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育人工作创新研究
2022-06-19岳晓雪
岳晓雪
摘要: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以及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伴随着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立德树人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工作中的根本任务。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立德树人工作开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进一步推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是重中之重。本文就立德树人与高职院校思政协同育人模式进行研究,思考如何在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职院校;思政育人;教学实践;高素质人才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由大众化阶段迈向普及阶段的决胜关键时期,其中高职院校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提质转变阶段,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在校生规模不断壮大,但也带来培养质量和就业等方面的问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需要学者们接续研究。根据新时代社会发展对高层次、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需求,重视青年学生的发展阶段、身心发展规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原因,借鉴有代表性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研究高职院校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思想观念、教师队伍建设、校园德育、创新德育教学方式方法等角度提出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策略和建议。以期不断提升青年学生道德素质、理论修养,坚定青年学生政治信仰,增强服务意识,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质量,培养贡献祖国、满足社会需求、服务人民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以及思政育人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教育的性质和方向问题是教育工作的首要问题。坚持高职院校办学正确方向,尤其是政治方向,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方向问题任何时候都要重视,紧抓不放,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关系到祖国的发展,社会的未来,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就是未来建设祖国、贡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栋梁之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拥戴者、宣传者、践行者。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人才的任务,教育现代化稳步推进,教学媒介形式日益丰富,教学手段渐趋多样化,但教育初心没变,人才培养使命依然如初,教学质量常抓不懈,人才培养水平不断提升,净化、提升青年学生思想,树立远大理想,具备崇高品德,需要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导青年学生学习进步,成长成才。
(二)有助于坚定大学生信仰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坚定青年学生信仰,树立科学的价值观。信仰是人特有一种精神状态,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最具主导作用的因素。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立德树人的引领作用,从思想到行动上保持一致,明确青年学生信仰的正确方向,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信仰马克思主义,高职院校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落实立德树人,才能有主心骨,才能弄清方向,增强学生个体的意识形态信念,坚持听党话,跟党走;青年学生只有生信仰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认清发展方向、成长阶段,不断进步、提升;二是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个人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指导个人不断追求进步、提升本領、奉献祖国、贡献社会、服务人民、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作用,只有真信、真践行,才能在实践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升青年学生的精神境界。
(三)有助于提升青年学生道德品质
青年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体力、精力最佳时期,求知欲旺盛,思维力活跃,创新能力强,探索事物本质追求执着。人生成功之路没有捷径,青年学生成才之路充满挑战。没有一个时代的青年事业是一帆风顺的,高职院校青年学生在这个承前启后新时期所面临的机遇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新时代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具备良好的品德,不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其人生成长道路上必然要经历的阶段。青年学生对知识的追求不再是单纯的课本理论知识,还包括道德理论知识、实践知识、创新知识等一系列形式多样、范围广泛的人类智慧。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改变学生传统观念,延伸知识的内涵,明确道德理论知识的深刻性、复杂性以及多样性。
二、高职院校立德树人与思政协同育人对策研究
(一)深入分析立德树人内涵,找准思政与立德树人关联性
立德树人与思政育人共同解决了三个问题。首先,为谁培养人是解决好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它决定了一个学校办学的政治方向。高职院校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坚持党的领导,培养社会主义优秀人才,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道路自信。其次,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汲取力量,充分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凝聚青年学生共识,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积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水平,提升道德修养、文化素养,不断锤炼本领。再次,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理想是青年学生人生路上的灯塔,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志存高远,打牢专业基础知识,刻苦努力学习,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时代所需要的能力、本领,为国家发展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重视传统文化,营造优质学习氛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校园文化等蕴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培养学生爱国、奉献、奋斗的情怀,增强学生责任意识、使命担当,主动自觉践行。加强学校校训、校风、学风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建设,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创建文明校园,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风尚,引领学生形成良好的文明习惯,提高职院校史馆、图书馆、宣传栏的利用效率,促进教风、学风建设。“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正是学生身边的榜样,开展相关评选活动,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帮助学生明确发展目标。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疏导能力
健全的人格离不开强大的心理,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需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完善心理育人,推进学校心理育人工作,做到育人先育心。首先,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心理学知识,具备基本心理知识储备,促进学生正视心理问题,包容心理缺陷,聘请专业的心理教师,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烦恼,加强心理疏导,体现人文关怀,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尽快发现,提前预防干预;其次,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网上咨询平台,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编写适合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随时随地为教师、学生提供咨询、指导,引导树立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再次建立學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增强师生互相关心意识,充分利用网络、广播,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节,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提高师生自我疏导能力。
(四)积极开展实践育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理论的学习,最终需要实践的检验,以学生为中心,强化实践教学,丰富实践育人内涵,充实实践育人内容,切实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一是发挥平台育人作用,紧密结合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搭建实践育人平台、拓展形式,利用教学示范中心、教学实验中心、专业实验室等各类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数据分析等实践;二是依托创新创业基地,深化校地、校企、产学研合作,依托大学科技园、众创空间、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培育创新创业实践团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整合志愿服务资源,精准对接志愿服务工作,为青年学生提供稳定的实践机会;三是强化社会实践,开展暑期、寒假社会实践工作,开设理论宣讲学习、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红色筑梦、生态文明、校友寻访等专题模块,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五)落实课程思政,积极发挥各个学科的主渠道育人作用
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着力将教书育人落实于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之中,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一是坚持协同育人,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深入挖掘各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分析、探讨专业知识中所蕴含的感人事迹,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知识传授、思政元素的价值塑造作用,切实做好课程思政,取得课程思政对青年学生能力培养的显著效果。二是专业课程融合思政元素,强化专业课程育人作用。专业课程所对应社会各行各业,必然具有丰富的实际案例,模范事迹,道德榜样,专业课程中融入鲜活的实际案例,帮助青年学生理解领会立德树人精神、内涵,发挥专业课程育人特色,潜移默化,在增长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浸润德育观念、意识,树立正确认识世界的思想、观点。发挥思政理论课的德育功能,切实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同向同行目标,使两者在协同育人的过程中,提升思政教育的覆盖率,增强思政教育的质量,使思政教育真正地入心入脑,融入学生的生活学习之中。
三、结语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总结与分析,可以发现立德树人与思政育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课程教学中,学校除了发挥出思政课程以及其他学科的主渠道育人作用以外,还需要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育、传统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入手,积极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育人模式,进而从心理、思维、理想信念等多方面来加强育人效果,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祖勇.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02):60-62.
[2]郭龙华.立德树人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模式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8):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