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系列活动还没有三个苹果高的小熊

2022-06-17唐晓娟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熊宝宝小熊绘本

唐晓娟

 一只还没有三个苹果高的小熊,偏偏喜欢喝最大碗的牛奶、用最大的梳子、戴最大的帽子、睡最大的床……在绘本《还没有三个苹果高的小熊》中,这只小熊就如同许许多多的幼儿一般,随着自我意识的萌芽,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能力的提高,渴望用大人的东西、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情,享受着这份“我长大了”的自豪。绘本阅读活动中,我们引导幼儿通过对比观察,在发现小熊一家生活物品大小不同的基础上,猜一猜、找一找小熊最后躲藏的位置,感受绘本阅读的乐趣;数学活动中,我们依托小熊一家的生活场景,引导幼儿根据三只熊的不同大小,为它们匹配相应的物品,让幼儿在找一找、玩一玩、选一选的过程中感知一一对应。

阅读活动:还没有三个苹果高的小熊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猜出小熊最后躲藏的位置。

2.通过对比观察,发现小熊一家物品大小的不同,能在画面中找到最大的和最小的。

3.在玩玩、找找、说说、猜猜中感受绘本阅读的乐趣。

活动准备

绘本《还没有三个苹果高的小熊》PPT,三只大小不同的熊的立体棒偶,三把大小不同的同款梳子,三顶大小不同的同款帽子,人手一本绘本,教师提前将绘本第2~15页(寻找小熊前)及第22~25页(找到小熊后)用回形针夹住。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产生阅读兴趣

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封面,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当幼儿说到碗、椅子等物品时,可引导他们进一步观察,看一看这些碗或椅子有什么不一样,猜一猜这些物品分别是谁用的,说一说自己的依据或理由。

【说明】封面往往蕴含着与故事内容相关的信息,教师可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中椅子和碗的不同,发现它们的大小差异,并将这些信息与小熊一家建立联系,为理解故事做好铺垫。

二、阅读绘本,了解故事内容

1.认识小熊一家,猜猜小熊去哪儿了。

教师出示熊爸爸、熊妈妈的立体棒偶,认识小熊一家。

师:大家好呀!我们是熊爸爸和熊妈妈。今天想请你们帮忙找找我家的熊宝宝。

教师出示绘本第2~3页。

师:瞧,这是我家的熊宝宝,他还没有三个苹果高呢!可是,今天我们起床后就找不到他了。

师:猜一猜熊宝宝会去哪里,说一说为什么。

师:我们去绘本故事中找一找吧!

【说明】在这一环节,教师可围绕“熊宝宝去哪儿了”与幼儿展开讨论,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表达想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2.分段阅读绘本第4~15页,了解熊宝宝起床后做了什么。

(1)阅读绘本第4~9页,了解熊宝宝起床后做了哪些事情。

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梳子和帽子,请幼儿选一选,并说明理由。

师:今天熊宝宝第一个起床,他去餐桌选了一碗最大的牛奶,又去卫生间准备用梳子梳毛发、戴帽子。如果是你,你会用哪个梳子/帽子呢?为什么?

教师可请几名幼儿说一说,然后出示准备好的實物,请他们上前用一用选中的东西,说说自己的理由。

师小结:小朋友的选择很不一样,有的选了最大的帽子,因为觉得大帽子是爸爸的,戴爸爸的大帽子特别有趣;有的选了小帽子,因为小帽子是熊宝宝的,戴上正合适。那熊宝宝是怎么选的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播放绘本第4~9页PPT,引导幼儿根据图画信息寻找答案。看完后,教师可鼓励幼儿说一说熊宝宝选的是哪把梳子和哪顶帽子。

(2)阅读绘本第10~15页,观察熊宝宝不见后熊爸爸和熊妈妈的反应。

教师一边播放绘本第10~15页PPT,一边用熊爸爸和熊妈妈的棒偶演绎故事。

师:观察图画,这些碗/梳子/帽子有哪里不一样?

师:熊宝宝为什么总是要用最大的东西呢?

师:熊妈妈很担心熊宝宝,你觉得他会去哪儿呢?

【说明】教师可引导幼儿在观察画面的基础上,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和想法。通过集体讨论,引导幼儿思考熊宝宝为什么总是选用最大的,从而让幼儿了解熊宝宝虽然是家里最小的,但他非常渴望成为最大的熊,同时也为故事结局——熊宝宝躺在最大的床上留下一些暗示和呼应。

3.自主阅读绘本第16~21页,猜测熊宝宝在哪里。

师:熊宝宝到底去哪儿了?答案就在这本书里。请小朋友们打开绘本,读一读没有被夹住的这几页,找一找他去哪里了。

教师留出时间,请幼儿自主阅读绘本第16~21页。待所有幼儿读完故事,教师可将16~21页的画面分四格同时在屏幕上显示,供幼儿集体观看和交流。

师:熊爸爸和熊妈妈去了哪些地方找熊宝宝?你觉得熊宝宝可能在哪里?

【说明】小班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在这一环节教师只要求幼儿自主阅读这几页。带着任务阅读,有助于幼儿把握阅读重点,从画面中捕捉更多的有效信息。自主阅读后,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小熊可能躲在什么地方,并说出理由。

4.阅读故事结尾,揭晓答案。

教师播放绘本第22~25页PPT。

师:你看到了什么?熊宝宝在哪里?他睡在哪张床上?

师:原来熊宝宝在最大的床上睡得正香呢!谢谢你们帮熊爸爸和熊妈妈找到了他们的宝宝。

【说明】揭晓“小熊最终去了哪里”的答案对幼儿来说既是一个验证环节,也可以带给他们惊喜,满足幼儿的好奇心的同时让他们产生强烈的成就感。

三、完整欣赏故事,感受小熊一家的温馨氛围

1.教师播放绘本PPT,完整讲述故事内容。

师:你最喜欢故事的哪个画面?为什么?

师: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对熊宝宝说什么?

2.伴乐跳舞,结束活动。

教师播放音乐《三只熊》,鼓励幼儿跟随音乐一起跳舞。

师:现在熊宝宝找到了,请大家站起来,跟着小熊一家一起跳舞吧!

【说明】教师带幼儿完整地欣赏故事,让幼儿体会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同时在欢快、活泼的音乐氛围中,带领幼儿打开肢体,感受绘本中温馨甜蜜的气氛。

数学活动:三只熊的早晨

活动目标

1.感受并发现物体的大小、数量与三只熊的关系。

2.乐意帮助三只熊摆放早餐,并用“ ╳ ╳分给 ╳ ╳”的句式表达想法。

3.愿意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三只熊的立体棒偶各一个,餐桌图片一张,绘有大小不同的碗、大小不同的蜂蜜瓶、数量不同的苹果的图片各三张(图片背面贴上磁条),塑封操作单、三张表示不同数量苹果的图片(一盘一个,一盘两个,一盘三个)每人一份。教师可将幼儿的操作材料在背后贴好背胶魔术贴,供幼儿反复操作。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小熊一家,说说他们身体特征的不同

教师出示小熊一家的立体棒偶,引导幼儿观察、比较三只熊的大小,并按照三只熊的大小顺序排序。

师:看一看,他们是谁?哪个是熊爸爸?哪个是熊妈妈?哪个是熊宝宝?为什么?

师:请你们给小熊一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排队吧!

师小结:在小熊一家中,爸爸长得最大,宝宝长得最小,妈妈不大也不小。

【说明】利用幼儿熟悉的三个角色引入此次活动主题,一方面可以让幼儿快速进入情境,另一方面也可让幼儿回顾小熊一家的特征。幼儿将小熊一家按照大小排序后,教师可将这组小熊棒偶摆在显眼位置,供幼儿随后观察、比较。

二、观察不同物体的大小,尝试按大小将物品分给小熊一家

1.教师出示餐桌图片,引导幼儿思考小熊一家起床后准备做什么。然后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碗的图片,请幼儿为小熊一家分碗,并说明理由。

师:这些碗有什么不同?哪个大?哪个小?哪个不大也不小?

师:最大的碗应该是谁用的?最小的呢?

【说明】教师先引导幼儿观察三个碗的不同,然后请幼儿说一说这些碗应该分给哪只熊。引导幼儿尝试用“╳ 碗分给 ╳ ╳”来表达。如:大碗分给熊爸爸,小碗分给熊宝宝,不大不小的碗分给熊妈妈。

2.教师出示三瓶大小不同的蜂蜜的图片,请幼儿为小熊一家分蜂蜜。

师:小熊最喜欢吃蜂蜜了,这三瓶蜂蜜有什么不一样?哪一瓶是给爸爸吃的?哪一瓶是给妈妈吃的?哪一瓶是给小熊吃的?

师小结:爸爸体型大胃口也大,所以最大的一瓶蜂蜜给爸爸吃。小熊体型小吃得少,所以最小的给小熊吃。妈妈吃不多不少的蜂蜜。

【说明】引导幼儿观察、分析物品大小与小熊体型特征之间的匹配关系,鼓励他们用“大的分给熊爸爸,小的分给熊宝宝,不大不小的分给熊妈妈”句式强化对匹配关系之间的理解。

三、了解操作要求,自主为小熊一家分苹果

1.自主表达,了解操作要求。

教师出示三份不同数量的苹果图片,鼓励幼儿说一说哪份苹果多、哪份苹果少,每份苹果应该分给哪只熊,重点说清楚这样分的理由。

师:你们看,小熊家的餐后水果是什么?

师:这三盘水果有哪些不同?分别是给谁吃的?

师:我为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三张表示不同数量苹果的图片,请你们把这些苹果分给三只熊,想一想分的规则是什么。

2.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分发材料,幼儿自主操作,教师巡回观察、指导。幼儿操作完成后,教师选取几种不同分法的操作单展示在黑板上组织幼儿集体讨论,鼓励幼儿修改不合理的分法。

师:我们来看看大家是怎么分的。熊爸爸要多吃点,他分到了三个苹果;熊妈妈不多也不少,分到了两个苹果;熊宝宝要少吃点,他分到了一个苹果。

师:黑板上还有哪些答案?要怎么修改呢?谁来帮他重新分一下?

【说明】观察、发现小熊一家的特征,并尝试按照大小匹配物品的数量是本活动的重难点。因此,教师应鼓励幼儿在集体活动中大膽分析与表达,充分理解熊的大小与物品多少的一一对应关系,然后让幼儿自主操作。在验证的环节中,将不同种类的错误进行展示,一方面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方便幼儿了解分错的原因,帮助他们了解正确的分法。

师小结:我们帮助了小熊一家分了碗、早餐和餐后水果,他们都吃得饱饱的。现在,我们跟小熊一家去幼儿园的滑梯那玩吧!

本活动所用素材选自《东方宝宝》绘本版第6期《还没有三个苹果高的小熊》。

猜你喜欢

熊宝宝小熊绘本
赖床的熊宝宝
绘本
绘本
绘本
小熊
在熊的家里
可爱的小熊
喜欢黑夜的熊宝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