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2022-06-18刘丛迪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意义分析课内外阅读策略分析

刘丛迪

摘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语文阅读是提高学生阅读习惯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课内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能力。阅读是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它是学生感知和分析信息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中,阅读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找到兴趣,并由此产生对阅读的喜爱。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小学语文;意义分析;策略分析

前言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水平,必须通过切实的手段来充实和充实课堂的内容和形式。将课内外读物导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眼界,还可以帮助小学生掌握丰富的语文基本功,有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观察和思维能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拓宽和累积新的阅读方式,显得尤为必要。

一、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与积累的意义

1.拓展学生知识,丰富学生内涵

一个人一辈子都要学很多东西,但是课本里的东西却只是他的一小部分。阅读可以让人学习到更多的东西。课内外阅读人人均可,不论民族或国家,要让孩子们拥有一个积极、健康的生活之路,我们要培养孩子对生活的乐观和上进心,在课余时间里,阅读或者读一部好的书籍或经典,能使一个人在面临困境时有能力和胆识,这样就可以让现在的小学生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觉悟和技能,从而使小学生适应社会发展,使其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并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2.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成长

叶圣陶有一句话:我们需要鼓励学生多阅读,越多越好。我们都知道,如果学生想从教科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那么这远远不够。所以,我们要多看一些书,这样才能找到并累积更多的知识。对同学而言,自我反省是困难的,但是如果你热爱课内外的阅读,就能时常自我反省。同时,加强课内外语文阅读能力的教育,有利于提高他们对课内外语文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对课内外语文的兴趣。

二、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拓展尝试

1.“必读+选读”的课文模式便于整合课内外衔接阅读

传统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包含的课文,都要求学生集中精力,同时,老师们也会按照目录的次序来安排自己的阅读和学习。然而,这种高强度的阅读教学又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但是,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是以“必读+选读”的方式来呈现课文内容的,这样既节约了教学的时间,又方便了农村小学语文老师结合学生的需要,将课堂上的课内外阅读结合起来,真正地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保护了他们的阅读心理。

就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山行》,《赠刘景文夜书所见》,《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都是必看的。另外,选读文本《听听,雨的声音》。整体设计以秋天为主题,以人、事、物为主题,以引导学生体验秋天的独特景色。所以,在这一单元里,作者选择了其它有关秋季的文章,适时充实了课本的内容,使学生能较全面地把握秋季的景色特征,感受到人们在秋季所经历的或丰收、或悲伤、或萧瑟的复杂心情,从而理解“情景交融”、“以景抒情”的常用表现方式。

2.“语文园地”栏目可有效组织课外阅读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本,尽管以文本形式表现语文知识,但由于缺少实际的运用和练习,同时,小学语文老师们也习惯于把理论知识当作教学的核心,因此,在小学生中要做到自主阅读是非常困难的。而在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在教材中,特别设置了“语文园地”栏目,将听、说、读、写的教学任务进行了适时的整合,同时也有利于我们在教科书之外积极地开展图书和文本资源的开发,从而真正实现校本改革的目标。

就如在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一”一课教学中,小学生需要在课外阅读中积累一些漂亮的句子,着重于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在本次的教学中,作者对“成语故事”进行了一系列的课外阅读,比如唇齿相依、焦头烂额、胸有成竹、七嘴八舌、唇亡齿寒等等。这些读物反映了各种成语的来源和历史,这样既能使同学了解成语的意义,又能真正地丰富他们的阅读体验。这样,就可以将课内外的阅读衔接活动进行主动的衔接。在此基础上,学生们将会在阅读过程中,挑选出一段有趣的成语故事,以此来展示他们的阅读和分析的能力。

三、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积累方式

1.美读积累法

把情感注入到阅读中,强调情感的表达是一种美感。新时代的小学语文老师通过持续的指导,使他们认识到了美读的重要意义,鼓励和指导同学们把自己的情感投入到阅读的文章里,生动的朗读有助于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语文知识的累积。

2.摘录积累法

在阅读的学习中,对阅读内容和主题的选择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获得更多的内容和内容。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进行课内外课内外活动,可以让同学们在课堂上用精美的笔记,把自己喜欢的文字和文字写在纸上,老师也会在合适的时候加以注释。通过长期的累积,小学生的语文基本功会得到显著提高。

3.背诵积累法

在课内外阅读中,老师要让孩子们记住、记住那些经文和段落,这是培养他们的理解力和阅读水平的关键。应该指出,在小学阶段,教师要加强对文本的理解,使其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使其能够在长期的背诵和积累中,使其成为一种富有内涵的语文,这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4.引导学生阅读好书

老师可以在班会或晨读中,把他们所阅读的书籍介绍给同学们,他们都会花上两三分钟去了解为什么会被推荐,为什么会被你所喜欢。在同时,老师还会向学生介绍主角的个性,以及自身对本书的感觉,并通过推荐方式,使他们对课后的阅读产生兴趣。

结语

一部优秀的书籍通常都有其自己的精神,而透过课内外的阅读与理解,可以让读者与书籍进行心灵的交流与交流。所以,在课后的阅读活动中,可以让同学们用一种平和的心态与文章进行沟通,把语文引入到话语之中,并将相应的心理营养吸收进去,教师们能够利用自己优秀的语文阅读能力来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通过阅读和阅读,使他们能够获得心理上的慰藉,能够客观地看待事物的正确与错误,并能激励他们继续前行。

参考文献:

[1]李苗苗.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A]《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年9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教育科学》编委会:,2017:1

[2]杨文妍.多媒体小学语文阅读理解课件中的注意機制研究[D]云南小学,2015

[3]刘伯群.浅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阅读理解[J]才智,2013(07):158

[4]尹硕.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指导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0):180

猜你喜欢

意义分析课内外阅读策略分析
胎儿颅脑正中矢状切面在复杂颅脑畸形超声诊断中的意义分析
探讨技能比赛在教学改革中的意义分析
基于淮安视角的曲艺表演美学基础研究
浅析《丧钟为谁而鸣》中的人性与情感
浅谈农村小学课内外结合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
服装电子商务发展浅析
完善计算机通信网络安全的策略分析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书海无涯“读”作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