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的日语学科建设

2022-06-18王威

科学咨询 2022年9期
关键词:胜任日语课程设计

王威

(长春外国语学校,吉林长春 130012)

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高度信息化趋势日益明显,跨国界、跨地区、跨文化、跨种族的合作交流亦日趋频繁,越来越多的环境、能源与安全等诸多问题,需要全球合作共同应对。

与此同时,传统的教学形式正面临强烈的挑战与冲击,甚至被全球化进程所“嫌弃”。固有的知识性内容,网上或书上查找即得,俯首皆是,已经不能成为教育形式的重点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因此,教育必须面对未来,不能停留在过去,满足于固化的知识体系。教育正面临日新月异的变革,培养具备“与时俱进”能力的人才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新焦点。

早在1988 年,美国国际教育交流协会就在高等教育领域提出了“全球胜任力”的概念,旨在帮助学生增加与世界的联系,理解世界的变化,并能有效参与全球劳动力市场竞争。进入21 世纪后,美国人认识到仅在高等教育领域培养全球胜任力人才,已经不能有效地解决经济全球化和跨地域、跨文化冲突带来的挑战,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从小就具备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知能力,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差异,学会与不同语言、不同习俗甚至不同政治与社会价值观的人进行有效合作。至此,“全球胜任力”概念开始走出高等教育向基础教育延伸。

我国受经济全球化影响,教育领域也受到先进教育理念的冲击,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0 年7 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提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正式将全球胜任力纳入人才培养体系。未来,中国要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重要的角色,体现更多大国责任和担当,必须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青少年。高等教育方面,2016 年发布的《清华大学全球战略》中也已经把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作为清华重要的人才培养目标。

那么,什么是全球胜任力?2017 年12 月12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美国哈佛大学正式发布PISA2018“全球胜任力”评估框架,对全球胜任力给出官方定义:全球胜任力是指对地区、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对他人的看法和世界观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的互动能力,以及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行动的能力。

具体来说:1.“对地方、全球、跨文化议题的分析能力”,全球性的问题包括全球变暖、环境生态、贫困饥饿、性别歧视、教育资源不均衡等,人类在地球上只有一个使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2.“对他人的看法和价值观表示理解和欣赏的能力”,无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学习、工作和生活,无论来自哪里、信仰如何,都要学会欣赏和理解其他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3.“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有效互动的能力”,意味着至少得会一种外语,彼此包容、理解和尊重,求同存异,淡化分歧;4.“为了集体的福祉和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行动的能力”,意味着不能纸上谈兵,想改变世界,就要采取行动。全球胜任力不仅仅针对精英阶层,更是未来世界我们所有人必备的技能。对未来教育而言,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至关重要[1]。

那么,具体落实到日常教学中,特别是作为日语教师,我们如何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孩子呢?全球胜任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即是渗透到各级、各类、各科教育的实践中。具体到日语学科,就是如何在日常的日语教学中以新课标为基础,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核心,以具体的学科教学实践为平台,达到培养全球胜任力日语人才的目的。我认为,日语教学和学习,并非单一地针对一国或一个地区,并非只是单纯地学习一种语言。语言中所蕴含的,是对其所属文化背景的透彻理解能力,是对语言本身的深入解读能力,是在生活和工作中自如运用该语言的能力,是在处理国家和民族交往问题时的认知能力。外语能力是除人文科技素养外,未来社会人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要想具有全球胜任力,想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开放、得体、有效的互动,就得具备超凡的外语能力,能直接阅读外文资料、善于通过第一手的外语资讯来分析处理地方、全球、跨文化的问题。作为日语学习者,也应遵循这一基本原则,用日语来了解世界,用日语来把握世界,还会用日语去传播中国文化,努力成为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日语人才。

2017 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贯彻“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的精神,进一步明确了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优化了课程结构,在语种方面增加了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它的基本理念是: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日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是关注不同需求,保证学生的多样化选择;

三是注重课程内容,培养学生日语综合运用能力;

四是注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五是开展多元化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日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新概念。

日语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包括四个方面,即:思维品质、文化意识、语言能力、学习能力。与2003 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中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相比,新课标更全面、具体地对日语教学提出了要求,对培养具备哪些能力的日语学习者提出了要求。比较日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和全球胜任力的概念,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表1 日语学科核心素养与全球胜任力的比较

由此可见,日语核心素养和全球胜任力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基本一致的。在日语学科建设中,坚持以日语核心素养为目标,培养学生在各种语境中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通过日语课程,培养学生发现日本及其他国家文化的特点,对比中日及中外文化异同的能力;具备逻辑性、思维性、创新性的思维品质;获取知识和学习资源,管理和调控自身学习的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百万的日语学习者,是日本以外学习日语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学阶段的日语教育事业也在当下中日两国和平友好的大环境下蓬勃发展,全国开设日语学科的初中、高中数量与日俱增。中学日语课程大致分为应试课程和兴趣课程两大类,也就是一外日语和二外日语,其中应试课程主要是以中考、高考为目的,兴趣课程则以满足兴趣、拓宽视野、加深文化理解为目的。近些年,开设零起点学习日语的高中越来越多,经过三年的日语学习,他们要以日语代替英语参加高考,这部分学生的教学已经有纲可循。中学的二外课程无考试压力,内容和形式都更为开放,成绩优异者可以自愿参加日本语能力测试等国际认可的语言考试。无论是哪一种课程,涉及到学校教学层面,都需要精心设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关注学校教育中的日语学科建设,以日语核心素养和全球胜任力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为基础,全面打造日语学科建设的方方面面。具体到学校教育,笔者认为关注以下五个方面:

1.课程设计。从理论层面来看,课程设计要站在全球视野和跨文化角度去统筹规划,是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为培养全球胜任力的人才,日语学科的课程设计要避免仅仅围绕日本或我国的某一单一层面进行,不仅要涉及到多国、多地区、多宗教、多文化背景,还要挖掘具体国家、地区、宗教、文化中的独特之处,课程设计站位高、范围广、层次分明、接受度高。从实践角度分析,课程设计要兼顾日语学科的特点,符合日语教学的规律,从难易程度、内容设置、组成结构、习题演练、作业安排等方面综合考虑,请专家严格把关,请一线教师提出合理化建议,请学生试学试用,最后综合各方面的建议,进行全面优化配置。此外,课程设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随着教材的推进使用,还应根据语言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逐步探究课程的多样化,研讨课程的可接受度,提升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接受度、理解度、认知度。

2.加强文化交流。基础教育阶段的日语文化摄入,一是体现在适当引入一些国际交流项目或鼓励有条件的学生利用假期到日本身临其境感受异文化。这是最直观、最容易渗透的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能第一时间深入日本社会,感受日本文化及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对日语学习的热情。二是通过网络媒介,加强校际交流和学生之间的日常沟通。这是最便利的方式,也是处于疫情防控期最可行的方式。网络交流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不受疫情的影响,可以跨越时空达到交流的目的。同时,也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媒介,在课下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再度了解。三是建立完善的留学生教育体系,留学生与本国学生的互动学习也是加强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3.老师言传身教。有国际经历的导师主动分享体验,做学生的引路人。基于全球化胜任力的日语学科建设,对日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老师的国际化背景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日语教师的构成应由日籍教师和我国教师共同组成。日籍教师不仅要具备国际意识、还应对我国文化有高度的认可和基本的了解。我国的日语教师要有国际学习背景,具有基本的国际意识和全球胜任力。在日语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能言传、还能身教,给学生全方位的知识传输和能力培养[2]。

4.国际化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熏陶为学生创造国际化氛围,加深学生对国际化的理解。课堂教学中,除课程设计层面外,小到对教室的背景布置,体现日本及全球文化的因素,大到教具、服饰、语言、行为等方面,体现相应的文化背景。试想,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一墙一画都处处体现国际化因素,都饱含全球化情感,那是多么令人神往。学生们在有国际化氛围的教室和校园中学习,随处可见的是与所学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历史人文;随处可听的是所学语言的歌曲、音频信息;随处所感的是语言对象国的风土人情、日常生活的点滴;良好的国际化学习环境,定会为培养全球胜任力的日语人才添砖加瓦。

5.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不仅可以更大限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还可以逐渐培养他们对日语学科的热爱,增加学习日语的热情。此外,有意识地锻炼学生们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让学生自主负责相关学习项目,在校参与部分课上教学活动,假期自主组织小组学习,不断提升学习和组织能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培养全球胜任力的重要环节,能与日语学习相结合,可谓事半功倍。

无论是全球胜任力还是日语学科核心素养,都需要我们立足本国,胸怀天下。培养具有“国家意识、国际视野”的中国人,不仅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对本国文化深入了解,还能中西合璧,融会贯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展示中国人的风采。培养全球胜任力的人才,任重而道远却势在必行。基于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的日语学科建设,同样需要面临巨大的挑战。日语学科建设本身就是一项任务艰巨、需要长期不懈磨合调整的过程。相信在日语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在日语学习爱好者的共同配合下,日语学科的全球胜任力建设,定能绽放出胜利之花。

猜你喜欢

胜任日语课程设计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中秋明月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开放大学课程设计与资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