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生命
2022-06-17赵亚辉
赵亚辉
洞穴有比较严格的定义,通常指岩石上的自然孔道,其直径可容纳一个成年人通过,内部基本完全黑暗。最常见的洞穴是岩溶洞穴,它是通过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侵蚀等地质作用形成的,因此在很多岩溶洞穴中部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地下水,包括地下河、湖、岩溶泉等。
洞穴所展现出的是一个与洞外世界既相似、又不同的生态系统。洞穴是一种典型的极端生活环境,黑暗是其最显著的特点。因为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在此难以生存;对于动物,其食物资源也相对匮乏。从某种程度上讲,洞穴就像是天然的实验室,浓缩了在黑暗环境压力下生命的演化过程,蕴藏了大量我们未知的生命,这些生命在无边的黑暗中极尽所能地展现着自己适者生存的本领。
洞穴鱼类与其他地表鱼类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不同,对于洞穴这一特殊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被显著地反映在洞穴鱼类身上,让它们成为这一极端环境中十分显耀的定居者。当然,并不是所有在洞穴里出现的鱼类都可以被称为洞穴鱼类。真正意义上的洞穴鱼类是指那些在自然状态下,其生活史的全部或部分需要在黑暗的洞穴或地下水环境中完成的种类;若脱离这种环境,则其生活史不能自然完成。
灶马是洞穴里的常客(摄影/Dante Fenolio)
在长期适应演化的过程中,有些洞穴鱼类形成了一系列洞穴适应性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向上,即退化和特化。
退化是在时间尺度上无用器官的消失或功能的削弱。在洞穴鱼类身上表现为眼睛的退化乃至最终消失、身体色素褪去变得透明、鳞片数目减少等。
特化是指某一器官的进一步发展,也包括功能的加强,如触须的发达程度、偶鳍(水生脊椎动物身体两侧成对的鳍)的延长和感觉(除视觉外)系统的发展。在中国分布的很多洞穴鱼类身上,还能看到它们在头背交界处有一个向前伸出的角状结构。
我们把具备明显洞穴适应性特征的种类,称为典型洞穴鱼类,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叉背金线鲃(Sinocyclocheilus furcodorsalis)。而那些虽具有洞穴生活习性,但在形态上并不表现出明显洞穴适应性特征的,被称为非典型洞穴鱼类,如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多鳞白甲鱼(Onychostoma macrolepis)。
除了南极洲之外,全世界各个大陆都有洞穴鱼类的分布,尤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为主。
中国是世界上洞穴鱼类物种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已发现超过150种洞穴鱼类,隶属于2目4科20属,占到了中国整个淡水鱼类总数的10%。可以说,洞穴鱼类是中国淡水鱼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其中,有一半以上为典型洞穴鱼类,数量也排在世界首位。每年还不断有新的洞穴鱼类被发现,可以说,中国丰富的洞穴鱼类资源,为我们探索极端环境下生命演化的过程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材料。
除了物种多样性高之外,中国洞穴鱼类还具有其他一些特点。例如所有在中国发现的洞穴鱼类都是中国特有种,像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盲鲃属(Typhlobarbus)、原花鳅属(Protocobitis)等。因此,这些洞穴鱼类对中国的物种保护而言,具有重要的价值。
中国的洞穴鱼类一直处在高度的物种分化过程中,这与它们所栖居的极端环境和洞穴的高度隔绝作用有直接关系。这一特点直接体现为属内的物种多样性很高,例如:金线鲃属鱼类均为洞穴栖居的种类,全属目前有70多个有效物种,是中国鲤科鱼类当中最大的一个属。
另外,由于洞穴里的食物非常有限,所以绝大多数洞穴鱼类的种群数量也十分有限,这使得洞穴鱼类很容易成为濒危种类。例如,金线鲃属,目前全属鱼类均已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被列入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中国洞穴鱼类资源丰富,与中国岩溶(喀斯特)条件密切相关。中国洞穴鱼类,大多数部分布在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其中更是包括了世界自然遗产——中国南方喀斯特所覆盖的区域。
洞穴鱼类很脆弱,一旦生活环境受到扰动,很可能面临灭顶之灾。开山采石、修建公路、开发地下水资源、修筑堤坝和沟渠等,都在不同程度地影响洞穴鱼类的正常生活。此外,对洞穴鱼类的捕捞也时有发生,这对种群数量本就处在极低水平的洞穴鱼类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黑暗的洞穴并非了无生机,那些活跃在极端环境里的小小洞穴鱼类,诠释着生命演化历程的伟大奇迹。环境改变了它们的模样,也孕育出旺盛的生命力,令人深刻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在整个生命世界当中,我们还有太多的未知需要去探索。
(责任编辑/黄盈盈 美术编辑/胡美岩)
有些洞穴鱼一辈子不离开黑暗无光的溶洞,眼睛对 于它们来说,似乎只是摆设。有些鱼的眼睛退化为一个点,而更有些种类的眼睛已经消失不见
滇池金线鲃,拥有正常的鱼眼
瓦状角金线鲃,退化缩小的鱼眼
无限金线鲃,完全退化的鱼眼
叉背金线鲃的眼睛完全消失,显示出典型的洞穴适应性特征
身体色素褪去后变得透明的洞穴鱼类
叉背金线鲃
无眼岭鳅
无限原花鳅(摄影/Dante Fenol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