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提高柔道背负投效果影响研究

2022-06-17张洋洋

武术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柔道稳定性运动员

张洋洋 于 宇

1.九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2.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306

作为一种与普通训练方法不同的训练方法,核心稳定性训练已逐渐被竞技体育界所接受和研究,由于它所在人身体的部位不同以及人身体这个地方核心肌群的巨大动力,所以在技术动作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的动力作用,为技术动作的完成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核心稳定性训练主要是为了提高核心部位肌群在运动中保持身体平衡和稳定的能力,有助于提高运动员核心肌肉部位的力量,它的本质在于核心肌群功能的训练。对于柔道项目而言,其特点与躯干功能及稳定能力有很大关系,而背负投技术的完成又包含了核心部位的扭转,这就决定了背负投技术在柔道比赛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由此可见,核心稳定性训练对提升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也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否能够有助于改善运动员动作质量,提高比赛成绩,这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从目前人们对核心稳定性的研究来看,大多数以理论为研究主,很少涉及将核心稳定性训练应用于柔道运动项目的研究。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通过核心稳定性训练与提高柔道背负投技术研究为主题,以20名南京体校柔道女队队员为实验对象,对实验组运动员重点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对照组运动员则以常规训练为主。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同时登录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最后搜集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获取了更多有关柔道背负投技术及核心稳定性训练的信息,为论文的设计、实验的实施等奠定了扎实的理论依据。

1.2.2 访谈法

为了深刻了解柔道项目特征、背负投技术动作,在实验前访谈了一线柔道教练员,确定实验动作。

1.2.3 实验法

抽取20名训练年限为4-5年的南京市体校52kg级柔道女队队员为实验对象,运动等级均为国家二级运动员,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0人。有较多的比赛实战经验,心里素质和身体素质都相对比其他运动员强一些,并且在实验前身体上没有什么过多的伤病,为实验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两组受试者的基本情况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分两组(对照组、实验组):运用传统的力量训练;在传统力量训练基础上增加核心力量训练。

将抽取每周3次两个半小时常规训练的基础上,核心稳定性训练占用45分钟,剩余时间与常规训练内容相同。(1)静力性练习选取平板支撑,每周3次,静止半蹲双手向前平伸,每周3次,对腹部以及臀、腿处的肌肉进行练习。(2)动力性训练采用三人抗阻力背负投打入,一人做背负投技术动作,一人配合技术动作,一人在配合运动员的身后抓住其腰间的道带对施技者给予阻力,让施技者重复背负投技术的打入,每周练习3次,三人抗阻力背负投投入在打入的基础上,施技者动作成熟发力适当给予阻力的运动员及配合的运动员则让其投入摔下去,每周3次。徒手爬布带,运动员在不使用腿的情况下,使用手臂爬至布绳的顶端,每周进行3次,强化手臂及腹部的肌肉力量根据运动训练的实质“负荷——疲劳——恢复——负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的过程,选用每周阶段训练,详细的训练内容与负荷见表2。

实验控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由本人亲自实施,并且每次进行试验的同时本人在旁监督观察记录,对实验对象的技术动作做到本人所要求的。比如:受试运动员需要注意动作与手脚协调性配合,通过对受试运动员询问的自我感觉,科学地对实验动作的标准性进行严格把控,从而确保试验对象动作的标准性,对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基本上是由易到难的一个过程,不断对柔道背负投技术的动作难度。与此同时,在实验中,每一个实验人员都能够被要求准时过来参加训练,实验过程中无迟到、早退、缺勤情况;为提高测试的精准性,实验过程中,尽量控制在测试的条件相同、测试对象身体稳定的状态下进行测试,并从中获取研究数据。

测试指标:(1)通过60秒快速背负投投入的次数。实验项目中60秒快速背负投投入的次数达到12次及以上为优秀,9次为良好,7为中,6次以下为不及格;(2)60秒摔布人的次数。60秒快速摔布人的次数11次为优秀,9次为良好,7次为中,6次以下为不及格。(3)让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教学比赛。柔道教练员在旁的观察得出的动作准确性和实用性。通过四分钟的教学比赛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背负投成功次数。从对比中得出核心稳定性对背负投技术动作的完成效果的影响。

1.2.4 数理统计法

通过访谈的结果、实验得出的数据,采用统计、归纳、整理、检验,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在组内比较进行配对t检验,采取协方差t检验在各组间的进行比较,显著性水平(p<0.05),非常显著性水平(p<0.01)。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2.1.1 实验前测试的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对照组在身体素质上无显著差异,符合同质实验的要求,可以进行实验。从表3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通过对技术动作的打入投入得出的个数和教学实战的成功次数显示两者没有显著差异,以上所述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技术水平不相上下,成绩对比无任何差异(P> 0.05),得出两组实验对象在身体素质测试项目中水平相当,符合同质实验的要求,可以进行实验。

表1 实验对象基本情况(M±SD)n=10

表2 训练内容与训练负荷

表3 训练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成绩对比( M ± SD) n = 8

经过为期5周的核心稳定性的相关训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原有的基础上测试指标中都有提升,其中实验组、对照组提升的幅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采用静力性练习选取平板支撑、动力性训练采用三人抗阻力背负投打入、徒手爬布带等一系列练习,对柔道背负投技术动作有较好提升。研究结果得出,运动员在通过训练后成功次数有了明显的进步,结果表明经过核心稳定性训练的运动员在实战中使用的成功率更高,次数频率也比未经过训练的运动员高。

2.2 分析

2.2.1 高强度对抗中,背负投技术动作的需要

现代柔道运动以力量为基础,具有较高的对抗性,强调运动员的技巧、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并不完全是力量比拼。近几年,随着柔道项目比赛的愈发激烈,对抗强度日益增强,以至于运动员在今后的比赛中更多的是相持对抗阶,如果要想取得比赛结果的胜利,运动员一定要成功运用背负投技术的必备条件:一、比赛中寻找机会破势,找准背负投动作的时机,完成较好取位之后,选择对手的前上方用力提拉,目的是使对手重心不稳、失去平衡。在这个时间段的提拉动作效率、提拉速度较为关键,在防止自己的不被对手破势,同时克服对手带来的阻力还要保持自身的稳定。二、在最后的蹬转过程,不仅要控制好自己的核心发力稳定,在转体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防止遭到对手破坏的状态。通过测试动作的次数如表4所示投入和打入的次数可知背负投是在一定的强度上对抗过程中完成背负投技术动作,要求运动员一定要具备特别好的核心力与躯干的稳定性。

表4 核心稳定训练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测试成绩对比( M ± SD) n = 8

2.2.2 完成背负投技术速度的要求

比赛中,迅速找准对手的把位至关重要,否则很难运用技术轻松得分。运动员可以通过步法的移动来配合拉扯、引导、并调动对方的身体姿态,从而准确的采用背负投技术,一旦破坏了对方重心,使对方失去平衡时,底手就起到了拉、挤和掳的重要作用,这时就可以快速施技,将对手摔倒。因此得知,背负投技术是一种在爆发性的技术,柔道运动员应有较大的瞬间力量,但是较高的身体肌肉力量的稳定性,可以更好的发挥运动员在柔道项目比赛中完成技术动作后,同时背部不离开对手身体,并使身体快速的向前弯曲,将对手重心转至肩膀和后背从而使得投入动作得到稳定,在动作的最后打入和投入部分,易守难攻,不会轻易被对手破坏。由表4测试内容的实际次数可知,核心稳定性是背负投技术速度动作的完成基本要求。

2.2.3 背负投技战术运用的需要

一般来说,对抗性项目都具有一定的剧烈性,这就说明比赛双方在制约与反制约中的精神状态是高度集中的,为了夺得实战中的先机,双方运动员都会首先在合适的契机下使用自己最擅长的技术,并且为了更好的掩饰自己的弱点,进攻过程都是虚虚实实。同样,背负投技术也是如此,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破坏对手的重心,并且使得自己处于保持随时进攻的状态下,从而使用动作能够得分的。但是,不管怎么运用技术动作,都不能在身体不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使用。从上述表1和表2对比中可以看出,通过核心稳定性的训练后,对背负投技术动作的完成有较大的影响,从表3对比中显示实验组的运动员在通过训练后成功次数有了明显的进步,结果表明经过核心稳定性训练的运动员在实战中使用的成功率更高,次数频率也比未经过核心稳定性训练的运动员高。

2.2.4 提高动作效率,降低能耗

背负投技术动作的应用中,核心的肌肉力量起着主导作用、平衡重心等用处,肩负着身体上肢与下肢协调发力的作用。核心肌肉群体都各有自身分工,膝关节肌肉群主要是平衡身体的姿势,而上肢的肌肉群主要用于支配身体活动,只有二者的相结合,才能够使得背负投技术动作连贯起来。而整个身体的平衡也增强了运动员实施动作的准确性,提高了运动员在练习背负投动作时每一个动作之间连接不断地的连贯性,于此也增强了自身的动作效率、减少技术动作实施中体力消耗。因此,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运动员的能量消耗非常大,只有节省运用技术动作的能量,才有利于运动员掌握比赛的主动权,而这一切就必须降低能耗、提高动作的效率。

2.2.5 提供肢体运动的支点,提升力量传递的准确性

背负投技术不仅仅是较多的关节与肌肉群合作,为了增强运动中的肌肉群的收缩力量,身体关节肌肉群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为身体末稍肌群的收缩供应了较强支柱,因此稳定了身体运动中的平衡。由于核心肌群是传递上下肢力量的枢纽,其稳定性的好坏决定手脚在运动的过程中用力是否稳定。在背负投这个技术的实施中,其力量传递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胳膊的提拉和拉扯都是在用力的;二是腿部的蹬伸中,而这些过程的用力主要依靠上下肢力量的配合和核心肌群稳定性。与此同时,躯干力量通过背负投这个动作像肩膀部传送,通过腿部重心传送至垫子上,通过核心力量的稳定输出,提升肌肉群的发力速度,从而提高了动作的速度和效率,保证了其爆发用力的稳定性。

3 结论

(1)通过在60秒的背负投技术打入和60布人的投入次数中可以看出施加核心稳定性训练因素,对运动员的动作速度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采用静力性练习选取平板支撑、动力性训练采用三人抗阻力背负投打入、徒手爬布带等一系列核心稳定性训练手段对提高柔道背负投技术动作有一定的效果。(2)通过对运动员的教学实战可以看出在柔道背负投技术动作过程中,通过核心力量的稳定性训练后,对运动员背负投技术动作的开始到结束过程的运用有很大的帮助。另外,核心稳定性训练主要是提高运动员在动作实施中的控制能力,使得背负投技术动作的成功次数有明显提高。(3)核心稳定性训练可以提高柔道运动员运动中身体平衡的控制力,在比赛中能够提高技术动作的运用效率,降低体能消耗,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为肢体运动提供支点,提高力量传递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柔道稳定性运动员
英97岁老翁要晋升柔道十段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谁说体育的力量不足以感化这个世界?
非线性中立型变延迟微分方程的长时间稳定性
柔道教学策略研究①
半动力系统中闭集的稳定性和极限集映射的连续性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模糊微分方程的一致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