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使用的有效策略
2022-06-17徐德琳
徐德琳
【摘 要】信息技术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之一。在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存在着无效运用和无度运用的问题。要有效地使用信息技术,必须做到“三有”和“一思三看”。使用信息技术时做到心里有学生、眼中有教材、脑中有设计,不仅要关注学习任务的整体设计,而且要关注学习过程的三个环节。在学习任务的整体设计上恰当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加强课堂教学师生的互动性,真正实现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探究;在导入环节使用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兴趣;在文本研读环节,于重难点处引入信息技术,可以触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促进他们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提升他们的人生感悟;在结尾环节引进信息技术,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延展。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信息技术;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1-7384(2022)06-074-03
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强调要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既要改变因循守旧的语文教学习惯,也要打破唯技术至上的观念,要把握好技术与语文的关系,合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学,促进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教师要创设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境,形成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有效投入语文实践;要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语言环境中主动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要积极探索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利用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学习空间,创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混合式”学习生态,为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服务。在信息化环境下,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学流程、资源支持、教学支持、学习评估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要素所发生的新变化,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模式。
开发和利用恰当的信息技术可以促进语文课内外学习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提升学生学习运用语文的效果。所以,信息技术作为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地运用在语文教学中。
当前信息技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语文教育名家于漪曾指出:“任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有其积极作用,但也都有其局限性,不顾文本的个性特征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实际水平,生搬硬套,没有不事与愿违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片面地追求信息技术的新鲜感和便捷性,造成了使用信息技术时的“事与愿违”。具体说来,有以下两种情况。
1.无效运用
无效运用是指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没有从学情出发、立足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没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反而把学生的视线牵扯到别处,导致教学目标偏移。无效运用的另一种情况是不考虑现有的信息技术硬件,所使用的信息技术超出了现有条件的承受能力,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故障,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这时信息技术仅仅成了课堂教学中毫无生气的“假花假叶”,甚至是阻碍,成为一种无效的运用。
2.无度运用
无度运用实际上也是一种无效运用,这里将其单独列出,是特指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没有明确的标准和精准的选择。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资讯充斥泛滥,相应地会带来大量的教学资源。同时,在我们的教学手段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教师们不断去尝试新鲜的教学手段。五色令人目盲,这时如果对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没有正确的认识,就很容易陷进无度运用的误区。
信息技术的无效运用和无度运用在日常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时有发生。朱熹曾经说过:“随语生解,节上生枝,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读书如此,语文教学亦如此。过而不及,节外生枝的运用带来的只是低效甚至于无效的语文课堂。
信息技术使用的有效策略
1.有效使用信息技术的前提要做到“三有”
“三有”即“心里有学生”“眼中有教材”“脑中有设计”。
语文教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语文的指导者,其教育的情怀、学养的深厚和视野的开阔直接决定了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一切学习活动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要有效使用信息技术也必须做到“心里有学生”。信息技术使用的目的是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完成学习任务、提升语文素养提供一个支架,从而弥补其在知识积累、学习能力和生活情感体验等方面的不足。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研究学情,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明确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能力,思考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可以触动学生、信息技术使用在何处可以有效帮助学生。
有效使用信息技术的前提之二是“眼中有教材”。尽管新课改强调开放的语文课堂,关注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这并不意味着语文课堂教学可以“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偏离文本甚至脱离文本。教师在新课标的指导下解读文本、研究文本的教学价值,制订出恰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的信息技术都应该为积极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这样运用信息技术才可能优化整合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经历多样化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在更广阔的语言环境中主动学习,实现知识的迁移与运用。
教师在这两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到“脑中有设计”。教师要思考如何借助信息技术的辅助创设运用语言文字的真实情境,形成有意义的互动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有效投入语文实践,做到告诉学生所不知道的,提升学生已经知道的。只有这样信息技术的使用才会和教学水乳交融,真正成为语文课堂上支撑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2.有效使用信息技术要做到“一思三看”
“一思三看”即思考整个教学设计,看教学过程的三个环节,也就是导入环节、文本研读环节和结尾环节。
(1)在语文教学中,教材选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风格多样。选文时代的久远、语言运用的差异以及文化背景的不同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作者的生活经历、创作风格,作品所表现的环境背景,相同主题作品的介入、跨媒介的学习资源、具有情境的学习任务设计都对理解文本内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整体教学设计时思考如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就显得必不可少。恰当的信息技术加强了课堂教学师生的互动性,使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得以真正实现。例如,笔者在设计文言文《张衡传》的教学时,提出了一个主要学习任务,分小组为张衡设计一个百度百科词条。首先引导学生上网查看人物百度百科所具备的要素,然后按照这些要素从课文中寻找相关信息,完成张衡的百度百科词条设计。这样的学习任务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消除了对文言阅读的隔膜心理,努力结合注释阅读原文,在理解的基础上将相关信息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当张衡百度百科词条设计完成时,学生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也就完成了。在学习《茶馆》(节选)时,笔者先布置了一个作业:任选一个感兴趣的片段,进行朗读并录音打卡,同时写一段文字说明这样朗读的理由。学生们对这项作业很感兴趣,进行了精彩的朗读和解说。在课堂上老师播放学生的朗诵,并展现朗诵说明。同学们认真倾听,报以热烈的掌声,并对朗诵说明进行补充,分析该朗诵是否能体现出人物性格。在这样的活动中同学们完成了对戏剧人物的分析,并进一步探究了戏剧的主题。
(2)在导入环节使用信息技术,以激发学生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率,对阅读教学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的导入环节时,可以采用具有声音画面的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象、化静态为动态,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进一步探索新的知识。笔者在引导学生学习《红楼梦》时,将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中相关人物的经典情节进行剪辑,做成小视频在课前播放。例如在分析探春形象时,笔者先播放了抄检大观园中探春掌掴王善保家的这一片段。激烈的矛盾冲突与探春沉痛的感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觉得这样的探春与众不同,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分析探春形象特点并探究其形成原因。在学习李白的诗歌《将进酒》时,笔者播放了濮存昕激情澎湃的朗诵。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受到了强烈的感染,时而跟读,时而发笑,时而摇头晃脑。在听读结束后,学生主动结成小组进行个性化的朗读,他们研读诗歌,探讨如何朗读才能更好地体现诗人的情感。课堂气氛活跃,对诗歌的理解也更深入了。
(3)在文本研读环节,于重难点处引入信息技术,触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促进他们对文本的深入解读,提升他们的人生感悟。当文本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对文本语言表达和情感内蕴的体会和把握有一定难度时,恰当的信息技术可以与所学文本相互映衬,在学生和文本之间搭起正确解读的桥梁,帮助学生把对文本语言的感悟内化为思想认识,外化为语言表达,再次激活学生的认识和思考并将其引向深入。笔者引导学生学习《中庸》时,为了深入理解中庸的内涵,引入孔子观欹器的故事,用幻灯投影欹器及其在虚、中、正三种状态下的形状,并引用孔子的话“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 欹器灌满了水就翻过去,没有水就倾斜,灌一半的水正好能垂直正立。中庸之道的关键就在于人要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居于中正之道,不偏不斜。信息技术使无形的大道化为具体的实物出现在眼前,这有效地帮助了学生对中庸的理解。
在进行《乡土中国》整本书阅读时,为了更好地理解礼治秩序,笔者精心选择了电视剧《大江大河》中的一个片段,这个片段是关于八十年代小雷家村的村民选择如何对待因贪污而自杀的老村长。电视剧片段的播放活跃了课堂氛围,也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当今社会与《乡土中国》中的“礼治秩序”有何异同,传统的礼治如何影响着人物的思想,如何思辨地看待礼治秩序。同学们结合这个例子对礼治和法治进行了深入的辨析,并分析了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礼治与法治共存的矛盾现象。
(4)在结尾环节引入信息技术,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在语文课堂教学即将结束之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有针对性地拓展相关课外读物,使阅读向课外、课后延伸。如在学习白居易的《长恨歌》之后,教师运用幻灯片投影文章《柔弱,守望在等待之后》片段进行拓展;在学习阮籍的《咏怀》之后,教师拓展了散文家鲍鹏山的文章《鲍照,迷者之歌》片段,并将全文发到班级微信群。精彩的文章片段激起了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学生课后认真地阅读了这两篇文章,并写了读书笔记。这样的资料运用调动了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了语文课内外学习的结合,并不断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视野。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运用不是课堂教学的简单补充,恰当的信息技术运用如同“锦上添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開启学生的思维心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展现语文课堂的魅力。
注:本文系北京市规划单位资助校本研究专项课题“信息技术促教学质量提升的行动研究——以北京市八一学校为例”(课题编号:CDBA1909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普通高中语文课标研制工作组.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朱绍禹.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栢小武. 信息技术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瓶颈[J]. 学周刊,2020(2).
赖华玲. 信息网络技术优化高中语文教学[R]. 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