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乡村文化振兴的认识误区

2022-06-17金磊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误区乡村振兴

金磊

摘 要: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文化无用”论、“先经济后文化”论、“没有特色文化就搞不好乡村文化振興”论、“经济效益”论、“一蹴而就”论、“政府投入”论等诸多论调都有失偏颇,亟待纠正。正确把握乡村文化振兴的方向,防止理论和行动上的偏差,对于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文化振兴;误区

一、引言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尽管在目前乡村文化振兴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其中农村基层干部在认识上存在不足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深入了解目前农村基层干部对乡村文化振兴的认知情况,笔者向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的农村支部书记发放并回收了65份调查问卷,同时,还采取了座谈会、个别交流等形式与部分街道干部、村支部书记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有些基层干部对农村文化建设、乡村文化振兴的认识还有偏差,对中央以及上级下达的各种有关农村文化建设的精神也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对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不够,从而制约了乡村文化振兴。只有走出这些认识误区,才能不断提高振兴乡村文化的自觉性。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六个认识误区

(一)误区一:“文化无用”论

农村部分干部只偏重经济建设或者政治建设,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认为没大有必要,重视程度、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都还不够,认为文化工作是软任务,花钱多效益少,可搞可不搞。有的从私人利益出发,片面追求所谓的“政绩”,没有为民办实事的思想与作为,认为文化建设周期长、见效慢,在自己的任期内很难形成政绩,搞不好就是“为他人做嫁衣”。而实际上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渗透到乡村建设的各个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思想保障、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保障。

1.文化振兴助力“产业兴旺”

产业兴旺需要有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支撑,文化振兴可以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生产技能,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创新的新型农民,为产业兴旺提供智力支持。同时,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乡村文化本身就是重要的文化资源,是乡村振兴的文化生产力。通过对乡村独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市场运作,可以形成独具特色的创意农业和文化产业,有利于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使乡村经济发展方式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为实现产业兴旺提供重要支撑。

2.文化振兴助力“生态宜居”

实现生态宜居,需要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培养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形成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低碳的生活方式,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现生态宜居,更需要乡村特色文化的底蕴依托,如村落、地标、建筑等都是文化的外在展现。

3.文化振兴助力“乡风文明”

发挥传统文化在乡村底蕴深厚、流传久远的优势,同时倡导现代文明理念和生活方式,提高农民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科学文化素质,提振农民的精气神,促成农民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质朴民风,以文化振兴推动乡风文明。

4.文化振兴助力“治理有效”

无论是自治、法治还是德治,都离不开文化的支撑。文化的影响是自发自觉的、潜移默化的,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社会治理方式。农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加强乡村文化建设能够提高农民素质,充分调动农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够统一思想和行动,凝心聚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强大的动力源泉。反之,如果农民文明素质较低,不良风气盛行,则会严重影响农民的精神状态,从而阻碍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促进农村和谐稳定、优化乡村治理的重要途径。

5.文化振兴助力“生活富裕”

实现生活富裕,首先要不断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通过加大对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能够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生活富裕不仅体现在农民物质生活的提升,也体现在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文化振兴可以为农民提供更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让农民在精神文化层面有更多的充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误区二:“先经济后文化”论

有的干部主张当前应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等经济发展上去了,农民富裕了再进行文化建设;有的片面理解经济对意识形态的决定作用和文化建设对经济建设的服务作用,认为经济发展了,文化就会随着进步。在被调查的65名村支部书记中,有12人持第一种观点,13人持第二种观点,两者合计25人,占比38.5%。在这些思想指导下,部分村干部忽视了文化建设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在工作中将文化建设摆在次要位置,导致文化建设方面工作领导不力,使农村文化建设落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一手硬和一手软的现象,即抓经济建设一手硬,抓文化建设一手软;抓物质文明一手硬,抓精神文明一手软[1]。此外,经济主义或者物质主义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要环节,也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必要内容,但是绝不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全部或者唯一。经济或者物质的发展也绝不意味着文化可以一同获得自然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并不意味着人们精神世界的必然丰富、道德素质的绝对提高和文化水平的大幅上升。在许多地方,尽管经济建设成绩斐然,但民众的文化素质、精神格调以及道德观念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有些新富裕起来的人群,物质上虽然很富有,但思想上还是封建文化的那一套东西,传统落后的观念还在时时作祟。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如果文化衰败,不文明现象滋生,就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留下了障碍,乡村也难以获得持续繁荣。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不但要加强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更要加强文化建设,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乡村文化的振兴,乡村文明的形成,不仅是乡村振兴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是顺利推进其实现的强大动力。一方面,乡村文化的发展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先进的乡村文化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反之则会起阻碍作用。另一方面,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他们的素质状况直接决定着乡村振兴的进程。如果不加强文化建设,不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那么乡村振兴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将文化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摆在重要发展位置,不仅要着眼于满足农民的物质生活需求,也要着眼于满足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和素质的提高,确保乡村振兴目标的实现。

(三)误区三:“没有特色文化就搞不好乡村文化振兴”论

乡村文化振兴中的成功案例往往是特色文化乡村,但我国还有大量的乡村并不具备同等的文化资源条件,其中有些乡村在文化建设中总感觉找不到合适的抓手,认为没有特色文化搞不好乡村文化振兴。在被调查的65名村支部书记中,21人选择“没有特色文化就搞不好乡村文化振兴”,占比32.3%。这种观点存在两个模糊认识。首先,是对“特色文化”的认识存在误区,其实乡村文化应该是当地人和生态、生产、生活的一个共生形态,每个乡村都有值得挖掘的文化特性,如“生态型文化”“生产型文化”“历史型文化”“建筑型文化”“民俗型文化”“技艺型文化”“艺术型文化”“精神型文化”等,要在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乡村特色文化,使乡村文化融入乡村规划、村庄建设、景观设计,延续文脉、留住乡愁。其次,特色文化建设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重要切入点,但并不是“没有特色文化就搞不好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一个包括村民思想观念、道德风尚、知识素养、精神品格,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和乡风文明水准等在内的系统工程。“乡村文化振兴”不光是着重打造本村“特色文化”,更重要的是通过“送文化”“种文化”等形式,增强农民参与意识,充分调动和扩大文化公共领域的作用,充分尊重村民的文化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村民的文化主动性,使广大农民展现主体性与能动性,激发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培育出适合乡村文化发展的土壤。

(四)误区四:“经济效益”论

有的农村基层干部以是否对当前的经济建设有用来衡量文化建设,有用的就重视和发展,无用的就不重视甚至丟弃,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有的认为乡村文化振兴主要是产生经济效益,在被调查的65名村支部书记中,32人认为“乡村文化振兴主要是发展文化产业,产生经济效益”,占比49.2%。这种认识是片面的。“发展文化产业,产生经济效益”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一个着力点,但不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全部或主要内容。文化的功能主要是提升人、培养人、塑造人、熏陶人,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乡村文化振兴的宗旨,是统筹应用多种文化手段和教育方式,培育和塑造乡村振兴的实施主体,从转变和提升村民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生存技能等综合素质入手,焕发他们奋发图强、改变面貌的激情,增强他们创业致富、建设家乡的本领,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单纯把文化工作重心放到产生经济效益上,这种对农民过度利益化的思想很可能会使其失去纯朴的本心[2]。文化的发展是不能以产生经济效益的多少来衡量的,乡村文化振兴要注重精神内涵,力避走进“产业”或者“效益”误区。文化建设还要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当两个效益发生矛盾时,经济效益就要服从社会效益。因为,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角度而言,文化的本质首先应当是意识形态属性而不是商品属性。在乡村文化振兴中,要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在项目建设、产品提供、活动开展中贯彻渗透这条主线,为乡村振兴提供灵魂。

(五)误区五:“一蹴而就”论

调研发现目前乡村文化振兴还存在简单化、急于求成的倾向,比如有的地方通过大量资金投入,大拆大建,脱离当地文化根基,仿建古镇古街,建大亭子、大牌坊、大广场,文化缺乏特色;有的圈住古村落迁走原住居民,交由企业运营,文化缺少“人间烟火”等。这些问题和误区导致乡村文化振兴往往流于形式、缺乏生命力,而且大多需要政府重金投入,没有形成内生机制,是不可持续的。要认识到文化振兴应该在遵循规律性的同时做到长期性,绝不能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农村的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精神生活发展是有其独特的规律的。振兴乡村文化,一定要研究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尊重精神生活发展的独立性,尊重文化发展的独立性,尊重规律、遵循规律,有什么文化资源就做大做强这个文化资源,振兴过程中缺什么发展要素就补足补全相关发展要素。在这当中,还要清楚认识到文化振兴最大最突出的规律就是长期性,文化人才需要长期培育、文化品牌需要长期打造、文化活动需要长期坚持,文化振兴不能搞“一阵风”行动,否则就可能把文化振兴搞成“半截子”工程。

(六)误区六:“政府投入”论

有的农村基层干部认为“乡村文化振兴主要是靠政府投入”,在被调查的65名村支部书记中,有14人持这种观点,占比21.5%。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投入确实存在不足的情况,但是单纯靠政府多投入,乡村文化真就能振兴吗?答案是否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紧迫任务,重点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护和传承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移风易俗,改善农民精神面貌,提高乡村文明程度”[3]。由此可知,乡村文化振兴有两大任务:一是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二是改善农民精神面貌[4]。对于第一个任务,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责任主体是政府,政府需要承担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责任,从资金、项目、人才、活动等不同角度加大投入。同时也要看到农村范围广、基础差,全部由政府投入是不现实的,可采取“财政投入一点、部门支持一点、社会赞助一点、市场运作一点”的办法,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资金投入机制[5],实现由政府“单一供给”向“多元供给”局面转变,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但是片面强调政府投入的认识,如果不处理好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不能准确认知农民文化层次和文化水平,不能深入了解其基本精神需求,提供了农民不需要、不参与的服务,输了不该输的血,不以当代农民为中心,不发挥乡村人民的主体作用,也是达不到预期目的的。对于第二个任务,改善农民精神面貌,除了政府的引导、动员之外,更要靠乡村人民自觉践行。人是文化的主体,乡村人民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力量,需要充分发挥村集体和农民主体作用,动员各界力量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积极搭建与城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社会团体以及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有机融合的平台来共建乡村文化。此外,还要通过推广志愿服务,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方式,不断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让群众在丰富多彩、雅俗共赏的文化活动中受到思想教育、获得精神滋养,使农村进一步形成浓厚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推进乡村文化振兴[6]。

三、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后,我国进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崭新阶段,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是不能缺位的。乡村文化决定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成色和农村的持续发展能力,农村基层干部需要走出认识误区,摒弃“等靠要”等思想,积极主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通过启民智、扶民志、聚民心,促进乡村发展,实现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 牟成文.大变迁——转型期我国农村建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2] 杨吉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文化自信与提升路径[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8(01):24-27.

[3]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4] 李宏勇,岳澎,安培培.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探讨[J].三晋基层治理,2021(02):39-43.

[5] 刘伟民.中国梦·美丽乡村建设之乡风民风[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6.

[6] 颜玉凡.从文化认同到文化自信:新时代公共文化治理的再超越[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1-02-02.

(中文校对:李阳)

Go Out of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JIN Lei

(Taishan District Party School of Tai’an City, Tai’an, Shandong 271000)

Abstract: In the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process, “cultural uselessness” and “first economy and then culture”, “rural culture can not be revitalized without characteristic culture” and “economic benefit”, “accomplish in an action”, “government funding” and many other arguments are biased and in need of redress.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rural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to correctly grasp the direction and prevent the deviation in theory and action.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cultural revitalization; misunderstanding

(英文校譯:翟世贤)

猜你喜欢

误区乡村振兴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