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营养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2022-06-19陈雪

中国食品 2022年7期
关键词:应用型考核人才

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首要教学任务。营养卫生与安全属于烹饪工艺与营养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学生毕业后将从事与人们的身体健康联系十分密切的食品行业。为了有效加强营养卫生与安全课程整体的教学质量,为社会培育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需要对当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本文首先分析了营养卫生与安全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营养卫生与安全的教学改革路径,希望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借鉴。

一、营养卫生与安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目前,营养卫生与安全课程所用的教材是预防医学专业方面的教材,教材中包含了很多医学专业的内容和知识,专业性比较强,对于没有医学基础的烹饪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大。而且,教材的内容和学生日后从事的烹饪行业联系不是十分紧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

2.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营养卫生与安全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教学法,教师只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十分枯燥,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专业知识,不会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3.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营养卫生与安全课程的考核方式通常会采用闭卷考试这一基本形式,虽然这种考核形式比较直接和简便,但是却不能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实践能力。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在平时即使没有好好听课,只要在考试前临阵突击,也能通过考试,这就导致学生不认真对待平时的课堂。还有就是,虽然学生通过了考试,但那是死记硬背知识点得来的,学生并未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这也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能力,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这种教学模式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之间相差甚远。

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

的营养卫生与安全的教学改革路径

1.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营养卫生与安全课程会涉及到很多内容,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计划整体教学内容。

在具体实践中,应当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合理划分营养卫生与安全课程的教学内容,建议划分为六个单元:即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素与能量、营养素与健康的关系、特定人群需要注意的营养与膳食、如何合理养生、如何防止食品污染、食品安全管理。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这些单元的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学习情境与学习任务,例如,对烹饪实训室进行一次卫生评估、计算每天摄入的营养素和热量、开展一次营养卫生宣传活动、为正在增重或减重的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等。明确任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组成若干个小组,然后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完成交代的任務,并把每个人的表现、任务完成情况列入最后的考核中。

除此之外,教师也要紧跟时事热点,联系近些年来出现的新型营养与安全相关事件,为学生讲解相关知识,比如“三高”人群低龄化、“染色馒头”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将实践以及理论进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养成多思考、多学习的好习惯。

2.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种线上教学平台兴起,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线上平台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在上课前让学生先自学本节课的内容,并把遇到的重难点问题提到线上平台,教师在上课时便可以针对这些重难点进行重点讲解,解答学生的问题。在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各种与本节课知识相关的视频、图片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多通过任务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等将大有裨益。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利用线上教学平台时,教师的整体教学节奏会变快,导致部分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不能跟上教师的步伐,而且过多依赖多媒体教学软件,还会导致学生产生学习的惰性,进而失去原本课堂教学之中的交流以及沟通。为了防止上述情况的出现,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需要适当地穿插一些板书教学,帮助学生逐渐调整学习状态,让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思维与教师的讲课思维同步。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加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比如社会实践、案例教学、分组讨论、项目教学等,丰富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例如,当讲到有关食品安全卫生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教学,去学校食堂、烹饪实训室检查卫生,促使学生能够在观察中主动发现、提出、解决问题,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对考核方式进行改革。教师要想有效加强学生上课学习的积极性,就需要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并创建出有效的评价机制。对于课后作业,教师要改变让学生做习题的形式,这是因为这些习题的答案一般都能在书本上找到,学生即使不会,只要翻开书本就可以找到正确答案,有的学生甚至直接抄袭其他学生的答案,这十分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师可以给学生换一种课后作业,不是简单地做习题,而是让他们去实践,比如让学生组成小组去实训室完成一份营养均衡的营养餐的制作、去校外的饭店调研当下的餐饮流行趋势等。在课堂上,小组要选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学生说出任务的完成情况、期间遇到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最终的结果,并且请教师和其他小组的成员作出评价。这种类型的作业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不但能提高他们的兴趣,而且可以锻炼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调研能力、实践能力等,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能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在期末考试中,教师不仅仅要以试卷的形式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还要把学生的课堂讨论情况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均计入最终期末的考试成绩。这不但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4.深入生产一线。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大帮助。学校与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之间展开合作,让学生定期到单位展开轮岗实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化为工作中的实践能力,从而了解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提前深入到企业内部了解真实的工作状态,以及企业所需的人才,从而为自己未来的工作道路提前做出打算,并且为之而努力,使自己可以逐渐变为社会、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总而言之,通过对营养卫生与安全专业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可以提高该课程的实际教学质量和效果,也能够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等。不过,高职院校内部课程的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继续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改进,从而不断提升教学整体质量,为国家和社会培育出更多具有行业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

基金项目:以行业需求为导向的《营养卫生与安全》的教学改革(SITJG202107)。

作者简介:陈雪(1989-),女,汉族,安徽六安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食品营养与安全。FBDD2495-F02A-42DC-A720-54E58ACCF7FE

猜你喜欢

应用型考核人才
人才云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