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文化旅游跨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基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视角

2022-06-17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城经济圈成渝

郑 妍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文化建设教研部,四川成都 610110)

一、问题的提出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指出“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1]。同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强调“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协同带动,注重体现区域优势和特色,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2]。2021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成渝双城经济圈要“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讲好巴蜀故事,打造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3]。根据中央文件精神,2021年12月30日,中共重庆市委、中共四川省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快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共同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等10个方面47项具体任务。其中第27项进一步细化了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任务,要“整合巴蜀文化、三国文化、红色文化、统战文化、移民文化、长江生态文化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联合打造以历史人文、自然风光、户外探秘、生产体验、康养纳凉等为主题的精品旅游线路”[4]。从中可以看到,无论中央还是省市都非常重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旅游的发展。因此,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核心城市之一,成都文化旅游跨区域协同发展就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我国学术界关于区域旅游的理论研究虽然晚于国外,但在研究方法和方式上取得了不少成果,以“区域旅游”为关键词进行CNKI检索,共有1.58万条,其中学术期刊与学位论文分别占比63%和21%。梁艺桦认为,合作竞合博弈战略是区域旅游合作的新思维方式[5]。靳诚等进而将区域旅游合作划分为三个阶段与三类动力,探究区域旅游合作演化的动力作用机制、合成原则,以及不同演化阶段的主导力量和演化特征的关系[6]。方澜从旅游资源、旅游环境、旅游企业竞争力、发展机遇及威胁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四川区域旅游竞争力提升的主要因素[7]。鲁宜苓等提出了区域旅游双核结构的概念,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给出了区域旅游核心城市的判定方法[8]。可以说,自“区域旅游”概念提出以来,学术界便不断扩大它的研究外延,已不局限于地域或者行政区划,而是更多地从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文化包装的整体销售、旅游业的规模效益、区域总体的竞争能力、协调发展的经济结构,以及促进区域经济繁荣、文化进步等更广阔的角度与范围来重新认知[9]。

近年来,成都文化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同时也面临着明显的短板和瓶颈。成都需要进一步梳理自身文化旅游资源禀赋的优劣势,分析当前文化旅游跨区域协同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从统筹协调、文化挖掘、消费升级、产业链条、人才储备等方面深入探索发展方向和路径,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

二、成都文化旅游跨区域协同发展旅游资源禀赋分析

《重庆四川两省市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动成都打造区域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4]。作为巴蜀文化的核心代表之一,成都既有厚重的本土文化底蕴,又具有跨文化、跨语言传播活力的历史文化资源,只有深入挖掘和用好这些资源和财富,处理好中心和区域的关系,提升城市的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以点带面、均衡发展,成都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之路才能有深厚的根基和持续的动力。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具有丰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底蕴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山清水秀,自然资源丰富多彩,文化旅游资源禀赋丰厚,并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从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5A级景区三个维度来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都有为数不少的高质量景区。截至2021年7月,重庆拥有世界自然文化遗产3处,四川有5处,其中成都2处;重庆拥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7处,四川有19处,其中成都5处。从景区等级来看,重庆市有A级旅游景区262个,其中5A级景区10个、4A级景区121个;四川有A级旅游景区773个,其中5A级景区15个、4A级景区303个,四川成都A级旅游景区92个,其中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51个。

(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景区类型多样,旅游资源层次丰富

得益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成渝地区景区类型丰富,多样化特征明显。景区类型包括民俗风情、山岳、生物景观、特殊地貌、纪念地、城市风景、湖泊、历史圣地、岩洞、壁画石窟、江河、温泉、雪山等,分布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城市群落中。但从上述统计来看,成都在整个经济圈景区等级的提升上短板比较明显,5A级景区仅有一个。自2013年以来,川渝两地景区等级提升较快,四川新增5A级景区10个,重庆新增5个,但同期成都却止步不前。成都在温泉、壁画石窟、冬季旅游等文化旅游项目上相对不足,需要整合其他区域资源来提升成都文化旅游的整体丰富度和体验感。因此,成都整合资源、实现文化旅游跨区域协同发展势在必行。

三、跨区域协同发展是促进成都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成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在抖音、携程、腾讯上的上榜频率和点击率居高不下,知名度和好评度逐年上升。

(一)双核心城市文化旅游发展势头迅猛,优势互补态势明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双核心城市成都和重庆文化旅游发展势头都非常迅猛,在全国各大城市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都排名前列。

从表1可以看到,2015年到2017年成都旅游人数同比增速呈不断下降趋势,与重庆相比差距较大,甚至未达到四川省同年同比增长率,到2018年快速反弹,开始反超重庆,但在客源数量上仍然落后较远;旅游收入的数据对比则显示,成都旅游收入同比增长率5年来基本保持20%以上的增速,但从2017年起被重庆反超;从人均旅游消费数据来分析,5年来成都超过重庆1倍或近1倍,但也要看到两者间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重庆追赶态势明显。因此,成都需要在发挥自身发展优势的基础上,以协同共生的视野加强合作,形成优势互补、互利互赢的跨区域发展大格局。

表1 2015-2019年成渝双核心城市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统计表

(二)便捷的交通网络为成都文化旅游跨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近年来,成都跨区域交通网络已经基本搭建完成,机场、高铁动车和高速公路等为成都文化旅游跨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流通道。成都成为全国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超大城市,旅客运输能力得到巨大提升。截至目前,成渝两地间已有高速公路4条、高铁两条,高铁用时最短的为1小时。《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4个地区作为“极”,建设面向世界的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围绕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川渝两地不断深化合作,成渝“一小时交通圈”正在加快建设。所谓“1小时交通圈”,分别是成渝双核超大城市之间1小时通达、成渝双核至周边主要城市1小时通达、成渝地区相邻城市1小时通达、成渝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同时,它还包括3个“一体化”,分别是基础设施网络一体化、运输服务体系一体化和交通治理体系一体化。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成都共享经济圈的巴蜀历史文化传统,文化资源和文化旅游发展有巨大优势,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大背景下,推动成都文化旅游跨区域协同发展既是发展契机,也是紧迫诉求。

四、成都文化旅游跨区域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近年来,成都不断寻求文化旅游跨区域合作的路径,如2020年联合省内7市成立“大灌区”文旅发展联盟、2021年联动甘孜阿坝凉山三州地区举办文旅推介会等,都是积极的探索和尝试。特别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背景下推动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更是进一步拓宽了成都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视野。不过,机遇与挑战并存,成都文化旅游跨区域协同发展需要针对当前的瓶颈问题,进一步发挥成都的核心城市引领作用,推动文化旅游跨区域共同发展。

(一)建立跨区域协作机制,发挥核心城市的集群效应

四川省的A 级景区数量众多,在西南地区优势明显。据《四川日报》报道,截至2021年8月,四川已有303个4A级景区,数量居全国第一。不过,景区资源分布并不均衡,以4A级景区为例,成都最多,占全省的16.8%,排名第二和第三的雅安和广元仅占6.9%和6.6%,超过一半的市州占比不足5%。

从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的统计来看,成都也同样在省内遥遥领先。表2数据显示,成都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数在全省占比最高,2019年分别为39.73%和36.82%。根据2020年四川省和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占比进一步增加到41.89%与44.44%。因此,成都文化旅游跨区域发展不仅需要整合其他地区的高等级旅游资源,还需要发挥核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建立跨区域的政府协作机制,完善区域间的统筹协调和实施,统筹规划区域文化旅游发展。同时,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文化旅游线路设计和交通联合等方面建立协作机制,从区域顶层合作、产品开发、线路设计、硬件设施等方面形成跨区域合作运营机制。

表2 2019年四川各市州国内旅游收入排行榜

(二)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实现旅游资源成功转化

成都历史文化资源丰厚,但文化旅游资源挖掘不够,文化旅游点位开发深度有所欠缺,一些文化旅游资源开拓性激活能力不足,综合效应发挥不好,甚至部分文化遗迹保护还处于放任自流状态。笔者曾调研的新都区新繁镇龙藏寺,始建于唐,再建于明清,内藏历代书法大家碑林及9幅被称作“天龙八部”的明代艺术精品壁画。众所周知,由于壁画的特殊性,其留存是非常不容易的。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资金问题,很长一段时期以来,龙藏寺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和维修。2019年10月,龙藏寺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壁画保护和修缮工作才得以较好地展开。

与此同时,一些文化旅游资源由于涉及特定领域和专门知识,比如宗教壁画、碑刻楹联等,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与今天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再加上资料失传,研究、提炼、挖掘并不充分,曲高和寡,文化旅游资源的转化并不充分。如笔者调研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都市新都区宝光寺,其名列清代以来南方“四大佛教丛林”之一。如今,全国存有五百罗汉塑像的寺庙著称于世者仅剩4座,所谓上宝光(成都)、下西园(苏州)、中归元(武汉)、北碧云(北京)。不仅如此,宝光寺还藏有数百件珍贵文物精品,包括佛祖舍利,其宗教地位和历史文化价值不言而喻。尽管占据重要地位,但宝光寺在游客中的知晓度并不高,根据携程和马蜂窝数据统计,目前宝光寺作为旅游点位在成都景点人气榜中并未占有一席之地。由此可见,成都在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成文化旅游资源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历史资源的文化内涵,并注重立体化、多角度的现代化诠释,把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旅游进行精准链接,以获得游客认可,实现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成功转化。

(三)突出特色文化主题,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升级

成都文化旅游景区数量众多,规划和建设雷同化现象或多或少存在。以古镇文化旅游为例,搜狐旅游频道统计的2019年度成都最受欢迎的六大古镇为黄龙溪古镇、安仁古镇、洛带古镇、平乐古镇、泰安古镇和街子古镇,除泰安古镇外,其余5个均名列4A景区。但总体来看,成都古镇基本都以青瓦白墙的川西民居为主体,建筑风格雷同,古镇商业街销售模式和产品大同小异。建设雷同化使古镇之间同质化竞争加剧,不享有区位优势的旅游点位发展较为困难。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同样由成都文旅集团打造的旅游名片,西来古镇相比于其他点位,已经呈现发展滞后状态。西来古镇于2009年7月打造,位于成都市蒲江县,文化主题为“禅茶养生之地”,载体特色为古镇中的12棵千年古榕树。由于区位远离成都主城区,文化主题也不具有特殊性,西来古镇目前发展动力明显不足,游客数量较少,商家进驻意愿不强,基本退化成本地居民的休闲场所。

目前,成都景区的文化旅游方式存在单一化态势,活动内容单调,消费者体验性和参与性不够,导致景点吸引力偏弱,高消费水平的度假式游客数量较少,“一日游”现象成为常态。部分点位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旅游配套设施跟不上旅游发展步伐,可进入性差,吃住行游购娱得不到满足。由于发展性投资相对较少,一些景区基本停留在“以门票养旅游”的初级阶段,导致经济效益不佳。针对当前存在的“潮汐式”和资源消耗型的文化旅游消费现象,成都需要提升旅游消费质量,强化各景区的主题文化差异性,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打造网红IP、营造文化场景等手段,丰富景区的参与度和体验感,给游客提供更丰富的多层次消费场景,促进区域文化旅游消费升级。

(四)延伸产业链条,形成跨区域旅游资源合力

文化旅游是近年来全国各地发展的重点,在国家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等重大战略的加持下,各省市的文化旅游都得到了飞速发展。例如,陕西西安旅游收入增长明显,“大唐不夜城”景区多次登上黄金周假期游客打卡人数排行榜前列,“不倒翁小姐姐”也成为体现城市文化特色网红IP的成功案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的分层现象愈加明显,游客出行方式日益多样化,出现了自助游、自驾游、休闲游、互助游等新兴旅行方式。与之相伴的是,各地区旅游竞争加剧,游客需求不断提高。

从图1可以看到,2019年和2021年“五一”黄金周出游人群集中在“80后”“90后”和“00后”。其中,“80后”和“00后”的游客数变化最大,“00后”的占比从2019年的3.9%急速增长到了21%。可以预见,未来几年“00后”会逐渐成为出行游客的主力群体。根据出行目的地选择与关键搜索词分析,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出行偏好不尽相同,“80后”与“00后”有着明显差异。

图1 2021年“五一”黄金周出游群体年龄占比示意图

据表3显示,“80后”和00 后在2021年“五一”黄金周最受欢迎目的地景区选择方面差异较大,排行榜前5的景区中相同的只有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其他则完全不同。“80后”游客受到工作、家庭等因素影响,更喜欢选择“遛娃”路线,而“00后”则由于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以及当下的国风潮流,比较偏好更有传统历史文化底蕴的景区。从关键词搜索上看,相比于“80后”,“00后”明显更趋碎片化,更注重旅游的体验性和趣味性,也更倾向于服务性消费。这种游客分众化趋势对目的地的文化旅游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单一的观光型旅游方式无法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求。当前,成都文化旅游点位碎片化发展状态尚未根本扭转,特别是一些起点低、规模小的文化旅游点位为了抢夺市场份额,甚至以降低服务质量和标准来降低成本,开启简单粗暴的恶性竞争。这既降低了游客旅游满意度,也给整个行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成都文化旅游资源管理仍然存在多头管理现象,某些文化旅游资源归属权尚不明确,资源比较分散,统一组织开发与协调难度较大,文化旅游跨区域发展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尚未破题。

表3 2021年“五一”黄金周“80后”与“00后”出游热门景区与关键词搜索

因此,成都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旅游景区的目标受众精细化定位,只有精准定位才能明确景区的营利主线,提升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保证景区的持续良性发展。在明确目标游客群体定位的基础上,延伸文化旅游的产业链条,采用“文化旅游+”把乡村振兴、特色民俗、时尚潮流、数字经济等纳入文化旅游发展视野,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加强景区合作,提升同类或互补型旅游点位整体吸引力,形成跨区域文化旅游资源的合力。

(五)开发特色文创产品,塑造本土文创品牌

文创产品不同于旅游纪念品,它是让旅游者增强文化体验和文化印象的载体。文创产品设计的初衷,要让旅游者通过购买特色产品感知旅游目的地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和饮食文化等。我国的文创产品开发大多还处在初级阶段,产品承载的文化广度和文化深度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市场前景广阔。对于特定的旅游目的地来说,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主要是突出目的地有别于其他地方的文化特色,有利于打造本土文创品牌,形成明晰的品牌文化辨识度。从总体上来看,目前成都的文创产品品牌塑造仍然比较薄弱,像“小林创意”(以熊猫为主题的创意设计企业)、“风雅堂”(以三国文化为主题的创意设计企业)等知名度相对较高的本土文创企业和品牌较少。文创产品的品种和营销手段比较单一,品牌的文化深度挖掘和包装有待提高,一些文创产品的开发缺乏地方文化特色,没有和本土文化底蕴紧密结合,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欲。

笔者在调研中还发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创产品生产体系尚不完善。以成都为例,本土拥有实力比较雄厚的文创设计团队,如全国手游注册用户数排名第一的《王者荣耀》、现象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都是出自成都本土团队。但是,由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创产品生产体系不健全,一是有设计无生产能力,二是能够生产但成本远高于沿海地区,本土设计企业宁愿支付运费也要选择外地厂家。面对这种现状,成都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文创体系建设的推进力度,扶持并培育文创品牌,搭建文创联动平台,引导深挖地方特色文化大IP,推出系列文化特征突出、文化辨识度明晰的文创产品,凸显成都本土文化旅游特色。文创产品的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针对不同层次旅游者的消费需求细化设计目标,拓展和延伸文创产品的文化内涵、审美情趣、实用功能、收藏价值等,注重文创产品的特色性、观赏性、趣味性、便携性、宣传性、多价性,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品种齐全、优势突出、富有竞争力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

(六)提升品牌实力,加强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储备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较好,双核心城市成都与重庆的旅行社数量近年来基本保持上涨趋势。

从表4数据可以看出,四川和重庆的旅行社数量在2019年均增加较多,同比增幅四川为13.53%,重庆为16.03%,为5年内增幅最高。但上表也显示星级饭店数量近5年持续减少,这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宿行业的飞速发展有一定关系,目前仅成都都江堰市现有各类主题旅游民宿就达100余家。以成都锦府驿民宿为例,该民宿位于大邑县4A级景区新场古镇内,2021年被评为首批四川省天府旅游民宿。它根据古建筑谢家大院复刻建设而成,以中式三进院为主,突出的是明清时期的川西建筑特色,以乡贤文化为主题,营造返璞归真的生活环境,成为当地的知名品牌民宿,并在2021年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关于甲级、乙级旅游民宿的公告》中拟被评为甲级民宿[10]。成都民宿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总体来看良莠不齐,民宿界定、卫生管理、服务标准等尚不完善,存在住客投诉、价格虚高的现象。因此,成都还需要继续强化民宿的规范化管理,明确建立民宿准入机制,细化民宿行业标准细则,建立民宿评价体系等,与四川省及全国的民宿行业标准实现更为精准的有效对接,以塑造更多精品民宿品牌,提升成都民宿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美誉度。

表4 2015-2019年度四川、重庆旅游行业数据对比表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成都目前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其中学历为大专以上的仅占20%左右。文化旅游产业规划和运营高端人才短缺,后备人才培养不足,尤其是精通以文化为依托发展旅游产业的人才更是稀缺。要发挥成都跨区域文化旅游协同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强化人才保障,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文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抓,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懂市场、善经营、会管理的专业人才。

具体来讲,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一是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化旅游发展智库,集聚海内外文化旅游规划和运营高端人才,提升本土文化旅游从业者的文化审美和运营管理能力,建立坚实的后备人才储存库。二是举办文化旅游人才专题培训班,加强与大专院校旅游院系合作,支持成都高校开设和强化旅游学科建设,订单式培养旅游人才,支持社会力量建设文化旅游人才培训基地。如,地处成都市彭州市磁峰镇蟠龙村的龙门山民宿学院的旅游行业专业培训,开设有柒村课堂(公益讲座)、民宿岗位培训(职业技能培训)、民宿训练营、民宿游学等课程,提供民宿产业策划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管理、品牌推广、人才孵化等专业化培训。三是设立文化旅游产业优秀人才奖,抓好人才引进,力争通过引进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带来一批文化旅游创意项目,聚集一批文化旅游企业,推动成都跨区域文化旅游提质增效、跨越发展。

文化旅游发展正在由争夺资源的区域竞争走向谋求共赢的区域竞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建设、四川“大灌区”文旅发展联盟的成立等,都标志着成都正在开展多形式、多元化、跨区域的文化旅游合作交流。只有以更广阔的视野,不断整合跨区域文化旅游资源,拓展上下游产业链条,打造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跨区域发展模式,才能进一步提升成都文化旅游的美誉度和软实力,让“美丽公园城市”“世界文化旅游名城”等城市名片得到更广泛的认知和认同,使成都最终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城市。

猜你喜欢

双城经济圈成渝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轨道上的“双城”之路
成渝中线高铁开工 建成后50分钟通达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三年
——大首都经济圈呼之欲出
中国双城发展模式
“汉长昌”经济圈可行性分析及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