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悔的选择 永恒的坚守——记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郑芳

2022-06-18桂林市社会福利院韦剑锋

福利中国 2022年1期
关键词:助老敬老福利院

• 桂林市社会福利院 韦剑锋

郑芳,一个普通而又富含诗意的名字,有如她一成不变的朴素和简洁,又如她风雨兼程敬老爱老的奉献和坚守。作为广西桂林市社会福利院(以下简称“桂林福利院”)老人科科长,她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为老服务的平凡岗位上,奉献青春和力量,获得了“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称号。她是老人和孩子们公认的好女儿、好妈妈,也是同事们学习的好榜样。

老人们最信任的女儿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桂林福利院实行封闭式管理,郑芳义无反顾地扛起了守护老人的责任,担起了传递爱的桥梁,用自己的爱心温暖老人。

“张福生,现在外面还没有解除封闭,26号送两箱牛奶给你,这次疫情非常严重,你可要听政府的话,不能乱出门,继续呆在养老院里,你还要听女儿小郑的话,听服务员的话,切记……!”张爷爷的老伴通过视频细心叮嘱,一声“女儿小郑”,饱含着老人对郑芳的信任和依赖。

袁奶奶几年前瘫痪在床,不能自主排便,桂林福利院封闭管理后,老人好几天没见到女儿,心情烦躁,护理员怎么哄都不行,还抓伤了护理员。郑芳得知消息后,一路小跑赶过去,刚推开房门,一只杯子就朝着门口飞了过来。郑芳不慌不忙,笑着走到袁奶奶床前,轻声细语安抚道:“袁妈妈,没事儿,这就给您开视频让您见女儿,您要放松心情,身体才能好,孩子们也能更放心呀,有需要您就找我。”听着郑芳的安慰,看着视频里的女儿,老人的情绪慢慢缓和下来,郑芳又开始指导护理员为老人排便,老人身心舒爽,连连道谢。

春节期间,有13名老人因疫情无法回院,郑芳坚持每天给他们打电话嘘寒问暖,老人们都盼着早点回院看到她,“郑科长比儿女亲,在桂林福利院里生活得更舒服。”

郑芳把对老人们的爱融入到了端茶、倒水、传递物品等生活点滴之中,这林林总总的琐碎生活汇聚成了全心全意为老人服务的大爱,她成了院里89位老人最信赖的“女儿”,也用一份“女儿”的担当守护着老人。

孩子们最依赖的"母亲"

在孤、残、弃孩子们的心中,郑芳就是他们的“妈妈”。面对疫情,如何管理和保护好院内孩子们的安全,如何安抚好在外务工归家大龄青年的情绪,如何指导好在校就读的孩子做好防护……成了她心中最大的牵挂。

虽然划片、分流、分餐、隔离等一系列科学的防控措施已经落实,但她还是放心不下,生怕任何遗漏给她的孩子们造成伤害。大到每天每班服务工作流程、消毒措施是否到位,小到饭前便后是否洗手、天气变化是否添加衣物,她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回家过年的“儿子”陈文杰有自己的小心思,他第一时间找到郑芳:“老妈,疫情这么严重,作为志愿者的我是不是应该尽快回到隆林去,与那里的志愿者们一起共同抗疫?”郑芳坚定地点点头说:“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只要单位有需要,我们就要做勇敢的逆行者,妈妈支持你。”在她的支持和鼓励下,陈文杰随即起身回到隆林县,积极投身到了当地的抗疫工作中,并因在抗疫工作中表现突出被新闻媒体广泛报道。

父母眼中最忙碌的"不孝女"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作为子女,最遗憾的事莫过于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郑芳在抗疫期间始终坚守在一线守护着老人、呵护着孩子们,把所有的爱都献给了他们。“陪他们有时间,陪我们你就没时间,你爸重病住院都不请假,到底谁才是你亲生父母?”在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面对母亲的责问,郑芳选择了默默承受。她心里的信念依然坚定,她相信同为共产党员的父亲一定能够明白她身上的这份担当和责任,一定会义无反顾地支持她。

时光荏苒,如今的郑芳早已不是当年的青春模样,一路走来,她从未有过一刻松懈,用她自己的话说:“我热爱这份事业,我在老人和孩子的身上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我将竭尽全力站好最后一班岗,努力把爱老敬老精神传递给身边的人。”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老龄办举办的2020年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活动评选表彰工作的活动中,郑芳获得了“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光荣称号。什么叫不忘初心?郑芳的选择和坚守就是最好的诠释。养老服务行业里有着无数默默奉献着的“郑芳”,我们也坚信在为老服务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郑芳”加入,无悔的选择,无悔的坚持,在奉献的路上一起同行。

猜你喜欢

助老敬老福利院
南京启用首批“助老车站”
提升老干部精准化服务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助老就医
离休干部专职助老员:美誉度之外的精准化思考
拗九敬老
福利院的孩子
“葡萄哥”的敬老情
敬老爱老防跌倒
BABY,COME BACK
日本儿童福利院频传性侵丑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