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体验式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2-06-17林宁宁

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体验式材料幼儿园

林宁宁

幼儿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幼儿园体验式活动应重视幼儿的学习体验,注重他们的情绪、情感、态度、动作的发展,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获得有关自己、他人和环境的认知经验。当前,幼儿园体验式活动仍然存在“失真、守旧”等问题,严重影响幼儿的自主体验,不能真正做到让幼儿“在做中玩”“在玩中学”。因此,笔者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幼儿园如何有效开展体验式活动进行了实践与思考。

一、幼儿园体验式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失真

失真意为走了样或与本来的意义、性质、精神等不符,主要表现在客观维度的“变形”和主观维度的“歪曲、使变形”。幼儿园体验式活动中主要存在问题失真、体验失真、成果失真等现象。

1.问题失真。问题解决是实现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落脚点。而问题解决又以“问题”为核心,应是幼儿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迫切需要解决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但在幼儿园体验式活动中,教师往往忽视幼儿的已有经验和水平,不关注或者无法捕捉幼儿的真问题,而是充当着“决定者”的角色,致使问题不是幼儿想要解决的问题,而是教师“自以为幼儿想要解决”的问题。

2.体验失真。幼儿是天生的探索者,如果让幼儿直接面对事物进行探索,他们将在获得全方位刺激的情况下更好地建构图式,收获更好的发展。但在幼儿园体验式活动中,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活动目标,往往借助多媒体技术或动手示范等教授幼儿具体如何做和玩,幼儿只需要发挥自己的短时记忆,将大脑中关于操作步骤的图式进行动作再现即可。这种给予与接受的关系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致使幼儿成了知识的储存器,忽视了他们的体验性和情感性。

3.成果失真。在幼儿园体验式活动中,问题失真、体验失真会导致幼儿的成果失真。成果往往是教师的,而不是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取的成果。成果失真与教育功利化息息相关,教师过于追求成人眼中的完美,以成人的视角来度量幼儿“做与玩”成果的依据,而忽视了幼儿的自主性,致使他们的知识与经验得不到有效发展。

(二)守旧

1.认识僵化。在幼儿园体验式活动中,教师片面理解幼儿主体的内涵,僵化地处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能在两者之间灵活地进行转换,难以做到“幼儿在前,教师在后”。从本质上来看,教师未能突破传统的教师观和幼儿观,未能真正把幼儿看作主动的学习者,也未能使自己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反而成了“控制者”。

2.形式固化。在幼儿园体验式活动中,教师忽略当下幼儿的体验和表现,按照既定的方案实施活动,对幼儿的“做与玩”统一要求,对超出预设的内容置之不理,不留给幼儿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按部就班的活动流程、固化不变的活动形式,忽视了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教师的引导也流于表面,直接影响了幼儿园体验式活动的实施质量。

3.评价窄化。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个教育活动的终结,也是另一个活动的开端。“关注学习”和“促进学习”是评价的内在本质,但幼儿园体验式活动的评价容易出现评价窄化的问题。从评价主体来看,往往以教师评价为主,幼儿自评、互评为辅,甚至受时间限制不让幼儿参与评价或不设置评价环节;从评价内容来看,局限于幼儿知识学习的评价,忽略幼儿情感、态度、交往等学习品质方面的评价;从评价方式上,评价语泛化笼统而不聚焦,如“真不错”“真棒”等,评价单一且不注重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

二、幼儿园体验式活动的有效策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游戏和生活对幼儿的重要价值,在用心观察、深度倾听幼儿的基础上,基于幼儿的视角开展以幼儿为主体的体验式活动。

(一)了解幼儿,发现真问题

产生疑问,发生认知冲突,是推动幼儿不断探索与体验的关键。3~6岁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需要教师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兴趣和需要抛出具象化、形象化的问题,引导他们内化知识和经验。首先,教师作为幼儿的观察者,要善于观察幼儿的操作行为,发现他们遇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奇思妙想,读取之后再进行有效分析。比如幼儿对幼儿园里各种各样的椅子产生了兴趣,围绕椅子的类型、特征、功能等提出了问题,教师根据幼儿的问题设计了体验式活动“椅子花样多”。 其次,教师作为幼儿的引导者,要思考提问的启发性,是否细化了幼儿的问题,给予幼儿更好的支架,能引导幼儿围绕问题持续深入地探究活动,促进幼儿在活动中的深度学习。最后,教师作为幼儿的“合作者”,要以幼儿同伴的身份与他们互动,共同探究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并齐心协力解决问题,共享活动成果。

(二)立足幼儿,支持真体验

《指南》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同时也表現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每个幼儿在沿着相似进程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发展速度和到达某一水平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应立足幼儿,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在真体验中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在幼儿园体验式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提供与之相适宜的材料,并开展适宜幼儿发展的活动。小班可多提供幼儿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索的成品材料,适当辅以半成品材料;中班可逐渐减少成品材料,增加半成品材料和零件材料;大班提供给幼儿的应以零件材料为主,半成品材料为辅。教师还要关注本班幼儿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科学合理地投放富有层次性、多元性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适宜自己的材料进行活动。教师只有善于发现幼儿的与众不同,才能帮助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进行不同梯度的探索,最终促使幼儿在“真体验”中不断积累经验,并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三)跟随幼儿,收获真成果

在幼儿园体验式活动中,教师要跟随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留给幼儿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支持幼儿大胆探究,并通过开放性、启发性提问等引导幼儿对成果的表现和创造。比如在体验式活动“纸箱大变身”中,教师与幼儿讨论“纸箱可以变成什么”的问题,幼儿的答案五花八门,教师并没有对幼儿的答案做评价,而是提供材料支持幼儿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探究,并鼓励他们合作探究。他们在探究中验证了自己的答案,将纸箱变成了机器人、电冰箱、城堡以及幼儿园的吉祥物等。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提供了幼儿探究所需的材料,留给幼儿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究,因而幼儿最终收获了真成果。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大卫·库伯特别强调学习是一种体验过程,是一种体验转换的过程,是体验创造知识的过程。幼儿园体验式活动要彰显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以身体之,以情悟之”,使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获取经验和提升情感。幼儿园体验式活动只有带有经验的感受性和体验性,情绪的积极性和互动性,才能真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并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猜你喜欢

体验式材料幼儿园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爱“上”幼儿园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可爱的小瓢虫
材料
摇摇鹅
想念幼儿园
赠送折纸材料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