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2022-06-16吴艳艳

中外医疗 2022年7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吴艳艳

江苏省泗洪县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宿迁 223900

急性脑梗死是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引起的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以组织缺血、缺氧为临床特征,可见意识障碍、四肢麻木、身体偏瘫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残疾、死亡[1]。据统计,急性脑梗死占脑卒中70%左右,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升高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该病发生率持续升高,为避免病情持续加重威胁患者生命,需及时进行治疗[2]。目前临床针对急性脑梗死多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其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应用频率较高,阿司匹林为急性脑梗死经典用药,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在预防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中有积极作用;氯吡格雷效果与阿司匹林类似,但既往多选择单一药物治疗,导致临床疗效不理想,近年有资料显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可增强抗血小板聚集效果,亦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明确其具体价值,该研究随机选取2017年10月—2021年10月该院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展开对比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该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样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女=22/18;年龄40~90岁,平均(62.42±10.31)岁;入院至就诊时间6 h~3 d,平均(1.08±0.62)d;GCS评分10~14分,平均(11.51±1.24)分。对照组中男/女=23/17;年龄41~89岁,平均(62.34±10.24)岁;入院至就诊时间7 h~3 d,平均(1.11±0.54)d;GCS评分10~15分,平均(11.67±1.16)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该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审批。

纳入标准:①发病时间≥6 h[3];②满足用药指征;③经颅脑CT、头颅磁共振检查确诊;④发病后72 h内就诊[4];⑤具有脑卒中进展复发风险;⑥初次发病;⑦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者;②严重脏器功能损伤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5];④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者[6];⑤免疫性疾病者;⑥精神及心理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130078;规格:100 mg)治疗,口服,100 mg/次,1次/d,持续治疗2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国药准字J20180029;规格:75 mg)治疗,口服,75 mg/次,1次/d,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4周后根据神经功能(参考NIHSS量表)改善情况临床疗效,显效:患者NIHSS评分减少>90%;有效:患者NIHSS评分减少40%~89%;无效:患者未达到上述指标[7]。临床疗效=显效率+有效率。

②记录两组胃肠道出血、恶心呕吐、结膜出血、血尿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③评价治疗前、治疗7 d后、14 d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分值0~42分,得分越高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8])、日常生活能力(ADL,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恢复越理想[9])评分等的变化。

④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1(ET-1)、血浆黏度、全血黏度等。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疗效(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Table 2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 incid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n(%)]

2.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NIHSS、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IHSS评分治疗后7 d(14.75±2.61分)、14 d(10.98±2.14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HIHSS and ADL对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NIHSS and AD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表3 两组患者HIHSS and ADL对比[(±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NIHSS and ADL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points]

组别对照组(n=40)观察组(n=40)t值P值NIHSS治疗前 治疗后7 d 治疗后14 d 19.51±3.52 19.75±2.67 0.343 0.732 18.24±3.21 14.75±2.61 5.335<0.001 12.58±2.11 10.98±2.14 3.367<0.001 ADL治疗前 治疗后7 d 治疗后14 d 50.21±9.66 50.48±9.25 0.127 0.898 60.25±8.72 66.72±3.72 4.316<0.001 70.34±8.42 76.54±3.62 4.278<0.001

2.4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6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IB、D-D、CRP、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于对照组,ET-1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s)Table 4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y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表4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s)Table 4 Comparison of hemorheology index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s)

全血黏度(mPa·s) ET-1(pg/L)组别 时间FIB(g/L)D-D(mg/L)CRP(mg/L)血浆黏度(mPa·s)对照组(n=40) 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n=40) 治疗前治疗后t组间治疗后对比值P组间治疗后对比值3.58±0.81 2.86±0.53 3.61±0.71 2.14±0.42 6.733<0.001 0.85±0.21 0.48±0.12 0.86±0.18 0.29±0.09 8.011<0.001 9.46±2.67 7.52±1.34 9.82±1.64 5.32±0.32 10.099<0.001 2.55±0.32 1.96±0.42 2.54±0.36 1.48±0.41 5.172<0.001 5.56±0.74 4.32±0.52 5.54±0.68 3.62±0.52 6.020<0.001 69.32±5.12 78.29±2.21 68.25±6.42 82.13±2.64 7.053<0.001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为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之一,据调查显示,国内每年脑梗死患病人数高达200万,且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10]。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发病原因复杂,高血压、长期不运动、腹部肥胖、吸烟、饮酒等均为急性脑梗死高危因素,此外长期压力较大、糖尿病、失眠等亦可增加急性脑梗死发生率[11]。

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意识清醒,达到中期后可出现意识障碍、四肢瘫痪、昏迷等症状,达到晚期可继发脑疝,威胁患者生命,而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加重与脑组织功能受损密切相关,严重者脑组织可发生细胞水肿、组织凋亡、血小板聚集等情况,为避免病情威胁患者生命需及早展开针对性治疗[12]。药物为临床公认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方案[13],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均为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其中阿司匹林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通过阻碍血栓素A2与前列腺素的释放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目的,但单一使用临床效果不佳,为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效果需将其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氯吡格雷作为第二代血小板二磷酸腺苷(platelet adenosine diphosphate,ADP)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阻断ADP受体,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其次氯吡格雷口服进入胃肠道后血药浓度可在短时间内达到峰值,因此具有快速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95.00%)高于对照组(80.00%);不良反应率(15.00%)与对照组(12.5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卢建军[14]研究结果相符,其研究中,试验组不良反应率(30例中出现3例,占比10.00%)与对照组(34例中出现4例,占比11.7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实,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有积极作用,亦可提高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不会因联合用药出现安全性下降等问题,分析原因为:阿司匹林在进入机体后可通过抑制凝血酶A2的方式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通过减少体内血小板内的前列腺素H2生成的同时,达到抗血小板目的,且该药物具有消炎、镇痛、缓解临床症状等作用,将其与氯吡格雷联合可发挥协同作用,既可增强阿司匹林的消炎、镇痛作用,亦可快速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其次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从不同途径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凝集,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缓解其病情。两种药物联合可发挥协同作用优势,通过增强药物抗血小板效果达到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目的[15]。

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NIHSS评分治疗后7 d(14.75±2.61)分、14 d(10.98±2.14)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由此证实,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可促进受损神经功能恢复,亦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减少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分析原因为:阿司匹林和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可减少患者斑块中存在的巨噬细胞及脂质,在增加平滑肌细胞活性的同时,稳定血管中斑块组织,因此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变进展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促进患者受损神经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有积极作用,结合数据发现经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趋于稳定,且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逐渐恢复,具有极高治疗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借鉴及参考。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