构组织开展实验室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实验室管理的整体质量,确保实验室管理人员能按照规范要求和标准开展管理工作,就要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有意识地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发挥意识导向作用,引导管理人员能自觉按照质量管理标准和实验室操作标准开展各项工作,提升实验室的质量管理水平。
首先,积极组织实验室检测人员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及相关法律规定知识内容的学习,对食品安全标准进行学习,全方位了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29921-2013)、《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 14880-2012)等标准规范的要求,按规范开展实验室食品检测检验工作,增强工作的规范性,促进质量管理的科学推进。
其次,实验室检验检测人员要严格按照检验检测方面的操作规范、操作流程等开展各项工作,对检验检测过程中质量控制要求进行明确,确保能够高效化地开展检验检测工作,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
最后,实验室管理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要对自身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可以定期组织实验室工作人员参与产品标准、先进检验检测技术的学习,对检验检测方面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保证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的顺利推进。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帮助检验检测人员树立质量管理意识,对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方向和标准进行准确的定位,有效推动食品检验机构实验室管理质量的全面系统优化和提升。
二、构建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
增强质量管理的规范性
科学开展实验室质量管理和控制工作,促进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的构建,能显著改善食品检验机构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促进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真正构建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1.优化环境控制。实验室环境质量控制是质量控制体系中的基础性环节,只有能保障实验室环境和设施符合质量控制的标准,才能促进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推进。在实际工作中,实验室的设施和环境应该达到食品样品检测相关指导文件的要求,并且工作人员也要对实验室的环境实施合理化的监控和维护,针对设施和环境实施科学的监控和维护,确保能将环境纳入到日常管理监控工作体系中,为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保障实验室管理工作稳定推进。
一般情况下,食品检验机构的实验室环境要确保在干燥情况下,温度和湿度分别保持在10℃和50%-60%;對待检测的肉类和乳制品进行冷藏处理,温度要控制在0℃-2℃,湿度要控制在75%-85%;对蔬果类的待检测食品要进行冷藏处理,温度和湿度分别控制在2℃-4℃和85%-95%,对需要冷冻的食品则需要使温度控制在-18℃--24℃,湿度尽量控制在85%-95%范围内。
2.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检测方法的选择会直接影响质量管理工作的效果,在开展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一般情况下,实验室需要在确定相关工作标准和规范要求的情况下开展检测工作,主要检测工作涉及到样品的抽取、制备、流转以及具体的处理,并且在对实验检测数据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也需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反复确认。在选择检验方法的过程中,可以制定具体的检测技术文件,对不同类型样品适合的检验方法进行确定,并明确不同类型样品的检验检测技术标准,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标准开展检验检测工作,确保能提升检验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食品检验机构开展各项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
3.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控制。在开展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仪器设备的管理和标准物质的控制能保证检验检测工作的有效运行,也能对实验室管理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能促进全过程质量管理工作的贯彻落实,需要针对食品检验检测相关仪器进行检定,建立完善的仪器设备台账,并进行合理化的保养管理,还要对标准物质开展定期核查工作,确保能保持校准的工作状态。如果实验室仪器设备出现故障,需要停止检验并进行维修,在维修后进行重新检测。
4.优化检验检测记录体系。将质量管理融入到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还需要做到优化检验检测记录体系,确保检验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在检验检测记录管理工作中,要对相关数据信息的完整性、内容的正确性进行分析,确保信息与抽样单、原始记录保持高度的一致,同时检验报告用语也要与国家相关标准相契合,能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并做好对检验检测记录的有效监控工作,使检验检测结果质量得到保障,能为食品检验机构开展各项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和资料参考。
三、完善质量管理保障工作,
确保质量管理措施的贯彻落实
在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食品检验机构将质量管理与实验室管理工作进行有机融合,还要保障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落实和应用,真正发挥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促进质量管理工作实现高效化、高质量开展的目标。
1.开展技能培训,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在食品检验机构实验室管理工作中,技术的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会对管理工作的开展提出新的要求,因此要想循序渐进地提升质量管理工作的综合效果,可以尝试构建专业化的质量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全面学习先进的检验检测技术、方法,能预见性地判断安全问题和质量问题,可以真正按照相关标准开展各项工作,从而为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人才保障,有效促进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稳定发展。
2.开展安全防控,增强质量管理的稳定性。食品检验机构在积极推进实验室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深刻认识到安全防控工作的重要性,能重点将质量管理融入到实验室标准样品管理、比对样品管理中,能结合实验室设备管理、维护工作的需求开展工作,并针对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问题进行定期排查。另外,也要对实验室中化学物品的储藏和应用进行管理,在保障实验室运行安全和稳定的前提下,借助科学的管理促进实验室质量检验检测工作的有效推进,切实优化管理工作的综合效果,为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和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
3.推进定期巡检,构建质量管理的动态发展模式。将质量管理融入到实验室管理体系中,不是简单地按照质量管理标准开展实验室管理工作,而是要注意引入动态化的管理机制,能在应用质量管理构建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定期对实验室开展质量管理工作的情况进行巡检,确保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实验室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探寻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按照质量管理工作的需求定期对实验室管理工作进行动态化的调整和优化,构建动态发展模式,确保能形成循环提升的优化管理体系,保障质量管理工作的系统贯彻落实,为食品检验机构实验室管理工作实现科学稳定的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食品检验机构开展实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探索质量管理的应用、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重点针对实验室管理中的相关质量问题进行处理、激发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构建全过程质量控制的工作体系,能充分发挥质量管理的效能,保障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发展。鉴于此,新时期食品检验机构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还应持续针对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应用进行系统的探究,逐步促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为食品检验机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撑。
作者简介:白燕(1978-),女,大学本科,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检测。43DB3E02-5687-4809-ABF9-3D8EBA55AD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