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探究

2022-06-19王佳

学周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解决策略初中语文

摘 要: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非常强调经典性,选取了众多古诗文经典名篇,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新教材以及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上投入了更多精力,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对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分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寻求解决办法,以求找到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的策略,以供广大一线教育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20-0158-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0.053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词篇目,学生学习这些古诗词的最终目的是体验诗词的内容与情感,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而不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数。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古诗词距今年代久远,理解起来有难度,再加上教师教学的侧重点有偏差,导致学生的兴趣不足,古诗词教学效率低下。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語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学生缺乏兴趣、教师缺乏方法、教学侧重点有偏差。

(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假如学生对学习古诗词知识毫无兴趣,那么学习状态就会十分消极,并且极易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产生懈怠甚至是排斥的情绪。

造成学生学习古诗词知识兴趣低下的原因有很多,归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原因:(1)学生缺乏学习古诗词的内驱力。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时候感受不到古诗词的魅力,体会不到古诗词中蕴含的美感,也难以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2)在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眼中,古诗词知识教学就是让学生掌握大纲要求的背诵和理解任务,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古诗词就只是为学生讲解古诗词内容,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听写和背诵练习,在学生眼中这样的学习过程极其无趣,不但无法从中真正领会古诗词的意境,更会因为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让他们毫无学习古诗词的热情。(3)家长与教师未能认识到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知识兴趣的意义。在部分教师和家长看来,古诗词仅仅只是考试的一部分,学习古诗词固然重要,但是培养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并不是关键,一般也很少进行引导。在这种错误观念的导向下,家长和教师将关注的重心放在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而根本没有对养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足够重视。

(二)教师未能有效创新教学方法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已经提出多年,但因为升学考试制度从根本上没有改变,同时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如此就导致教学改革活动无法真正落实。在升学考试及教学工作绩效考核的双重压力下,语文教师亦不敢放开手脚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担心无法提高学生的成绩而影响学生升学,甚至害怕因为班级学生的成绩不够理想而影响自己年终教学绩效评定。此外,从初中生的角度来看,他们更习惯白话文,鉴赏古诗词的能力有限,并且受身心发展情况的限制,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够理想。在教师主导和掌控课堂教学的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被大大压缩,这会影响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亦会影响古诗词教学的质量。

(三)教学侧重点存在偏差

在古诗词教学中,背诵和翻译是基本环节,除此以外,感悟古诗词的内容与哲理、赏析审美意境却更关键。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在教学侧重点上有一些偏差,过于推崇背诵、翻译古诗词,却忽略了感悟与赏析诗词的整体美感、哲理与意境。

1.过于推崇背诵古诗词,应试教育思想依然大行其道。尽管一直在倡导素质教育,但实际情况却是应试教育理念由来已久,依然在广大语文教师心中根深蒂固,因此教师在组织和设计教学活动时更关注怎样显著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却不关注学生对于学习的知识内容是否真有足够兴趣、是否能把通过学习古诗词领会的为人处世之道应用于实践中。受其影响,语文教师在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过于关注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情况,却不关注学生是否能准确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因此就导致学生在接触新的古诗词作品时无法领会其内涵与意境。

2.过于推崇翻译古诗词内容,不重视帮助学生有效感悟古诗词意境。古诗词无论内涵还是意境都极其丰富,假如教师能悉心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洞悉和领会古诗词蕴含的意境和内涵,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形成深刻的感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不过实际情况却是大部分语文教师习惯于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单一讲解古诗词的内容,即教师先带领学生阅读古诗词篇章,然后为学生逐句翻译,把学生认为晦涩难懂的古诗词语句转化为易于其接受和理解的语言,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帮助学生真正领会古诗词的意境、体味古诗词的内涵。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策略

教师应该在教学初中语文古诗词的过程中,针对以上问题积极寻求解决策略,多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创新古诗词教学方法,抓住古诗词教学的侧重点。

(一)多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如今很多初中生对于学习古诗词缺乏兴趣和动力,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为此,教师应该从多个途径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鼓励学生观看诗词节目,激发学习兴趣。如“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掀起了古诗词学习的浪潮,这些节目新颖有趣,既含有丰富的诗词元素,又有丰厚的人文底蕴,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进行观看、交流心得。学生通过观看节目,在主持人精彩的解说、选手精彩的表现与嘉宾精彩的点评中潜移默化地接触各种风格的古诗词、各个朝代的诗人、词人,能产生强烈的学习诗词的情感,从而大大提高他们学习的内驱力,驱动他们学习教材中及课外的古诗词,极大地提高学习兴趣。

2.教师与家长积极配合,共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学习古诗词不能局限于课内,教师和家长课后也要营造良好的古诗词学习环境,积极配合、共同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比如,家长可以在家里与学生一同探讨、吟诵古诗词;教师可以在课后与学生交流学习古诗词的感受,使学生感受到浓厚的古诗词学习氛围,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习兴趣。

(二)创新古诗词教学方法

古诗词教学并非只有陈旧的“教师讲、学生听”这种模式,而是可以融入多种丰富、有趣的元素。比如,教师可以利用音乐营造良好的古诗词学习情境,利用美术元素加深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印象,借助诵读引导学生感悟诗词意境,借助写作引发学生对于诗词的共鸣,通过这些创新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效率。

1.利用音乐营造良好的古诗词学习情境。音乐是一门启发人联想和想象的艺术,容易调动人的情感,营造情境氛围。教师在教学古诗词的过程中如果能把音乐和语言文字有效结合起来,很容易调动学生的听觉和视觉器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古诗词的情境。比如,《观沧海》是曹操北征乌桓得胜回师途中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所作,表达了作者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在教学《观沧海》的时候,为了帮助学生感受曹操宏伟的抱负与阔达的胸襟,感受诗词雄浑的气魄,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古筝曲或琵琶曲营造开阔的意境,这对于学生学习和感受《观沧海》有很大的帮助。

2.利用美术元素加深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印象。语言是有限的,很多古诗词的意境和内涵难以通过语言表达得淋漓尽致,因此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无法真正理解,这时教师可以借助美术元素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印象,引导学生通过画面感受古诗词。比如,在教学《天净沙·秋思》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水墨画直觀呈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这样意境苍凉的深秋晚景,也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体会画出这个萧条、凄凉的画面。如此一来,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印象,比教师单纯介绍诗词的情感要更深切。

3.借助诵读促进学生感悟诗词意境。教师可以在教学诗词之前先让学生诵读诗词,以此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领会创作者融入古诗词中的情感与意境。通过在课堂上采取以读促悟的方式,能帮助学生降低理解古诗词的难度。教师在带领学生诵读之后,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自身体会再次朗读古诗词。同时,教师必须把握好学生的学情,以便据此精准设计以读促悟课堂教学活动。

4.借助写作引发学生对于诗词的共鸣。由于学生与诗人、词人生活的历史背景、环境不同,因此初中学生很难跟古诗词产生共鸣,导致古诗词学习常常停留在背诵、理解和欣赏层面。其实诗词是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很多情感和哲理历经千年依然具有时代价值,因此教师应该多引导学生与诗词产生共鸣。具体来说,可以利用写作的方式实现这个目的。比如,在教学《渔家傲·秋思》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诗词的写作背景:宋仁宗即位后,国家积重难返,危机四伏。1038年,西夏大举进攻宋朝,攻取今陕北数县,延州成为孤城。1040年,朝廷委派范仲淹抗击西夏。现今初中生成长于和平年代,未经战乱,无法理解诗词的情感。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北宋的一名戍边士兵,跟随范仲淹征讨西夏,想象自己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之战,在离家千里的塞下,听着边关的风声、号角声、羌笛声,想着可能永远也回不去的家乡、保不住的家国会是何种心境。学生通过想象和书写,能逐渐体会范仲淹的心绪及思家忧国之情,也燃起了报国之志。

(三)抓住古诗词教学的侧重点

学习古诗词并不是为了熟练背诵、翻译古诗词,机械背诵和翻译毫无价值,分析、解读、品悟和鉴赏古诗词才是学习古诗词的最终目的。为此,教师应该重新认识古诗词教学的侧重点,强化学生解读古诗词的能力,注重抓住诗词意象鉴赏诗歌。

1.帮助学生提升解读古诗词的能力。初中生处于身心发育阶段,他们较熟悉白话文,而对于年代久远的古诗词则较生疏。尽管初中生的学习及赏析能力相较于小学时期有了不小的进步,不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和解读古诗词也是强人所难。虽然他们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能够将诗词完整翻译出来,但是进行赏读和品悟却相对比较困难。鉴于此,语文教师应当认真指点、引导、组织学生学习古诗词,帮助学生提升解读古诗词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丰厚的古诗词素养及渊博的文学和历史知识。为了实现古诗词的高效教学,教师应当熟练掌握古诗词创作者的生平、活动经历及创作情感,唯有如此才能游刃有余地组织古诗词教学活动。语文教师如果有丰富的古诗词解读能力,其教学水平势必能显著提高,教学效果亦能显著提升。比如,在教学《过零丁洋》时,学生对于文天祥的生平不甚了解,所以难以真正深入理解文天祥高尚的品德与民族气节。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下多了解文天祥的生平和当时的时代背景,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学生对于诗词的解读会更深入、更透彻。

2.注重抓住诗词意象鉴赏诗歌。诗词中的意象是以个体形式存在的,而多个意象连接起来就构成了诗词的意境。在古诗词教学中,仅仅背诵和翻译诗词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诗词中的一个个意象了解诗词体现的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情感、体会诗词意境。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就是各种意象的罗列,为人们呈现了一种苍凉的意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引导学生抓住诗词意象赏析诗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总结诗词中的各个意象,让学生大致有个了解。比如,明月、残月等意象大多表达离愁别怨,渲染悲寂的氛围,像白居易《客中月》中的“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而斜阳的意象大多表现昏黄暮色中的万千愁思,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柳这一意象大多以谐音“留”表现作者依依惜别之情,如刘禹锡《竹枝词》中“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羌笛这一意象大多出现在边塞诗中,象征一种悲凉、凄婉之情,如王之涣《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中的“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等。在了解了意象及其大体的含义之后,学生就会形成一些认识,归纳出一些特征,今后在诗词中发现类似的意象时就能更好地把握意境,更加顺畅地赏析诗词。

三、结语

本文根据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探讨了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策略。古诗词教学原本就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自部编版教材推行以来,古诗词学习的重要性更进一步凸显。教师应该不断探究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提高古诗词教学效率,实现古诗词教学目的,不断创新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 赵爱民.基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法分析[J].新课程,2020(49).

[2] 陈雪莲.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2).

[3] 洪晓晨.意境幻化古诗词之美——初中语文古诗词意境教学摭谈[J].新课程,2021(29).

[4] 张兆凤.语文核心素养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落实问题的解决对策[J].安徽教育科研,2019(5).

[5] 陈志容.打造趣味古诗词课堂——刍议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J].考试周刊,2021(57).

[6] 徐昌华.诵 鉴 品——浅谈初中语文古诗词高效教学的途径[J].考试周刊,2021(48).

作者简介:王佳(1979.12— ),女,汉族,甘肃陇西人,中学一级,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解决策略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