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教学的“四化”
2022-06-17魏晓秋
魏晓秋
汉语拼音教学一定要注重趣味性,要用各种活动或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易于接受和理解直观的事物。在教学中,教师要在课堂中多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拼音。
小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时要边学边用边练,在练习普通话的时候记忆拼音,识记汉字。
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拼音教学前设置了40个常用字的学习环节,有了常用字的铺垫,学生在接触陌生的拼音符号时会有一个缓冲的阶段,基于已有的学习基础也能更快地熟悉新知识,进而激发求知欲。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想办法为学生设置一个合理的衔接环节,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统编教材将拼音都注上了声调,并且配上了生动的趣味拼读内容。
例如,对于韵母“ie”而言,统编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用了“b、p”等声母,给了学生更多的拼读训练机会。因此,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展拼读游戏比赛,用比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教师指导进行拼读比赛,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拼音知识,享受高效的趣味课堂。
游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丰富课堂内容。
1.猜一猜
这种游戏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例如,教师在教学“瓜”的拼音时,先设计了一个猜水果的谜语:身着绿衣裳,肚里是红瓤,生的儿子多,个个黑脸膛。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再让学生读出“瓜”的读音,学生便不会读错了。
2.演一演
这种游戏形式让学生成为故事的主人公,在课堂中获得更多的乐趣。例如,教师在教学声母“j、q、x、y”和ü拼在一起的规律时,让扮演ü的学生戴上帽子,另外四个学生戴上对应的头饰,要求扮演ü的学生在见到了戴着“j、q、x、y”头饰的学生时都要摘掉自己的帽子。根据这个场景,教师和学生总结出“j、q、x、y”和ü拼在一起的規律:ü见到“j、q、x、y”的时候都要摘下帽子。
3.动一动
为了尽可能长地维持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例如,在教学拼音字形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身体模拟拼音字母的形状。学生在动一动中记住了拼音字母的特点,获得了愉悦的学习体验。
4.唱一唱
教师可以改编拼音歌曲,用旋律串起拼音,带领学生唱一唱,强化记忆。例如,教师在教学六个单韵母之后,用学生很熟悉的《小星星》的旋律,将歌词改编成《快乐的单韵母》之歌,学生在哼唱中就能够熟练地记住拼音规则。
在拼音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搬入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吸收新知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拼音字形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文本给出的情境图,还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找一找与对应的拼音字母相似的物体。比如,学习“m”时,学生根据字形从生活中找到熟悉的形状——鼻子、峰峦等,拼音字母和这些形状联系在一起,便于拼音,给学习过程增添了许多趣味。
总之,在拼音教学中,教师采取有效策略能够促进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拼音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