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新闻记者的媒介素养研究
2022-06-17潘恺辰
潘恺辰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的移动设备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新兴媒体出现,新旧媒体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激烈。新闻记者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群体,在面对日新月异的媒体形式时,不仅需要去了解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和机制,更需要去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最大程度地去发挥新闻人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新闻记者在新媒体语境下的角色变化出发,去探讨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记者应坚守的媒介素养,并为未来记者提升媒介素养的路径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新媒体语境;新闻记者;媒介素养
【项目基金】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新媒体语境下跨文化传播人才的媒介素养研究”(项目号:2020-GX-298)
中图分类号:TN9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2.09.059
新媒体语境是以新媒体技术的运用和普及为标志,以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为背景。它与现实世界的语境最大的不同,是它的虚拟性。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人的真实身份及地位上的差異,提供了平等对话的机会。新媒体时代的社会特征是线上线下的交互融合、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的交互融合,这在当今时代进行信息传播提供了良好的背景。人作为生产关系中的核心要素,是提升生产力水平和激发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因此,在新媒体语境下如何提高新闻记者的媒介素养是传统媒体亟需解决的问题。
1. 新闻记者在新媒体语境下面临的新挑战
1.1 记者所处的传媒生态出现深刻转变
从前的传媒业在进行信息传播时更加注重信息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记者往往被称作是“无冕之王”,此时信息往往处于一种单向传播的状态,受众往往只能够单向地对信息进行接收,不能对信息进行双向互动和反馈。而在新媒体时代下,移动设备性能的逐步提升和信息平台的不断完善使得受众能够及时了解到事件,而与事件相关的主体则会倒逼媒介议题,要求传媒行业从人们所关注的要点出发。新媒体时代下人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人本位”的报道方式和对人权意识的注重使得人们对于传媒行业的要求愈发严格。新闻记者往往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在新闻采制的过程中采取更加多元化的角度,以帮助受众解决问题为关键。
1.2 记者传统的角色定位发生了改变
新闻记者被认为是社会信息的传播者,这在传统的新闻背景下是显得格外明显,而在新媒体语境下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人都可以进行信息的发布与传播,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信息不再是只有通过记者才可以传播。因为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递者,只要拥有一部手机,这种现象的发生让记者的角色功能大大削弱,人们往往会更快的接收到一些自媒体信息甚至流言,而来不及去看记者所传递的信息。不仅如此,记者甚至公众从原来的“受传者”变成了“传递者”,他们甚至引导着舆论的走向和议题的设置,“公民记者”“全民记者”这样的代名词纷纷出现,记者原有的传者身份也发生了改变。新媒体语境下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发布的门槛越来越低,传受双方界限的不断模糊使得记者的身份。
1.3 新闻记者的工作方式和传播平台出现新的变化
从前新闻记者往往通过实地调查采访来获取信息,信息的发布都是记者和编辑在报纸等传统媒介上进行的。新媒体语境下,技术设备和社交平台的不断完善为新闻的采写编发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作为信息接收者的公众也可以采制新闻,他们利用着各种传播工具和平台信息的传播渠道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媒,而是更多地流向了微博、微信以及各大论坛网站,任何一个有价值的信息都可以经一个账号发布传播,这些账号可能是自媒体也有可能是围观着,并由无数人转发扩散,使得愈来愈多技术的便捷使用使得信息大量复制并海量传播。
不仅如此,记者的一些职能往往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人工智能拥有传统新闻人所不具有的特质,高效率的信息搜集与整合使得追求效率和质量的纸媒企业更多地采用大数据搜集整理资料,无人机拍摄和机器人写作等方式,由于传统的人工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迟缓性,人工智能所体现的优越性进一步积压了记者的生存空间。
2.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记者应坚守的媒介素养
2.1 坚守职业道德,提高信息的甄别和处理能力
新闻记者面对的这样一个新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却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每天要面对海量的信息,但作为个体的我们每天能够接受的信息有限,需要的适合自己利益相关或者关注的信息,而这往往需要职业的新闻记者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来对信息源进行事实核查,弄清事实出处,分类整合,让受众更好地去理解和接受,并及时接收到对自己而言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在面对众多繁杂信息时的感到无力。同时,新闻记者也要做到坚守职业道德,不搞“有偿新闻”,虚假新闻等等。
2.2 深挖作品背后意义,提高媒体公信力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往往注重注意力经济,而不去关注事件的本来面目和背后的深层意义思考,这在互联网时代下显得尤其明显。新媒体语境下新闻记者应该发掘传统媒体的一些优势属性,要去报道真实可信的新闻。以深度报道为例,从2014年《南方人物周刊》改版并推出“非虚构写作”栏目,到《新京报》深度报道部推出“剥洋葱people”,再到雷磊等创建“真实故事计划”,都是新媒体平台下,传统报业集团通过对事件的深层次探讨来展示有价值的一幕。记者要积极融入新媒体环境,学会去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加以利用,从事件本身探讨其深层含义,切实为群众了解、解决问题提供保证,提高媒体公信力,这也是新媒体语境下职业新闻记者所要坚守的基本媒介素养。
2.3 严守把关人角色,保证专业性的信息传递
“把关人”一词最早由卢因提出,“把关人”理论认为,群体传播中存在的一些人会把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的标准信息内容放入信息传播渠道中去。传统新闻背景下,新闻记者职业权利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其作为信息把关的“把关人”角色。在新媒体语境下,移动设备的完善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新闻的产生和信息的大量复制传播越来越便捷,技术上已经可以做到实时产生,即时传递并互动交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信息发布的门槛,但正因为处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新闻记者不可或缺。新媒体语境下记者更应该通过专业知识的解读,团队调查和专业理念的影响去审核信息,从而保证信息的有效传递,更快地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
3. 新闻记者在新媒体语境下的媒介素养提升路径
新闻记者作为接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新闻人,在新媒体语境下不应该被弱化或挤压,而是应该凭借其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优势,在面对来自互联网的海量信息时,通过新闻敏感和专业水准来筛选有用信息,帮助公众来认清所处环境,切实引导议题设置和舆论导向,引导社会走向良性发展。
3.1 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准确真实传递事实真相
新媒体语境的虚拟性遮蔽了人的真实身份及地位上的差异,提供了平等对话的权利。新媒體时代的社会特征是线上线下的交互融合、虚拟空间与现实社会的交互融合,新闻业的新闻记者能够坚守新闻专业主义,承担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遵守新闻从业者的行业准则。在面对错综复杂的信息源时,也能够利用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来分辨切实有用的信息,利用新闻敏感来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并加以正确利用,并进行下一步的深入打磨和制作。这在新媒体语境下是职业新闻记者急需提高的媒介素养。
3.2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深入打造高质量作品
新媒体语境体现了它独有的特点,但网络的高速性、匿名性以及即时交互性也会带来像流言、网络暴力等负面效应,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甚至会危害社会,影响社会成员的价值观,甚至会破坏到社会的长治久安。不仅如此,在面对大型连续性事件时,自媒体以及网络往往无法完成,这绝对不是一条微博、一条朋友圈那么简单,而是需要专业的媒介素养,团队协作以及完备的一套运行机制才可以完成,而这个正是需要依赖专业的新闻记者。因此记者更应该充分利用好自身优势,通过重要的媒介事件来打造高质量的新闻作品。以人工智能为例,如“机器人记者”则主要擅长于体育、财经等领域,往往是通过自身的算法程序,利用客观数据来进行信息的分析和识别。但“机器人记者”也存在诸多劣势,如无法完成现场报道、深度报道和有针对性的新闻评论。由于人工智能所依靠的都是算法程序,虽然电子设备能够全面快速地展现事件全貌,而记者却可以通过找出细节,向观众展示事件结果的原因、条件和来龙去脉,并通过切实有据的观点来体现背后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关怀,正确引导舆论走向。
3.3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坚持报道公共性取向
新闻记者作为一份社会职业,必须要做到为社会公共利益服务。而在新媒体语境下,网络群体由于其匿名性却往往会口无遮拦,甚至捏造出一些虚假信息,引发社会恐慌,而这时候正需要新闻记者承担起社会责任,保护言论自由,但也需要去运用自身的媒介素养来鉴别这些虚假信息,坚持真实报道的理念和人性化的报道要求。而且公共性作为新闻职业的首要原则,也是职业记者区别于网络上的信息传播者的重要区别,新媒体语境下新闻记者更加需要保证客观中立,对于事件的社会性和公共性做一个考量,而不是如同网络传播者过多的局限于某些个人利益上。总之,新闻记者在新媒体环境下仍不可或缺,只是更加需要进行深化,坚持承担社会责任和报道公共性取向,在新媒体时代下不是终结,而是更加有力的维护。
4. 结语
新媒体语境下,新闻记者的角色定位、传播平台以及所处的传媒生态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社会对于新闻记者的需求永远不会缺少,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只会有增无减。这也要求着新闻记者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紧跟时代潮流,本着对自己负责,对公众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态度,真正地为新闻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向凌峰.浅谈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J].记者观察,2019,476(36):33-33.
[2]肖娜.谈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J].编辑之友,2014(9):56-58.
[3]魏微.谈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J].新闻研究学刊,2016(2):177-178.
[4]吴毅军.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探讨[J].才智,2015(4):270-271.
[5]郭潇.新媒体时代电视记者的媒介素养分析[J].记者摇篮,2020,594(06):19-20.
[6]贾茂雯.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的媒介素养初探[J].西部广播电视,2018,425(09):136-137.
[7]刘昆.新媒体时代全能型新闻记者媒介素养培养[J].环球首映,2019(00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