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山当田耕 把树当菜种宁南林产业为乡村振兴赋能

2022-06-16李汶璟

绿色天府 2022年5期
关键词:宁南核桃林业

○文/ 李汶璟

位于四川凉山州东南部的宁南县,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彝族、布依族等多民族杂居的山区农业县。近年来,秉承生态、绿色、优质的宗旨,充分利用县内自然资源,全力打造“绿色生态”富民产业,谱写出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兴林致富 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宁南认真践行“两山”理念,立足于实际,科学决策,确立“绿色崛起、产业强县、兴林富民”发展思路,紧密结合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大规模绿化全川行动,大力发展以“1+X”林业生态产业为主的现代林业,全县现代林业产业及林下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

科学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在高山地区以发展生态林业为主,实施天保工程,狠抓生态修复、山溪河治理,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在二半山区以发展工业原料林和干果经济林基地,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和扶贫开发工程,建立农林产业基地,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在金沙江、黑水河两岸以发展桑树为主的生态经济兼用林,促进农民增收;在国道G248公路沿线以培植水土涵养林为主,兼顾蚕桑发展,并结合农田基本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绿色农田林网,生态示范村,度假休闲山庄,促进森林旅游业发展和城市生态景观建设;在城区建设生态园林,提升县城品位和档次。

产业发展富民。2019年以来,大力实施“1+X”生态富民产业,将核桃作为“1+X”主导产业,辅以发展杉树、华山松、花椒、油橄榄等生态产业和林下经济,全力打造山中“绿色银行”。到2021年末,全县核桃总面积达到92.46万亩,其中已嫁接改良65万亩,挂果39万亩,全县农民人均拥有核桃145株;发展杉树、华山松25万亩,花椒总面积12.13万亩,油橄榄0.27万亩,林下经济6.6万亩。林业综合产值达到8.46亿元,人均林农收入4300余元。林业产业发展已遍布全县13个镇,带动10万余农村人口从事林业产业。

科技支撑 助力绿色产业发展

乡村振兴,科技先行。宁南围绕特色林业产业及林下经济发展,积极争取科技示范项目、打造科技服务团队、搭建林业科技服务平台、创新科技服务方式,在林业产业发展中注入科技这个“关键变量”,推动“绿水青山”尽快变成“金山银山”。

科技培训强动力。一是采取与专家“结对子”的方式,长期为基层提供林业科技服务。通过与“科技下乡”万里行专家团、省林科院、州林科院、西昌学院等科研院所展开合作,积极开展核桃良种申报、良种收集区建设,核桃病虫害防治,嫁接和管理新技术运用,林下经济标准化栽培和花卉产业等技术推广普及。二是充分利用职业技术学校培训平台,培育县、乡、村、组各级核桃致富先进典型,健全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稳定科技服务队伍,全面提升服务核桃产业发展的能力。三是依托开展涵盖核桃栽培技术、核桃嫁接管理技术、青花椒栽培和管理技术、林下花魔芋种植、林下川牛膝种植和林下中蜂养殖等内容的“1+x”林业生态产业技术培训,让林农林业实用技术得到提高,经营水平得到提升。2021年,先后举办林业技术培训班12期,培训人员达1615人次;林业专家到实地指导林业实用技术317人次。

科技攻关破瓶颈。全面实施核桃良种化,今年4月,宁南县选育本地优良品种2个--白鹤滩米核桃、白鹤滩状元黄泡核桃通过省级林木良品审(认)定。同时,建设核桃科技馆1个,核桃良种采穗圃3个,年产穗条120万穗以上,为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奠定了良好基础。

科技示范带产业。建成一个10万亩现代林业核桃科技示范基地2个和万亩核桃产业示范基地10个,建成一个州级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园区(目前园区已纳入省级培育园区名单,正在申报省级星级园区。)和全县首个核桃科技示范园。大力开展林业提质增效,打造核桃提质增效示范基地2个,青红花椒提质增效基地1个。培育发展“1+X”产业家庭农(林)场555家、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12个,拥有50亩以上“1+X”基地面积大户675户。

林下养殖黑山鸡

延伸链条 推进青山绿水产能

目前,宁南正在引导林农延伸拓宽产业链条,打造以林业为基础的新型致富路,把林业产业、林下种养、生态康养旅游等有机结合,打造推动农民增收的新动能。

林下种植促产业。充分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和林业建设项目,因地制宜成功探索出“核桃+黑山鸡”“核桃+茶叶”“核桃+花魔芋”“花椒+花魔芋”等高效复合套种模式,积极开展种植川牛膝、重楼等中药材、试点林下放养藏香猪、林下养蜂,试点培育羊肚菌等林下种养模式,显著增加了广大林农的直接经济收入,辐射带动了边缘产业快速起步发展。

龙头带动促转型。通过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林业类),采取“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采取政府引导、部门主推、协会服务、龙头带动、林农发展,推进林业生态产业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助推全县乡村振兴。县内现有核桃加工企业有2家,建成日处理100吨带青皮鲜核桃粗加工生产线、烘房、冻库,为核桃的采收到鲜果提供加工条件。引进农业发展公司5家,通过整合连片地块,开展花卉、中药材种植,为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及当地群众带来稳定可观的经济收入。

品牌建设促转化。紧扣产品加工和质量提升主线,加大核桃、蚕丝、茶叶等特色产品认证,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驱动“名片”与“名牌”双向置换。南丝路牌生丝现已是畅响全国的著名品牌,宁南幸福核桃、幸福茶等品牌也在省州小有名气。成功创建“中国蚕桑之乡”、和“四川省绿化模范县”、被评为 “四川省林业重点县”、“四川省第一批木本油料重点县”和“四川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重点县”,州级绿化示范村2个,4户森林康养人家达到省级州级标准。

康养旅游促发展。推进乡村农家乐和蚕桑、核桃、枇杷等产业结合,打造出颇具乡土气息的旅游点。建成金钟山景区和凯地里拉温泉康养度假区等2个国家4A级景区创,积极打造万亩核桃风情园观光、优质核桃成熟采摘体验、幸福茶厂采摘体验等生态旅游项目,推动森林康养为一体的生态经济,促进一二三产业共融发展。同时,依托世界第二大水电站金沙江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强化库区绿化建设,打造高峡出平湖的康养圣地。

通过一系列现代林业发展措施,林草产业已成为宁南县覆盖面最大、产业带动性最强、群众受益面最广的绿色产业和繁荣山区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主导产业。林农收入逐年增加,宁南农民富起来了,“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已成为自觉行动,绿色发展理念、生态保护意识也成为村规民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成为时代最强音,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共进双赢,现代林业产业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

猜你喜欢

宁南核桃林业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宁南全年5批次养蚕模式分析
land produces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
拥君踏河山
取仙核桃②
取仙核桃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