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阳市乡村旅游特色村空间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6-16董亦如李星佑董亦豪

南方农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信阳市特征特色

董亦如,李星佑,董亦豪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2.郑州大学,河南郑州 451100)

近年来,网络和自媒体时代促使“旅游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1]。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城乡居民青睐的旅游形式,不断涌现了农家乐、特色民宿、露营地、田园综合体等形式的特色村镇[2]。2019 年国家农业农村部、国家旅游局举办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示范点推介活动,乡村旅游成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方向[3]。

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国外学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可持续发展、地理空间特征及游客感知偏好等方面。如:López Sanz等[4]、Ćurčić Nevena 等[5]、Coroș Monica Maria 等[6],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乡村旅游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Zyrianov A I 等[7]、Wanner Alice 等[8]、Bustamante Alexander等[9],研究了乡村旅游地时空布局上的差异;Lee Sangmin 等[10]、Keski˙n Berkay 等[11],通 过SWOT 与社会文化需求视角,对游客选择偏好进行了研究。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展路径、发展资源潜力评价、空间结构特征等方面。如:龙井然等[12]、刘卿文等[13]、张祝平[14]对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式发展路径进行研究;焦敬华[15]、陈才等[16]、殷章馨等[17]基于旅游资源、游客体验和发展潜力等角度考虑,对研究地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研究;翁钢民等[18]、叶晗等[19],对乡村旅游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全局分析。综上所述,现有研究多从发展潜力、路径选择和区位特征等角度进行研究,虽然将定性与定量方法有效结合,但缺乏空间异质性特征和各要素间的影响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及空间自相关分析,旨在揭示信阳市乡村旅游特色村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信阳市乡村旅游的科学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文以2020年河南省文化与旅游厅公布的《推荐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公示》中信阳市65个乡村旅游特色村为研究对象,通过百度地图拾取坐标系统获取POI 点。基础行政地图和DEM 图来源于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和GlobeLand 30。地方经济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信阳市统计公报》《中国休闲农业统计年鉴》。

1.2 研究方法

借助ArcGIS 10.5软件,通过最邻近指数、基尼系数、核密度分析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信阳市65个特色村进行空间特征分析(见表1)。

表1 研究方法及模型意义说明

2 结果与分析

2.1 空间地理特征

2.1.1 空间分布特征

通过最邻近指数计算公式,借助Arcgis 10.5 软件得到预期平均距离rE=18.843 km,平均观测距离r1=11.726 km,最邻近指数R=0.622 3,R<1,并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信阳市特色村整体分布呈聚集态特征(见图1)。

图1 信阳市特色村最邻近距离分析

为排除特色村对样本选择标准的不同,造成最终结果的差异,通过ArcGIS 10.5软件中的泰森多边形工具,创建Voronoi 图获取变异系数CV 来进行验证(见图2)。结果显示变异系数CV=119.343 3%,参照Duyckaerts C 等[20]的研究结论:CV 值为33%~64%,呈随机分布;CV 值大于64%,呈集聚分布;CV 值小于33%,呈均匀分布。因此,信阳市特色村空间分布总体上呈聚集态。

图2 信阳市乡村旅游特色村Voronoi图

2.1.2 空间发展均衡特征

空间发展均衡程度是衡量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均衡度的重要方面。本文采用王耀斌等[21]在方法上的创新,利用基尼系数来描述特色村在信阳市的分布均衡特征。根据表1 和表2 中的公式和特色村分布数量,得到特色村基尼系数G=49.015%,均匀度C=50.985%。如图3,特色村主要集中于信阳市西部的平桥区、浉河区、罗山县,南部的光山县、新县、商城县,分别占比44.61%、40%。因此,信阳市特色村在市域范围内呈现出不均衡的空间发展特征。

图3 信阳市乡村旅游特色村地理分布

表2 信阳市乡村旅游特色村数量分布

2.1.3 空间集聚特征

受限于最邻近距离和基尼系数不能直观展现不同地理范围的空间集聚特征。通过ArcGIS 10.5 的Kernel Density 工具包进一步充实研究,进行全市范围的空间核密度分析。由图4可知:1)信阳市特色村空间集聚特征显著,整体以西部和南部聚集为主;2)主要热点区以信阳市浉河区、平桥区、新县和光山县为中心,反映了当地乡村旅游可开发资源的丰富;3)中部、北部和东部地区属于冷点区,特色村分布明显稀少。

图4 信阳市乡村旅游特色村核密度分析

2.1.4 空间自相关性特征

空间核密度分析表明了信阳市特色村分布存在集聚特征,但各特色村点位间是否存在相关性难以得到验证。因此,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来探究特色村在总体空间上的相关性及冷热点分布情况。根据分析结果,信阳市乡村旅游特色村总体Moran’I 指数为0.465 7,z 值为2.069 1,p 值为0.038 5,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如图5。表明特色村在信阳市空间分布上存在正自相关特征,各特色村具有显著的邻近性特点。

图5 信阳市乡村旅游特色村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对特色村进行局部空间自相关的分析能够反映特色村在不同县区间的分布规律。借助ArcGIS 10.5 中Anselin local Moran I 工具包,对不同冷热点区域进行可视化渲染。如图6,信阳市特色村分布主要有“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其中,“高—高聚集”反映了高数量的特色村会催生更多的特色村的出现,以平桥区为主要代表;“低—低聚集”反映了低数量的特色村会致使该区域特色村数量趋少,形成冷点区域,如:淮滨县、息县和固始县。因此,信阳市特色村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特征。

图6 信阳市乡村旅游特色村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2.2 影响因素分析

2.2.1 自然地理因素

自然地理因素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条件。根据获取的信阳市高程信息DEM数据,并将特色村位点坐标提取到矢量地图上,得到了信阳市特色村的高程分布图,如图7。信阳市整体地形南高北低,西部与南部分别为桐柏山、大别山,面积近7 000 km2,占全市总面积37.1%。得益于独特的地貌,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根据图7 可知,信阳市特色村多分布于西部南部的山地地区,分布于500~700 m 的海拔范围内。同时,沿河流分布的特色村有45个,水文环境对特色村的分布影响明显。因此,信阳市特色村的分布受地形地貌、水文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图7 信阳市地形与水文条件分布

2.2.2 公共交通条件

交通条件是影响特色村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信阳市路网系统中(见图8),国道与省道的通勤情况最为便利,利用缓冲区分析工具,测度特色村距离国道、省道的距离,能够有效分析交通条件对特色村分布的影响状况,此处测度距离设定为5 km。如图9所示,分布在国道省道沿线5 km范围内的乡村旅游特色村数量为54个,占比83.07%,其中,国道范围内有8个,省道范围内有46个。结果表明:信阳市特色村分布与交通条件有着密切联系,特色村分布主要沿交通路网范围集中分布。因此,信阳市特色村受交通条件因素影响较大。

图8 信阳市路网交通情况

图9 信阳市乡村旅游特色村与国道缓冲分析

2.2.3 人口及经济条件

人口与经济条件是影响特色村发展的直接原因。依据《2020 年信阳市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选取信阳市10个县区的年末常住人口数量POP,人均国民生产总值PGDP 等数据,借助Stata 25.0,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3。结果表明:人口数量对特色村数量呈正相关,系数为3.498 414,且P=0.000,通过显著性检验;人均GDP对特色村数量呈正相关,系数为21.821 32,且P=0.047,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信阳市特色村的发展受人口与经济因素的影响较大,其中,经济因素对特色村数量的影响最为明显。

表3 信阳市特色村数量与人口经济变量的回归结果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借助ArcGIS 工具,结合最邻近指数法、基尼系数法、空间核密度分析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对信阳市特色村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发展均衡特征、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自相关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论如下。

1)特色村的最邻近指数R=0.622 3,变异系数CV=119.343 3%,表明信阳市特色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呈现聚集态。

2)特色村的基尼系数G=49.015%,均匀度C=50.985%,特色村主要集中于信阳市西部的平桥区、浉河区罗山县,南部的光山县、新县、商城县,西部和南部分别占比44.61%和40%。表明信阳市特色村在市域范围内呈现出不均衡的空间发展特征。

3)空间核密度分析表明信阳市特色村空间集聚特征显著,整体以西部和南部聚集为主。同时,浉河区、平桥区、新县和光山县为热点区域,中部、北部和东部各县区为冷点区域。

4)特色村的全局Moran’I=0.465 7。表明特色村在信阳市全局空间分布上存在正自相关特征,各特色村具有明显的邻近性特点。同时局部自相关分析表明信阳市特色村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正自相关特征,形成了“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的态势。

5)信阳市特色村的分布受到了自然地理因素、公共交通条件和人口经济因素的影响。其中,经济因素的影响最为显著。

3.2 建议

3.2.1 激发信阳市乡村旅游特色村发展的创新活力

特色村的开发仍停留在以自然地理因素和交通便捷程度为条件的初级阶段,缺乏对旅游内容新颖性和多样性的重视。因此,信阳市政府在推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着重推广具有特色模式和内容的乡村旅游村镇,同时,形成激励制度,对主动创新、开展乡村旅游创客模式发展的个人或企业集体进行财政奖励。

3.2.2 增强信阳市乡村旅游特色村间的协同发展

空间核密度与自相关分析表明,信阳市乡村旅游特色村对局部区域的带动明显,但全局范围内没有形成发展带动,特别是缺乏旅游资源禀赋优势的县区。因此,信阳市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因重视区域协同共进,避免资金和人力的过度集聚。

3.2.3 加快信阳市经济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提升

在影响因素分析中,人口和经济因素是影响信阳市乡村旅游特色村数量的直接原因,其中,经济因素对特色村数量的影响最大。

猜你喜欢

信阳市特征特色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信阳市审计局 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与数字特征
特色种植促增收
河南省信阳市通联站
信阳市环宇针织服装有限公司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坚持稳、准、狠原则 确保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信阳市检察机关扫黑险恶专项斗争纪实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