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新职业成为创新驱动力

2022-06-19廖雄健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2年11期
关键词:技工教育新经济创新

摘要:食品安全管理师,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集成电路工程技术员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了18项新的职业信息。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颁布以来发布的第四批新职业。从这18个新职业来看,它充分体现了时代特征,显示着市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需求正在急剧增加,它将促进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本文以技工教育创新发展为例,阐述如何让新职业成为创新的驱动力。

关键词:新职业;创新;新经济;技工教育

国家繁荣,人才为基。支撑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队伍。随着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新职业随之孕育而生。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在中国的普及,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它们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极。比如现在社会上兴起的如数字经理、无人机操作员、人工智能工程师和物联网工程师,这些新兴职业在社会上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就业机会,并激发了社会和经济潜力,但是同时,公司对新职业人员的需求正变得越来越紧迫。

随着社会的转型、升级、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有针对性,技能需求也已从单一转向复合,从简单变为全面。技工教育是我国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新时代,技工院校将依托全新的互联网运营模式,全力构建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提升的教育培训生态,培育新时代发展的高技能、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150年前,技工教育诞生于国家需要技能人才之际。新中国成立之后,兴起于社会主义建设浪潮之中。新时代,技工院校有責任和义务承担起提升劳动者技能的重任,为新时代国家的发展建设做出应有贡献。

如何提高技工院校人才的创新意识;如何打破技工院校学历桎梏,探索技工院校学历的“双证互通”制度;如何将技工教育知识与创新能力培训相结合;如何利用技能创新乡村振兴,从而创建了一种新型的技工教育模型。下面来谈谈怎么样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创新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技能报国,深化工学一体的课程教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以课改推学改。在稳定学制教育规模的同时,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如岗前培训、就业培训、社会培训、短期急训、专业技能提升培训、企业复训等多种培训形式,有别于中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模式,以提升技工院校的生命力,增强技工院校的社会竞争力。

第二,扩宽办学模式。首先要大力加强校企深度融合。在学校活动中融入企业元素,让学生入学即入企,感受企业环境。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融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第三,深耕专业建设。在专业设置中,应注意市场的需要,积极进行市场调研,适时调整专业领域。在专业建设上,重视长、短、精、主、辐的原则。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还可以进行短期培训,与企业、行业共建,来开办一些时间灵活,口径宽窄适中的短期培训。形成学历与培训互补的专业建设模式。

第四,紧抓师资建设。技工院校的创新发展需要一群有创新意识技工院校教师来完成。教师要创新利用工作环境有计划地将教学与生产、理论与实践、传统工艺与创新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努力培养一批职业技能优、岗位适应能力强创新灵感多的学生。目前,国家已推进的“1+X”证书制度,技工学校应注重提升教师的培训技能,开展更具针对性的特色化职业技能培训。既能授课,又能企业技术攻关,还能承担职业技能培训。打造“双师”甚至“三师”“多师”型优秀技校教师队伍。

第五,加强学校招生就业。利用好“职业教育活动周”大力宣传技工教育。促使学校、教师、家庭的形成教育合力,拉近学校与家长间的距离。这样,才能更好地吸收适龄的青年,并进入技工院校学习技术。依托企业与相关管理部门进行高效的培训服务,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开展宣传活动,扩大技工院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促进技工院校的发展。

第六,积极申报新专业。随着我国新技术诞生,推动着产业结构的持续转型升级,这便对技工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结合新时代技工院校的办学现状,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来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对新专业的申报和建设,增加专业灵活性。结合本区域的重大产业规划,设置符合地方发展的特需专业和特色专业,兼顾发展通用专业,形成特需专业+特色专业+通用专业的专业体系结构,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当今社会对新职业专业人员的需求,以及技工院校如何借助新职业进行创新发展。技工院校要借助“十四五”的东风,大力进行建设发展之路。通过创新办学理念、深耕专业建设、扩宽办学模式、紧抓师资建设、加强学校招生就业等方法创新发展学校,使技工院校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创新的驱动力。

参考文献:

[1]吴从新.高等院校推进创业教育的若干思考[J].理工高教研究,2005(05):79-81.

[2]阳希.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教学的途径[J].中国培训,2019(06):8.

[3]周跃武.浅淡技工院校学生的创业教育[J].才智,2011(31):131.

作者简介:廖雄健(1989-),男,重庆市工业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技工教育新经济创新
非遗传统手工技艺“嫁接”技工教育下的教学传承探究
中国GDP或增加“新经济”成分
论新经济时代下泡沫经济形成的原因
智能手机在技工教育中的研究与应用
浅谈在市场导向机制下如何做好校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