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2022-06-19常文亮肖志伟
常文亮 肖志伟
现如今,食品安全问题不时发生,尤其是每年3.15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在社会上引起热烈反响,严重影响到人们对我国食品安全的信心。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加大食品安全检测力度是重要一环。在各种食品检测技术中,离子色谱技术应用范围较广,本文首先阐述了离子色谱技术的类型、优势,然后简要概述了该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作用,最后具体介绍了离子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一、离子色谱技术的类型
离子色谱技术从本质上讲属于高效液相色谱的一种,利用被测物质的离子性,在相关仪器的协助下,分析出阴、阳离子。根据分离机理,离子色谱技术可以分为三种:1.HPIC(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机理主要是离子交换;2.HPIEC(离子排斥色谱),分离机理主要是离子排斥,根据Donnon膜排斥效应进行实验;3. MPIC(离子对色谱),分离机理主要是“吸附和离子对的形成”。其中,高效离子交换色谱在离子色谱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采用低交换容量的离子与树脂(多孔表面层型的物理结构)的交换,以便于快速达到交换平衡,该方法易再生处理。离子排斥色谱交换树脂为磺化H型阳离子(高交换容量),以稀盐酸为淋洗液,根据Donnon膜排斥效应,保留弱酸。在离子对色谱检测中,用于阴离子分离的对离子为烷基胺类,用于阳离子分离的对离子为烷基磺酸类,此方法主要用于疏水性阴离子以及金属络合物的分离。
二、离子色谱技术的优势
利用离子色谱检测技术,再配合适当方法的淋洗液,通过控制电流和流速,可以检测LiOH、KOH、KHCO3、NaOH、甲烷磺酸MSA、K2CO3等,若与其他技术联用,比如燃烧炉-离子色谱联用系统、紫外-可见光度检测器的离子色谱法、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可以提升检测灵敏度。
通过这几年的发展,离子色谱检测技术的优势逐渐彰显:1.可以同时分析多种离子化合物。与HPLC相比,离子色谱法可以选择合适的分离方式,在分析无机和有机阴、阳离子时,可以综合利用分离柱和分离方式。2.灵敏度高。離子色谱分析浓度在1μg/L-100μg/L,对常见阴离子的检出限不会高于10μg/L,利用电导检测,直接进样25μL就可以检测出浓度。3.方便快捷。对于常见的阴离子,如SO42-、PO43-、Cl-、Br-、F-、NO3-、NO2-,常见的阳离子,如K+、Mg2+、Li+、Na+、Ca2+、NH4+,利用离子色谱检测技术的平均分析时间远小于其他设备,阴离子最短的检测时长甚至仅为3min。
三、离子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作用
离子色谱检测技术可以应用于方方面面,如环境、水质、食品等,对于食品而言,离子色谱检测技术已经逐渐发展出多种快捷、方便的新方法,对于保证食品安全、判断食品品质、提升食品掺假分析准确度做出了很大贡献。比如,依据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将其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相结合,可以分析出部分食物农残含量多的主要原因;结合紫外吸收光度法、电化学法、柱后衍生光度法等,可以检测食品样品中的多种成分。
如今随着离子色谱技术的发展,其应用领域越来越宽泛,可以应用到生物胺检测、有机酸检测、糖类分析检测等工作中。比如,以有机酸检测为例,利用0.5mM H2SO4淋洗液,结合MSM抑制器,就可以测定食品中异丁酸、戊酸、乙酸、丙酸、乳酸的含量,是简便、有效的分离方法。另外,离子色谱检测技术还可以将客观仪器分析与主观感官评价相结合,了解某种食物、味道、颜色的形成机理,通过GC-Ms、GC-0-MS,可以满足食品分析物的快速检测要求。
四、离子色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为了探究离子色谱技术的具体应用,本文以食品检测为例,以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技术在测定分析咖啡豆小分子寡糖、典型单糖的含量方面的意义。
一般来讲,咖啡豆中的糖分会随着烘焙时间的延长逐渐转化为焦糖,与丹宁酸(C76H52O46)互相结合,使咖啡颜色变深,形成我们常见的褐色。而其中寡糖主要指蔗糖、麦芽糖、乳糖等,单糖主要有果糖、葡萄糖等。在常规的检测分析中,木糖和甘露糖存在相互干扰的问题,分离效果很不理想,阻碍了对成分的进一步分析,定量分析更是难上加难,而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便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1.检测仪器。糖是一种多羟基醛化合物,具有弱酸性,在pH值为12-14时,在阴离子色谱柱上可实现分离,保留阴离子交换树脂,在碱性条件下直接进样分析,可以避免柱后复杂的衍生步骤,比如技术人员可以利用HPLC法,测量小分子寡糖和单糖的含量,利用液相色谱柱,完成二者的分离。HPLC 常配有荧光检测器、紫外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电化学检测器。在本次检测中,主要利用的离子色谱仪是一款全塑化通用型产品,可以应用于环保、饮用水、肥料、饲料、食品检测等众多领域,满足阴、阳离子及有机酸的分析,主要配置为:
(1)原装进口全PEEK双柱塞高压输液,适合于pH值为0-14的淋洗液及反相有机溶剂;大压力≥35MPa,流速范围:0.001mL/min-9.999mL/min,流量精度:≤0.1%。(2)恒温电导检测器,电导检测量程:0µS/cm-35000µS/cm,分辨率:≤0.0020ns,电导池体积:≤0.8µL,大操作压力:≥10MPa。(3)树脂填充式自再生抑制器,不需要任何辅助配件及消耗品,耐压抗干裂能力强,恒流源电流0-150mA可调。(4)色谱分析柱,定量重复性优于2.0%,线性范围>103,原装内置一体式色谱柱恒温系统,可以兼容更多型号色谱柱,通用性强。
2.检测方法。(1)配置标准溶液。以葡萄糖为例,称取样品0.1g,用去离子水定容至刻度线,准备100mL容量瓶,摇匀后得到标准储备液,浓度为1000mg/L。在使用时利用18.2MΩ.cm(电阻率)超纯水配制标准工作溶液,用去离子水逐级稀释,实验样品规格为0.05mg/L-5.00mg/L,均在4℃下保存。
(2)实验样品制备。粉碎咖啡豆样品,混合摇匀,取0.1g咖啡粉,加入49.90g去离子水,摇匀时间为20min,处理环境为30℃,离心转速5000r/min,离心时间5min,0.22µm微孔过滤器过滤,经过SPE柱过滤,稀释后进样。
(3)调试仪器。KOH淋洗液梯度洗脱程序为:①在保留时间为0.0-20.0min时,流动相浓度为6mmol/L;②在保留时间为20.0-38.0min时,流动相浓度为50mmol/L;③在保留时间为38.0-40.0min时,流动相浓度为6mmol/L。④流速始终为0.38mL/min,再生流速为0.4mL/min,定量环25μL抑制电流为120mA。
质谱检测条件为:①扫描时间200ms;②阿拉伯糖DP电压为70V;③葡萄糖DP电压为60V;④木糖DP电压为70V;⑤果糖DP电压为60V;⑥半乳糖DP电压为45V;⑦蔗糖DP电压为110V;⑧甘露糖DP电压为60V;⑨核糖电压为45V。
采用上述优化方案进样分析,并分别对葡萄糖、蔗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果糖、核糖进行检测。结果如图1所示。在该条件下测定线性范围、检出限(mg/L)、定量限(mg/L),具体数值见表1和表2。
图1:混合离子色谱-质谱图
3.分析。通过离子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葡萄糖、蔗糖、木糖、阿拉伯糖、半乳糖、甘露糖、果糖、核糖进行分析研究,同时测定单糖和寡糖,在一定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均高于0.999,回收率满足要求范围,重复性良好。并且在分析样品中糖类含量(表2数据)时,该方法能够很好地将各类单糖及寡糖进行有效分离,排除了各种糖类之间的相互干扰,尤其是解决了木糖和甘露糖之间假阳性的问题,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安全、灵敏度更高,与其他检测仪器相比分离度更好,便于推广,为检验检测行业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离子色谱检测技术具有多种优势,配合多种设备,可以测定食品中农药残留量、判定各类食品掺假问题,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随着离子色谱技术的发展,各项联用技术也不断出现,在食品检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