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就业突围路径
2022-06-17张建
张建
前置就业指导,提前规划未来
去年10月,一场数万名大学新生参与的开学典礼在南京市举行。
开学典礼上,南京市委、市政府为全体在宁高校院所2021级新生送上“美丽古都”体验行动、志愿南京服务行动、“宁聚”南京留宁行动等8项迎新“大礼包”。
自2018年起,团南京市委连续4年承办全市开学典礼。这不仅是对大学新生表示欢迎,展示南京市的人才政策,还为全体新生上了一堂职业规划课。
前置就业指导和生涯指导,让学生早做准备,提前规划好未来,力争在毕业之后的就业“大考”中占得先机。
南京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毕业生胡川国早早落实了工作单位——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
他现在可以以轻松的状态准备毕业论文,等毕业答辩结束,他打算先回一趟老家,然后去公司报到。
胡川国在去年秋招季就在准备工作了。去年秋招期间,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到学校招聘,听了公司的宣讲会后,他在现场面试中顺利过关。
其实,是就业还是读研,胡川国也思考过。他的老家在四川偏远的农村,父母都在家务农,家里条件不太好。
大三时,胡川国上过专业导读和就业前景规划等课程。通过学习,他结合自身情况,分析了就业和读研的利弊,最终选择就业。
胡川国说,学校平时会有很多类似的课程,还会开设诸多自愿报名学习的就业培训课。
南京工业大学是首批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示范基地,近年来,学校的就业服务各项工作既有温度与前瞻性,也兼具实效性与层次感。学校在大一第一学期就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必修课,帮助学生树立生涯发展目标,制定长期发展规划。
目前,与职业生涯教育相关的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已经实现对在校生的全覆盖。为发挥榜样带动作用,今年5月下旬,南京工业大学团委和学工处共同举办“20求职不惑计划——学长学姐和你聊聊工作这回事儿”第二课堂精品活动,邀请重点行业、基层、灵活就业、创业、升学、参军等不同去向的、毕业1~10年不等的8位往届毕业生分享就业观,此举不仅面向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也让2023届毕业的学生提前“预热”。近年来,南京工业大学团委围绕中心育人工作,注重学生的就业技能培训和就业观念的引导教育,依托“第二课堂”这块金字招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胡川国就组织过就业指导讲座。
他曾担任化工学院学办主任助理,组织了“中石化大讲堂”活动。学校从中石化、扬子石化等企业请来高级工程师,给学生介绍化工企业的发展情况。
此类讲座更偏向行业分析,专家们会讲化工行业存在的问题及优势,让学生们自己判断、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整合并建立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职业生涯教育资源,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的专业化队伍建设,自2020年起,江苏省教育厅在全省高校分批遴选打造30个职业生涯教育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平台。
2020年,包括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学、江南大学、南通大学等学校在内的15所高校,成为首批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示范基地。
打造省级示范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基地,集聚资源,加强教育系统与各行业的合作,旨在为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提供广阔的实践平台。
全省高校均可学习、借鉴示范基地的成功做法与经验,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载体建设,共同深入推进全省高校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改革创新。
近年来,江苏共青团将就业帮扶工作前置,从入学阶段起,就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
南通大学在大二、大三年级分阶段开设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课程,大二侧重理论教学,大三注重实践指导。校团委还配合学工部门,邀请专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走进课堂,开展职业规划辅导讲座。
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审计大学、盐城师范学院……江苏各地、各高校的团组织结合实际,分别推出独具特色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
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健全高校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体系,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模拟实训、职业体验等实践教学,组织高校毕业生走进人力资源市场,参加职业能力测评,接受现场指导;举办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增强大学生生涯规划意识,指导其及早做好就业准备。
一人一策,缓解后顾之忧
马一鸣是扬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预想过进入旅游行业工作。
大三时,她曾在酒店实习,亲身感受到疫情对旅游、酒店、餐饮等行业带来的困扰,“不知道什么时候工作就得停下来”。
择业时,她深入思考后决定,不一定非要进入旅游行业,得选择一份相對稳定的工作。
为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学校、学院会提供各种帮扶。马一鸣所在的旅游烹饪学院涵盖旅游、食品、烹饪等专业,在学院建立的就业群里,老师经常发布苏浙沪等地相关企业的招聘信息,同学们可以根据信息,结合自身状况,选择不同的企业和岗位投简历。
还有更精细的帮扶。马一鸣说,以她所在的班级为例,年级辅导员会和每位同学谈话,了解同学们的择业意愿,如想找本专业的工作还是其他工作、工作意向城市在哪里等,并根据每位同学的需求推荐岗位。
这种帮扶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
在校招季,马一鸣投的简历不多。其他企业的面试还没结束,她就选定了岗位——扬州大学后勤管理部门的管理岗,面试后被录取。
但是,马一鸣所在的班级还有一部分同学暂时没落实工作。
今年,江苏应届高校毕业生超过66万人,比去年增加近5万人,创历史新高。在毕业求职季,江苏各地、各部门和高校采取多种措施,尽力保障高校应届毕业生实现就业。以南京市为例,南京面向高校毕业生实施“宁聚”十项行动,在政策、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对于暂时难以就业的毕业生,江苏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制度,跟进落实“一对一”实名帮扶,确保服务不断线。对离校后未就业的,由基层人社部门进行实名制调查和登记,根据特点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如扬州实现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调查登记“全覆盖”;徐州持续开展“百企名校行”活动,依托全省领先的农村劳动力实名制数据库,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对家庭贫困的毕业生,国家已统筹制定帮扶措施。
封安妮是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制药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已经和连云港润众制药有限公司签订了三方就业协议。毕业离校后,她就去公司报到。
她的老家在贵州,家里姐弟3人,一个姐姐,一个弟弟,3个人的年龄差距不大。在贵州时,爸爸在煤矿工作,挣钱养家,妈妈拉扯姐弟3人,比较辛苦。后来煤矿关停,爸爸和妈妈都去云南昆明打工挣钱,供孩子们上学读书。
考上大学后,封安妮在贵州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大学四年,都靠助学贷款缴学费。
上学期间,学校根据贫困生家庭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档,封安妮被划为C档贫困生。每年春秋两季,学校会为各档贫困生发放补助金,到了大二,补助金还有所提升。
封安妮原打算考研到云南大学,离父母近一些。由于考研成绩不理想,她没选择调剂,经过权衡,决定先就业。
在学校团组织、辅导员的帮助下,封安妮成功被正大天晴旗下的连云港润众制药有限公司录取。
封安妮的姐姐之前也申请了助学贷款,现在正按照相关要求偿还贷款。
父母年纪大了,姐姐到了适婚年龄,弟弟还在上高中,家里已没有多少力量帮封安妮还贷款了。
封安妮准备工作后,自己按期还款。
在今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国家充分考虑到像封安妮这样的靠助学贷款上学的学生,并出台相关措施,缓解其就业压力。
5月1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要求,财政货币政策以就业优先为导向,稳住经济大盘。会议还决定,免除今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生今年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免息资金由国家财政承担。本金可申请延期一年偿还,不计复利。毕业生因疫情影响今年未及时还款的,不影响征信。
这一面向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的惠民政策犹如及时雨,暂时缓解了因疫情影响等不能及时就业和还款困难大学生的后顾之忧。此项政策预计免息20多亿元、延期还本50多亿元,将惠及400多万名高校毕业生。
此外,封安妮还可以申请一笔1500元的求职创业补贴。
2019年,江苏省人社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发文,从2020届起,为相关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补贴标准为1500元∕人。
高校残疾人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也被提上日程。
5月15日,江苏省教育厅与省残联共同举办江苏省高校残疾人毕业生视频面试会,5家用人单位通过视频与185名残疾人毕业生进行远程面试。6月底前,江苏省教育厅和省残联还将举办残疾人毕业生专场网络招聘会。
江苏省教育厅将引导各高校建立重点群体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台账,按照“一人一档”“一人一策”要求,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少数民族以及未就业高职社招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毕业生的就业帮扶和指导服务工作。
援企拓岗,为毕业生送上“源头活水”
要想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要有岗位,岗位多了,才能从“源头”破解就业难题。
4月底,在“百校千企万岗”2022年江苏大学生就业帮扶“送岗直通车”(无锡专場)活动中,团无锡市委联合相关部门共同推出大学生就业帮扶行动项目,并向全市青联、青商会等组织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发出倡议,为低收入家庭大学生提供更多适合的工作岗位信息和就业帮扶物资,扩充优先招录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的就业、实习(见习)岗位,开发更多定向公益岗位,募集就业帮扶物资。
在直播活动中,团无锡市委联合无锡市学联、无锡市青商会等部门成立“无锡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服务联盟”,牵头挂牌一批无锡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聘任一批大学生就业创业见习导师。
今年以来,团无锡市委聚焦在锡高校毕业生岗位资源供给、职场能力提升、困难群体帮扶等方面,推出“四大服务、五项举措、六项行动”。
今年,团无锡市委计划举办29场“送岗直通车”直播荐岗活动。
想毕业生之所想,急毕业生之所急,江苏各地团组织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送岗服务。
今年,淮安市大中专院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超过27000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2.6%。为做好在淮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团淮安市委启动“双百行动”,助力大学生留淮就业。
“双百行动”计划从岗位和资金两个维度,供给优质就业资源。
在岗位供给方面,“双百行动”推出大学生留淮就业百日行动。团淮安市委将募集至少100家淮安企业就业岗位信息,组织举办“留凤建淮”网络招聘会;面向淮安市青商会、市青联及社会各界征集专项就业岗位,募集不少于4000个岗位,精准投放有留淮就业意向的低收入家庭应届毕业生;相关服务基层的毕业生,团市委在招募中,降低学历、专业限制,重点面向在淮大中专院校大学生和淮安籍大学生,推出专属岗位。
在资金方面,团市委推出“留凤建淮”百万奖助学金发放行动,面向低收入家庭大学生,提供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留凤建淮”“筑梦”专项奖助学金申报工作,做好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就业帮扶保障工作。
团南通市委举办的直播荐岗活动,从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强化各类人才培养、优化服务保障水平、优化人才安居保障等方面开展人才政策宣讲;专业的职业指导老师从“探究未知自我”的角度,为毕业生更好就业、更快成长提供指导。
类似的送岗活动还有很多。
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业,江苏各地、各部门推出了多项扶持政策。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修订出台《江苏省中小企业促进条例》,相关部门制定《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实施方案》,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见效。“531产业链递进培育工程”“百企引航”“千企升级”等计划的陆续实施,促进全省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34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2家。这些举措,为从源头上缓解就业难提供了支持。
针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江苏省加快落实“苏政40条”“苏政办22条”和“人社助企纾困12条”等政策措施,全力援企稳岗。南通出台进一步提升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发展指数的若干政策,减轻企业用工压力,对企业新招全日制技工院校高级工班和技工院校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连续3年给予薪酬补贴。南京市为鼓励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对新招用毕业1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中小微企业,按2000元/人给予一次性补贴。
今年以来,江苏省累计向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的用人单位发放社保补贴4400多万元、公益性岗位补贴9600多万元;为2万多创业主体提供富民创业担保贷款超过35亿元,“苏岗贷”试点政策迅速落地,已向多家中小微民营企业精准投放2亿多元信贷资金。
把握政策红利,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
宋帅帅是江苏电子职业信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已经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准备以志愿者的身份服务西部。
他的老家在安徽宿州萧县,以前是贫困县。上小学时,因为学校离家远,他从四年级就开始住校。
他對那段经历记忆犹新。那个时候,周末回家坐的校车,是学校租来的几辆车,又破又旧,坐在座位上,低头就能看到路面。
2020年,萧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家乡的生活场景让宋帅帅产生了为乡村发展作贡献的想法。
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宋帅帅跟父母沟通过,父母支持他的决定。
他申请的第一志愿是新疆,第二是安徽,第三是河南。
2003年起,团中央等部门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精神,联合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一定数量的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或在读研究生,到西部基层开展为期1~3年的志愿服务工作,鼓励志愿者服务期满后扎根当地就业创业。
到今年,西部计划已实施19年。19年来,累计招募派遣41万余名大学生志愿者在2000多个县(市、区、旗)基层服务。2022年,西部计划全国项目实施规模继续保持20000人,地方项目预计实施规模超过30000人。
长期以来,西部计划不但是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服务西部、服务基层的有效载体,也是承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蓄水池”。
在江苏,与西部计划申报同期启动的,还有“苏北计划”。
2005年,江苏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团省委参照“西部计划”模式,共同实施“苏北计划”。
赵雪莹是服务连云港灌南县的“苏北计划”志愿者。
依托全县“苏北计划”志愿者和“热爱灌南、服务青创”志愿服务队,团灌南县委着力打造为农村青年、社会青年、返乡青年提供集初创培训、创业指导、思想交流、就业规划、信贷帮扶、导师帮带等为一体的“农优聚”青创客服项目。
作为项目活动组的一员,赵雪莹主要负责邀请活动创业导师、设计活动环节、建立人才库等工作。在每次活动的筹备阶段,赵雪莹都会仔细了解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创业意愿和创业需求等信息,从而确定活动主题、邀请行业专家或创业导师,为创业者提供针对性的帮助。
项目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优势,通过指导优秀青年创业,打造家乡产品品牌,同时带动农业、电商、物流、快递等行业的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农民增收。
连续两年参加项目,赵雪莹坚定了家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今年,“苏北计划”将扩容升级为“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把服务范围从苏北拓展到全省各地,重点支持12个省级重点帮促县区、“6+2”片区(指西南岗地区、成子湖周边地区、黄墩湖滞洪区、石梁河库区、刘老庄地区、灌溉总渠以北地区等6个地区,黄桥、茅山2个革命老区),每年选派2000名以上应届大学毕业生赴基层一线开展志愿服务。
今年,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的李磊鑫打算再次应征入伍。
他从小就对军营生活心生向往。
他的老家在山西晋中,参军在当地是挺自豪的事情,每年都有很多适龄青年入伍。
三年前,李磊鑫来到常州学习。之前,他的设想是,毕业后工作三年,如果三年没有起色,就回老家。老家现在也在转型,需要像他这样掌握一门技术的毕业生。不过,他目前的首选是投身军营。
家人支持他的决定,让他按照自己规划的道路走下去。
去年,因为体重超标,李磊鑫未能如愿。今年,在实习期间,他一边做好岗位工作,一边锻炼身体。等实习结束,拿到毕业证后,他准备找一处封闭场馆进行训练,迎接6月底到来的体检。
如能成行,退役后,李磊鑫可享受相关择业、就业的优惠政策。
今年高职院校的在校生参军,将迎来新的政策利好。
中央军委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普通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政策公告》新增一项优惠政策:自2022年起,高职(专科)学生应征入伍,退役后在完成高职(专科)学业的前提下,可免试入读普通本科,或根据意愿入读成人本科。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考研、考公热也正在兴起,成为毕业生推迟就业的一种选择。
2022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457万,与前一年相比增长了80万,增幅达到21%。
2022年通过国家公务员用人单位资格审查的人数达到212.3万,同比前一年增长34.7%,创历史新高,平均报录比约为68: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共同富裕研究院研究员周广肃表示,疫情之后,这种趋势变得明显起来,前两次出现考研、考公热则分别对应着2004年的“非典”和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确定性事件的冲击,毕业生对风险的厌恶心理增强,从而倾向于选择更具有稳定性的工作。
鼓励自主创业,帮扶灵活就业
今年,周鑫垚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他没找工作,而是选择创业,创办了徐州智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兼具硬件设计、软件开发、结構设计、电装焊接、环境试验等研发生产能力,主打产品是矿用设备和医疗设备。
周鑫垚上大一时就参加了江苏省举办的技能大赛,培训、备赛,时间安排得很紧张。此外,还要跟老师做课题,联系企业。
这些经历,为他以后创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学期间,凭借老师的帮助,周鑫垚在一个项目里挣了80多万元。这笔钱就是他的创业启动资金。
公司的办公场地在学校的创业园,不要房租,只要交物业费,入驻创业园还有补贴。
为扶持青年创业,徐州相关部门也会提供补贴,但是周鑫垚太忙了,还没特别留意。
周鑫垚除了可以申请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公司还有社保补贴。如果申请市级优秀创业项目和省级优秀创业项目,也有补贴,力度还不小。同时,因受疫情影响,公司在税费方面也有优惠。
创业具有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据测算,在江苏,平均1人创业可带动4人就业。5月1日实施的《江苏省就业促进条例》,关于创业的条目高达10条,从优化创业环境、提供创业服务、加大创业培训、搭建创业平台、公布创业信息、扩大创业投资规模等方面全方位落实创业扶持政策。
为全力支持自主创业,江苏今年将联合发改委、科技厅、农业农村厅等部门协同推进创业带动就业示范行动,制定省级创业孵化基地服务标准,认定一批省级创业示范基地和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会同金融机构共设“苏岗贷”,对吸纳就业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创业企业,免抵质押担保并给予优惠利率支持;联合财政厅、金融机构等优化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和财政贴息政策;健全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制度;加大对初创企业的支持,鼓励各地制定差异化扶持政策,放宽城市管理、社保参保等限制,引导平台企业降低服务收费,为灵活就业创造有利条件。
为做好大学生的创业指导工作,从4月起到今年年底,江苏省人社厅会同省教育厅、省科技厅、团省委、省妇联和省工商联开展“创响江苏”创业就业服务高校行活动。通过政策享受进高校、创业服务进高校、创业指导进高校、招聘服务进高校和培训见习进高校五大举措,鼓励和引导更多高校毕业生创业。
在创业服务和指导方面,江苏将推动各类创业示范园和高校结对共建,为大学生提供孵化、培训、研发、投资等支持;募集一批拉动就业强、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的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并给予最高10万元的一次性补助。
就业观念的转变,让就业有了更多可能,比如灵活就业。
歌手、模特、主播、UP主、网约车司机、自由撰稿人……这些都是灵活就业。
这些新的就业形态,岗位进出相对宽松,工作时间比较灵活,契合了一部分求职者的实际需要。大学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是对就业环境、竞争程度、个人能力和岗位价值的理性评估和认知。在就业形势严峻的背景下,这也是有效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对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灵活就业人员,江苏也在政策层面给予扶持。
《江苏省“十四五”高质量就业促进规划》指出,建立完善适应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促进有意愿、有缴费能力的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完善落实用人单位为其非全日制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政策,推进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工作;开展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试点;建立灵活就业人员统计监测制度,把灵活就业岗位供求信息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推进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项目,开展向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送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