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风眠:孤寂唯美的画坛隐士

2022-06-18

学苑创造·C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仕女图仕女林风眠

主持:牙 牙

林风眠,家名绍琼,字凤鸣,后改风眠,1900年出生于广东梅州,中国美术学院第一任校长。林风眠自幼喜爱绘画,是“中西融合”这一艺术理念的倡导者、代表人物,擅长描绘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1991年8月12日,林风眠病逝于香港,享年91岁。

林风眠早期以油画人物为主,兼画水墨山水、花鸟等。代表作有《摸索》《芦雁图》《人间》等,这些作品产生于中国苦难深重的现实背景,这与他青少年时代所接受的民主主义与人道主义思想、叔本华哲学,以及在欧洲留学期间个人生活所遭遇的不幸有直接的关联。这些作品充满了憧憬与追求,呼唤友爱与人性。

在画山水、花鸟的同时,林风眠还创作了大量女性题材人物画。他对女性之美情有独钟,甚至到了晚年,仍孜孜不倦,不断创新。

林风眠的仕女图另辟蹊径,与历朝历代的仕女图截然不同,无论是选材还是技法,都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他笔下的新型仕女形象就像一群美丽的蝴蝶,为中国现代美术百花园增添了无限生机。下面我们一起欣赏林风眠的仕女图作品吧。

《乐声仕女图》属于典型的“清淡型”力作,极具代表性,堪称典范。古装淑女弹琴吹箫,风姿绰约,气质高雅,鹅蛋脸、柳叶眉、小凤眼、樱桃口,在水墨中融以水彩,透明、轻柔的淡雅色调,加上光影效果,突出了淑女的优美体态,强化了画面的抒情诗韵,这些都是林风眠独特、鲜明的印记。

林风眠画仕女,线条严谨细腻,注重仪态表现,气质古典,优雅恬静。同时他又大胆运用西方现代艺术的方法,使得他的画作和传统仕女图有了许多不同之处。

林风眠笔下的女性,几乎全都是鹅蛋脸,身材纤细苗条,气质娴静温婉,这是他从古代仕女中提取出来的特征。画作在内在气韵上呈现出一种中式的孤寂、抒情气质。而在构图上却摒弃了传统中国画立轴、横卷式的结构,创造性地运用西画方形构图,这是长宽比例均等、能给人带来方正稳重之感的形式。林风眠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宋代的册页和小品画,也有西方印象主义和立体主义的影响,散发着时代气息,个性十分鲜明。

中西结合的形式易于呈现人物的静态之美,画面更稳,构图也更饱满充实。比如这幅《对镜仕女图》。画中古典女子整个人坐在方形画面的偏左方,右边放置插着鲜花的花瓶,背后的浅色幕帘把画面纵向分割成三个部分,明暗对比鲜明。横向又用栏杆二次分割,再用西画的焦点透视,整体画面看起来丰富多彩。

仕女是林风眠画作中的经典题材,在林风眠的笔下,这些女子都有一种宁静而幽美的气质,她们既有中式古典的风韵,又有西式的轻松优雅。林风眠借助这一题材,实现了中西艺术的融合。

《紫衣仕女图》的少女温婉柔顺,贤淑才情都表现在抚琴中。厚重而有质感的帘子,轻薄而透明的窗纱,淡雅而不失庄重的衣裙,新鲜而素雅的插花,甚至少女端坐抚琴的姿势,与那静妙的音乐,都娓娓诉说着少女心中淡淡的忧伤和怅惘。

在中国的诗意里,笛子是塞外孤寒的象征之一。《吹笛》以端庄、静穆取胜,两者在意境上相合,加上素淡清雅的色彩、流畅沉稳的笔意,更有珠联璧合之妙。

《琵琶仕女》中身着紫衣的仕女怀抱琵琶,身披白纱,飘柔流畅的线条与温婉和谐的色彩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用色方面,增强画面的透明感,折射出一种平和而含蓄的美。这是林风眠“淡淡的哀愁”的一种画作,林风眠并沒有按照传统中国画中“犹抱琵琶半遮面”那种小家碧玉式的少女方式来画,而是以自况相比拟的内心深处画出弹琵琶的少女,她有晶莹透亮的眼睛、菱形小嘴,头发梳成无数条小辫柔顺地垂在身后。画家选择某种形式和结构,创造某种境界,总是与他的某种情感倾向和意识层面相对应的。林风眠50岁以后的作品笼罩着一层孤独寂寞的薄雾,而正是这无意中的情感流露,才发自内心。

林风眠的仕女,不同于其他任何古今仕女。他用毛笔、宣纸和典雅的色泽,捕捉着一种幻觉,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美。174AE54C-0E50-4A2B-A473-2956BB93695B

猜你喜欢

仕女图仕女林风眠
江南佳丽
——苏州博物馆藏仕女画展
《洪福绵绵》《唐代仕女图的现代再设计》《梦》《夜》《解忧杂货铺》《勤俭节约—节约用纸》
林风眠《静物·瓶花》
张充和欲扔进纸篓的《仕女图》
林风眠——孤独的灵魂,沉郁的浪漫
浅谈木雕中的仕女创作
赵无极救恩师
脑洞大开的国画,这么high!
理解彼此的差异
仕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