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2022-06-19王高义

学周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实践策略群文阅读小学语文

摘 要:群文阅读是顺应语文课程改革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语文教学模式,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建构语文体系,还能够拓展小学生的阅读数量。基于此,文章将简要叙述当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具体状况,并从选定开放性阅读议题、搜集系统性阅读文本、采用趣味性阅读导读、设置探究性阅读任务、构建合作性阅读小组、举办主题式阅读活动、展开互动式阅读评价等方面对其实践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开放型议题;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20-0080-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20.027

在语文课程改革的教学环境下,对小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阅读深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进行研究和分析,是为了创建新型阅读课堂,为小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阅读资源和新奇的阅读形式,让小学生在增加知识积累的同时,不断增强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

一、当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具体状况

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群文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强,他们也开始有意识地在课堂中开展语文閱读活动,但是从目前的具体情况来看,群文阅读的实施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首先,教师的单篇阅读教学思维较为严重,以讲解的方式展开群文阅读教学,没有树立起学生本位的思想,这对于群文教学的发展会起到较为明显的阻碍作用;其次,教学形式和内容单一化,学生很难在群文阅读中发展多元思维和创新思维,也就无法实现深度阅读的目标;最后,学生的阅读兴趣薄弱,对课堂活动参与度并不高,教师也没有采取对应的策略解决这一问题,这就使得群文阅读形成了一个消极的教学循环,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越来越低,甚至是厌恶阅读[1]。

二、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选定开放性阅读议题,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思维是现代化教育背景下的重点培养目标,而阅读议题是开展群文阅读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教师能够设定具有多元思维的议题,那么学生就能在群文阅读主题的带领下形成创新的思维和意识,促进情感体验和能力的发展。所以,教师可以选定开放性的阅读议题,让学生在充分发挥主观性的基础上培养和发展创新思维。然而在现阶段的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选择阅读主题时常常以教材为主要的参考依据,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这就使得他们选择的阅读议题具有一定的僵化性,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产生创新化思维。因此,为了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发展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选定开放性且具有议论特征的阅读议题,将同一议题不同体裁的文章组合在一起,形成群文阅读,在议题中融入多元化的阅读元素,甚至可以超越选文,使其具备生成多元理解的可能性,进而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探索群文阅读的内容,让学生在解读议题和分析主题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文本内容,对议题产生独特的认知和深刻的感知,真正落实主动学习,并在丰富的阅读文本的支持下,在现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迸发出创新化的想法,打开思维空间,从而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实现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目标。基于此,学生的思维能够在群文阅读中得到锻炼和启发,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并形成主观意识。

(二)搜集系统性阅读文本,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

整体意识指的是学生能够围绕着一个主题出发,对多个文本的内涵具有整体性的认知,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如果教师能够构建起系统化和体系化的群文阅读教学体系,那么小学生的整体意识就能不断增强。而在群文阅读中,从阅读主题、文章要素、议题等多个角度出发搜集系统性的阅读文本则是构建教学体系、培养学生整体意识的重要举措。但是从目前的阅读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对群文阅读的概念缺乏正确的认知,他们将群文阅读简单地等同于多文本阅读,既没有深入分析阅读文本的内在结构关联,也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这就使得教师选取的阅读材料不仅没有升华阅读主题,还分散了小学生的阅读注意力,所以小学生的整体意识和阅读效果也就没有增强[2]。因此,为了提升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的教学有效性,促使学生形成整体化的意识形态,教师可以围绕着阅读主题出发,搜集具有逻辑关联性和内在结构性的阅读文本,使各文本之间能够以阅读主题为主干串联起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群文主题和思想情感产生深刻认知。教师还可以从文章要素角度出发,选择人物形象、文体知识、作者、结构、文章主旨等相同或具有密切联系的阅读文本,引导学生结合具体要素深入探究,贯彻落实“1+X”阅读方式。同时,为了提升学生的思维,教师在组织群文阅读时,还可以按照具体议题组织群文阅读,充分考虑文本之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独特的组文风格,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群文阅读课堂。由此学生能够通过对比对群文内容有更深入的理解,整体意识也能形成和发展。

(三)采用趣味性阅读导读,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

学生参与阅读教学的兴趣是增强其有效性的主要前提,如果学生能够以饱满的情绪展开群文阅读,他们就能在阅读过程中实现积累知识、提升能力的目标。所以,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可以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采用趣味性的阅读导读方式,以多媒体教学工具、创设情境、问题引导等方式展开教学,将学生带领到群文阅读的情境中。不过从现阶段的语文教学情况来看,教师在开展阅读活动时,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仍然以讲解和灌输的方式向学生传递阅读知识,将自己的思维习惯附加于学生,既没有精心设计阅读教学计划,也没有制定趣味化的导读方案,所以学生对于群文阅读就表现出了排斥心理。对此,为了改善当下群文阅读教学的消极状况,让小学生以积极的思维应对阅读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采用趣味化的导读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讲解文本内容的作者与创作背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阅读兴趣,为后续阅读教学做好铺垫。在群文阅读中创设情境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等多种形式中感悟阅读内容和阅读主题,并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将抽象化的主题转化为具象动态化素材。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开始时,根据群文阅读书目、内容或主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根据选文之间的联系,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让阅读过程更具目的性,后续的探究效率也更高。在这样的导读模式下,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就会得到有效激发,他们会自发地展开阅读,深入到群文文本的内部进行探索和思考,产生更强烈的感悟和体验。由此,以学生为本的趣味化群文教学模式就能够建立起来,学生的参与兴趣也会更加高涨。

(四)设置探究性阅读任务,拓展学生的阅读深度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深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学生向着文本的深层进行探索,群文阅读才能实现预期中的教学目标,反之只是浅层化学习,学生的能力和思维得不到提升。而对于群文阅读教学来说,设置探究性的阅读任务则是拓展学生阅读深度的有效举措,它能引导学生根据阅读主题分析文本资源,教师在课堂中应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从而探寻阅读文本的深层次内涵。可是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时,将其视为一种课外阅读形式,既没有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也没有设计出科学的教学方案,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在阅读时缺乏任务的引领,他们无法实现深度阅读的目标,阅读存在盲目性,对文本的理解程度还处于浅层状态。因此,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深度,发展他们的深度思维,教师可以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中设置探究性的阅读任务,以文本的深层内涵和思想情感主题为依据,设计出具有探究意义和现实价值的任务型问题,让学生按照任务的具体内容开展有目的的阅读,并在阅读中探寻问题的答案。另外,为了锻炼学生的质疑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后,还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提出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经过班级讨论后确定1-2个探究问题,作为后续教学开展的“线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动机和探究兴趣置于核心位置,为其创造更充分的创造空间,通过讨论和分析,让学生感受到探究的成就和喜悦。由此,群文阅读的目的性会更加明晰,小学生就会跟随指导向着文本的更深层次挖掘和探索,进而实现高效率学习[3]。

(五)构建合作性阅读小组,强化学生的阅读效果

在当下的人才培养环境中,对于人才的合作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也以培养学生合作素养作为教学目标,它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而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构建合作性的阅读小组则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强化学生阅读效果的关键举措。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明确阅读任务—合作探究—交流学习—反馈结果”合作性阅读小组的方式,为群文阅读教学增添活力,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然而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合作学习存在错误性认知,他们将合作简单地设定为课堂临时搭档、活跃课堂气氛的教学形式,没有依据阅读教学的内容和主题进行合理的分组,在这样的合作学习模式下,学生的阅读效果自然无法增强。因此,为了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强化学生的阅读效果,在群文阅读合作学习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阅读内容和目标,了解评价标准,让学生明白怎样完成学习任务。确定任务后,教师可以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科学合理地构建合作阅读小组,以学生的认知能力、阅读水平等构成的综合实力作为分组依据,按照学生综合实力的次第顺序,将其分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不同小组,结合阅读任务展开探究,阐述各自的观点,促使他们能够在群文阅读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和互动,促进思维的进一步发散。同时,教师要重视对探究活动的反馈,提出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请其他小组帮忙解决,实现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基于此,学生能够通过小组交流探讨,形成统一认识,并得出结论,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由此,群文阅读的有效性就会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得到锻炼。

(六)举办主题式阅读活动,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生的文化素养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也是影响学生长足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人文特质开展活动,那么小学生就能在群文阅读中增强文化素养[4]。因此,教师可以举办主题式的阅读活动,结合选文内容设计新颖、有趣的多样化主题,让学生参与到具有文化特质的群文阅读活动中,以此增强他们的文化素养、拓展他们的文化知识和积累。但是在傳统的教学模式中,迫于教学任务的压力和现实条件的约束,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常会以“教师讲解、学生背诵”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学生的参与性不强,他们的阅读兴趣也不够浓厚,在这种背景下,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就得不到增强。对此,为了改善学生文化素养缺失、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教师可以举办主题式的阅读活动,从群文阅读教学中提炼出具有文化意义的主题进行设计和规划。这一过程中,教师往往需要结合选文综合考虑,进而明确活动主题,其他文章主题的选择也要与主题联系密切,进而构建起以学生为主体的群文阅读活动模式,由此,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课文,文化素养就会愈渐提升,对提高群文阅读质量有较大的帮助。

(七)展开互动式阅读评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培养目标,而教学评价又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点环节,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还能使学生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发展人际交往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综合性素质。可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评价方式体现了教师的绝对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在评价模式中的作用和价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位置,所以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很难得到明显的提升。因此,为了促进小学生的综合发展,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设计评价表格,将教学目标、议题选择、阅读过程、阅读成效等作为主要评分标准以及互动式评价的主要依据。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过后开展互动式评价,以课堂活动的形式鼓励学生勇于表达真实想法,对自身或者同学的阅读成果进行客观全面的分析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结语

总而言之,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出现和应用,是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如果教师能够以创新化的理念展开群文阅读教学,那么小学生就能在专业化的指导下,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秉承着学生为本的创新教育理念,以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为目标设计并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从而实现预期中的阅读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丽娜.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58.

[2] 黄满仙.基于群文阅读的小学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J].课外语文(上),2020(5):129.

[3] 田莲花.开展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活动的方法分享[J].科学咨询,2020(2):220.

[4] 冉文昆.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20(3):48.

作者简介:王高义(1972.9— ),男,汉族,甘肃高台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

猜你喜欢

实践策略群文阅读小学语文
浅谈提高初中生牢记英语单词的实践教学策略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高级英语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实践策略研究
试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实践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