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虚拟解剖技术联合案例教学的应用分析
2022-06-18王宇王炳先王宜珂臧建新
王宇,王炳先,王宜珂,臧建新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临床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
外科学基础是基础医学转至临床医学的重要学科,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临床操作技能。人体解剖学是外科学基础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人体解剖结构复杂,仅通过教师的口头教育难以让学生对组织结构形成三维空间的解剖概念,从而难以理解手术路径的选择、技术操作难点,因此难以提高教学效果[1]。随着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手段越来越丰富,虚拟解剖技术已经在外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得到应用,帮助学生更详细地了解人体机构图像,结合案例教学的方式能让学生针对某一解剖结构或者疾病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掌握知识和利用知识的能力[2-3]。为彰显虚拟解剖技术联合案例教学这一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该研究纳入2018 年3—9 月的25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6 月—2018 月12 月25 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常规教学方式(参照组),选择2018 年3—9 月25 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虚拟解剖技术联合案例教学(教学组)。参照组有男15 名,女10 名;年龄19~22 岁,平均(20.78±0.67)岁;平时考试成绩(86.45±4.32)分。 教学组有男13 名,女12 名;年龄19~23 岁,平均(22.86±0.60)岁;平时考试成绩(87.03±4.21)分。 均由同一批教师进行教学,两组年龄、性别以及学习成绩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借助多媒体影像进行课堂知识讲解,解剖操作过程用实验兔子进行课堂演示,讲解解剖细节,课堂结束前将理论知识与解剖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提炼出课堂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组采取虚拟解剖技术联合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 ①组织学生进行虚拟解剖技术的学习,时间安排在外科学基础实验教学结束后。带教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虚拟解剖教室学习,以阑尾炎为例,通过虚拟解剖技术虚拟人体,讲解阑尾炎的相关知识、手术的切口选择方式及适应证。 教师用手术模拟手术刀进行模拟操作,点触手术部位,立体显示皮肤、皮下组织、腹膜及小肠等解剖结构,直至露出阑尾及阑尾动脉,帮助学生建立对阑尾及其周围组织的立体解剖结构以及相互关系[4]。 向学生讲解阑尾结扎及动脉结扎位置,同时告知手术细节、技巧及注意事项,如何避免损伤内脏及邻近组织、正确分离无菌器械及受污染器械[5]。通过虚拟解剖技术进行反复模拟操作和讲解,学生提出疑问,教师及时解决。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总结阑尾的解剖结构特点、阑尾炎病理特征及手术细节等多方面的内容。②学生自行分组,每组7~8 人,选择阑尾炎发展过程中的3 种类型中的一种,带教教师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料,小组进行研究讨论,深入研究复杂的医学问题, 记录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共同讨论阑尾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准备、手术操作、并发症预防措施及术后处理等,制作成纸质文档并上交,教师阅览并批注。 ③组织学习阑尾炎手术操作,通过多媒体设备观察阑尾炎手术录像并进行讲解,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每个小组根据自己设计的手术方案及教师的指导意见在实验兔子身上进行实践操作,教师经观察和记录,最后对其操作进行评价。课堂结束后教师针对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纠正,小组做最后总结。
1.3 观察指标
①考核成绩。 两组学生以相同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内容需根据教学内容制订。 理论知识考核成绩共100 分,内容涉及病例诊断分析、手术准备、手术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共100 分,选择阑尾炎病例进行手术,考核内容涉及手术准备、切口选择、寻找并切除阑尾炎、关腹及术后相关操作细节等。 评分越高表示成绩越好。
②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估[6-7]。分别在教学前后采用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定量表进行评估,内容涉及学习行为、意识、人际关系、策略4 个维度,每项内容总评分在12~60 分,评分与能力呈正相关。
③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由教学团队自制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共包括5 个问题,即“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促进团队凝聚力提升”“提高学习主动性”“激发创新思维并培养临床思维”“掌握和利用知识”, 每个问题设置“是”“否”两个选项,“是”表示认可,统计结果为“是”的人数。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考核成绩评分对比
较参照组,教学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分数、实践技能考核分数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学生考核成绩评分对比[(±s),分]
?
2.2 两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对比
教学前,两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各维度评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较参照组,教学组4 个维度的评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对比[(±s),分]
表2 两组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对比[(±s),分]
?
2.3 两组教学效果评价对比
较参照组,教学组学生对以下5 项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认可度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比[n(%)]
3 讨论
外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人体解剖结构的学习的重要内容,但人体解剖结构复杂,学习内容多且复杂,学生的知识遗忘率较高[8-9]。 实验教学过程主要以动物做实验,但人体结构与动物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实验教学中难以真实模仿人体手术过程,学生也难以将理论知识完全应用到临床实际中,无法满足教学需求[10-11]。
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解剖技术已经广泛用于实验教学中,并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该技术能较真实地还原立体的人体组织结构,由空间想象转至可视化,从而帮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人体解剖结构特点[12-13]。 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更准确地了解某一疾病及手术治疗的相关内容,可配合案例教学的方式。 该次研究显示,较参照组,教学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分数、实践技能考核分数、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各维度评分明显更高(P<0.05),说明虚拟解剖技术联合案例教学的教学方式能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该教学方案的优势包括3 个方面:①以阑尾炎为例,虚拟解剖技术可显示三维人体解剖结构,图像360°转换,多角度观察,提高学生的兴趣, 加深对阑尾解剖结构及手术入路的认识。 教学过程中详细分析阑尾炎及手术相关知识,强调手术操作各项注意事项,从而提高实践操作能力[14-15]。②虚拟解剖技术直观地展示了手术部位与邻近组织的关系,降低了学生对阑尾理论知识及解剖位置的理解难度,与病例结合,以小组的形式探讨疾病诊疗方案,进行手术方案预演,比较不同术式的优劣势并进行总结,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认知和理解。③虚拟解剖技术可促进外科实验教学可按照临床外科的实际模式运行,使学生在进行实践操作时能更接近临床实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16-17]。该次研究显示,较参照组,教学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认可度明显更高(P<0.05),说明虚拟解剖技术联合案例教学让学生更加满意, 这一研究结果与林秀华等[18]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外科学基础实验教学中虚拟解剖技术联合案例教学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学习能力,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更加认可,可优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