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天地
2022-06-17周奕宏
周奕宏
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人们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一把篾刀,一把锯,一双手,一堆竹条,就能创造奇迹。
“儿啊,这手艺……”
“爸,这年头没人愿意弄这些竹子了。您年纪大了,就好好歇着吧……”
话还没说完,他便被儿子打断。他想把自己的手艺传下去,可惜儿子不愿意学,眼看着就将在自己手里断送了。
他那双长满老茧的手,能够化腐朽为神奇。在他手中,平常的竹子被赋予了第二次生命。只见他把那些竹子用篾刀一劈两半,先掰成四条,再剖成八条……碗口粗的竹子一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上百条坚韧的竹丝。他不需要任何尺子,他的手就是最精密的测量仪器,他破的竹子长短粗细不差分毫。这些竹条被他用刮刀打磨掉了棱角,均匀而又光滑,拥有绸缎般的光泽和丝滑。抓住一端轻甩,竹条便流畅地上下摆动,一波接着一波,场面令人震撼,像是被风吹拂的海浪。晾晒干的竹条便可以用来编织了。编织的技法经数百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上百种。在一挑一编、一重一叠之中,竹条翻动着、交织着,精巧的造型,精细的纹理,一丝一缕间透出秩序感,散发着清香的气息。他数十年如一日地编织着,不骄不躁,竹条起起落落间,穿过了历史云月。
竹器的制作过程,旁人看着很轻松,其实很危险,一不留神就会被竹条划伤。他的双手早已被竹条磨没了指纹,变得非常粗糙。但他没有想过放弃,他的脸上总带着浅浅的笑,使他饱经沧桑的面容变得生动起来。竹子就是他的全部,也是他生命的意义。
山川历历,世事茫茫。曾经,村里人处处离不开竹制品,勤劳朴实的人们总是提着竹篮子下地揽菜,背着背箩去卖菜。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质朴的竹制品逐渐被塑料制品和不锈钢制品取代,竹制工艺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被人们忽视、遗忘,落寞地退出了历史舞台。可他相信,经过改良和创新的竹编工艺,总能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这段路很长,他会继续往前走,愈行愈远。
他用细细的竹条编织着器皿,编织着匠心,编织着文化,编织着生活。
【作者系山东省微山一中学生,指导老师:李田田】
点评
对传统文化的傳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当下的社会热点话题。文章中所写的竹编就是一项传统手艺。作者把“他”制作竹编的过程写得细致入微,可见其敏锐细致的观察力。作者选择传统手艺来写,表达了自己对这门手艺前景的担忧,也显示出一种社会责任感,值得称赞。最后将竹编这项传统技艺存在与发展的意义进行了升华,揭示了传统手艺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