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康养的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2022-11-23喻欣琪

绿色天府 2022年5期
关键词:康养医学森林

○文/ 叶 云 陈 雅 喻欣琪

当下中国社会,老龄化趋势已经势不可挡,且越来越严峻。作为关联产业,无论是医疗,旅游还是房地产,“森林康养”这一新兴概念已在多个行业出现。目前,我国的森林康养产业正从游人休闲、度假、欣赏景色慢慢转为健康养老、医疗保健、体验教育、疾病治疗等方向。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森林康养的发展历程,分析地域现状差异,结合国内外前沿思考,对我国今后森林康养产业的发展和研究提出建设性意见。

/ 森林康养与森林医学 /

森林康养缘起。森林康养的概念起源于德国,后来被引入美国、欧盟、韩国和日本。1940年,德国建立了首个森林浴场。从那时起,就有了森林康养的概念。如今,中国的老龄化趋势也逐渐显现。五十至七十五岁之间的中老年人群,他们的康养理念愈发强烈,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使年轻人开始重视医疗保健和旅游业。据此可知,森林康养产业在当下我国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力。

森林医学理论与恢复性环境理论。日本森林研究会在2007年首先提出“森林医学”概念。李卿主编的《森林医学》的出版是森林医学理论体系建立的标志。森林医学重要的是研究森林的环境,森林医学主张人类可以从五感方面获取周边的物理环境信息,这些森林信息对心理上的众多反应都有治疗效果。森林医学目前的发展主要是以自然环境中进行游憩活动的方式观察人类行为从心理到生理层面整体的效益研究;也有从流行病学的视角,从森林自然环境对发病率及死亡率影响程度进行观测。此外通过研究森林环境对 NK 细胞(人体的免疫防御细胞,用于杀灭人体癌细胞)活性的作用判断人体免疫功能与森林环境间的影响关系。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森林环境可以提高 NK 细胞活性和数量。

恢复性环境的概念由美国卡普兰夫妇于1983年提出, 意为能帮助人们缓减心理疲劳、减轻压力、促进人的身心健康的有益环境。根据卡普兰夫妇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在自然的环境中生活都具有恢复性的效果,对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恢复效果的比较研究是一个热门研究方向。

森林康养与森林医学理论。森林康养是基于19世纪以来的工业革命使社会迅速发展,导致社会压力和环境破坏问题从而产生的概念。森林康养即是以人体吸收森林释放自身生存的生化物质、在启动或更换过程产生的负氧离子,从而调节人体健康,并在该环境下进行一系列的相关活动,从而起到调节人体身心健康的作用。森林医学理论是一个基于医学基础结合森林环境在生物学上的表征,通过大量循证实验得出的系统的关于森林功效性方面的医学理论。森林医学理论作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的基石,它的科学性更能说服和引导森林康养的服务设计、产业发展、基地建设等等活动。在医学的基础上融合旅游学、经济学、设计学、生态学等等学科的交叉性理论支撑进行产业化建设森林康养项目。

/ 森林康养发展脉络 /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森林康养研究从德国开始起步,1980-2000年间,亚洲各国也开始积极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日本和韩国首先进行尝试,伴随着丰富的理论基础、政府政策的依托及公益组织的积极推进,日韩的森林康养产业迅猛发展,对森林疗养讲解员、森林疗养师等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化培养,制定相关政策,创建科学验证的森林疗养基地。

国际发展现状与经验。德国当前约有三百五十多处森林康养基地,有近三十万人次的年接待量,人员停留时间长达三周。德国紧扣“森林康养”的实际理念,发挥其真正作用,重点突出森林步道作为疗养设施的重要性,它的设计也就显得尤为突出与重要。德国将森林康养活动纳入国家医疗体系中,有需要的患者,在医生开具处方的情况下,可在指定的疗养地进行康养,依据处方情况可进行四年一次的医保报销。日本在2004年颁布了《森林疗法基地构想》,作为森林疗法初探者,日本作了一个十年规划。2006年,“森林疗法协会”成立,规范了森林疗法基地的认证程序,该协会成员包括政府、学术界及民间组织的代表,目的在于提升群众对森林康养各方面的认知度。在日本系列标准制度的有序实施下,从北海道到冲绳,从北到南,日本先有62个经认证的森林疗养基地。

国内发展脉络梳理。四川与湖南作为山林众多,自然资源充盈,气候适宜的地区,在1990年前后率先开始我国的森林旅游产业发展。近年来,国家林业局等机关开展了关于森林疗养引进和发展的可行性研究,并积极与德国、日本、韩国等森林疗养产业先进国家沟通合作。2015年7月,四川省林业厅联合省级相关部门在洪雅县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玉屏山景区举办中国四川首届森林康养年会,拉开了四川乃至全国引进国外森林疗养理念,发展我国森林康养业态的序幕。但当前国内“森林康养”项目的产业化规模和程度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产业链、经济效应和行业规范还尚未明确形成,设计层面主要关注林间的漫步道、观赏亭、休憩站点等,无法有效突破得到创新。

截至2021年10月7日前,知网有关森林康养的文献数据可知,以“森林康养”为主题词检索,发现2017年是一个陡增点,19年的热度值达到顶峰,有316篇,由此可见,森林康养已经成为一大热点。

/ 森林康养未来研究方向 /

挖掘中国传统森林康养思想和实践。我国的古代园林中体现着许多森林康养的思想,例如最出名的皇家避暑胜地——承德避暑山庄。清代的皇家园林主要以自然山水为造园的基础,依托山水森林作为造园骨架,在此基础之上开展造园设计,这也体现在“本与自然,效仿自然”的理念中,也有着维持和改善人体的身心健康的作用。此外,承德避暑山庄中也有着丰富的田园活动,开辟农田以及园圃、春耕秋收,这与森林康养理论中强调在该环境下进行一系列的相关活动能够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同质。

深入森林医学理论基础研究。森林医学理论是森林康养概念成立的支撑,森林中富含的生物种类不计其数,他们带来的效益也是研究的一个重点。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所以森林中的植物密度越高,氧气含量也就更加浓厚,随着植物呼吸释放出的大量植物精气也对人体健康有莫大的益处。各方研究都证明了,对于人的慢性气管炎、高血压、水肿、肺结核、冠心病等疾病,植物精气都具有一定的疗愈效果,尤其是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疗效显著。林间的空气负氧离子又能够加强新陈代谢,对神经系统的功能进行调节等等。

建立森林康养建设的标准体系。建立恰当的森林康养建设评估体系能够规范服务质量,确保建设质量,及时调整景观场地的相关问题。而整体的标准体系能够帮助森林康养有效开展产业建设,形成宏观指导,微观设计的系统。当前国家所出台的森林康养指导性文件较少,相关指导文件共计二十一篇,其中关于技能培训一篇,康养步道建设一篇,其余多为基地整体建设或经营规范。行业标准三篇,省级标准13篇,多集中于四川省、湖南省及贵州省。通过文件性质和内容分析可知,我国森林康养建设的规范性有待提高,标准体系需抓紧建立。

建设地域性森林康养基地。中国地域广阔,地域差异性大,文化具有多样性。森林康养本身是一个具有地域多变性的产业,不同的地域优势可造就不同的森林康养主打功能性产品。海南是中国唯一一个热带气候的省份。岛上有丰富的热带湿润森林资源,雨量充沛。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2.1%。海南发展森林康养产业,顺应热带雨林的气候特点和资源,因地制宜结合各地区优势,推出特色的康养项目。海南的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面向心脑血管疾病的游客,在北纬18°的热带雨林中提供温泉疗养和休闲服务。

开展循证化设计实验探索。当前国内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还停留在初探阶段,概念的不成熟与经验的缺乏和创意的单一化使得当前森林康养的概念落实成了难题。从最初2012年湖南林业森林康养中心的成立,到如今各式各样的森林康养产业产品的出现,近十几年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可以从不同时期的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期间的转变、优劣,找到森林康养基地循证化设计的实验探索之路。

探索产业联盟发展的路径和方法。森林康养概念需多产业多学科结合发展,无论是生态学、医学、设计学还是经济学都无法单个进行森林康养的研究发展。据知网的数据显示森林康养在林业、农业经济、服务经济与贸易经济四个方面的理论研究较多,而其根本内容,例如医学、生态学方面的国内研究还严重缺乏。森林康养与其他产业,如教育产业、医药产业、文化产业等进行融合,通过不同的产业特征进行创新设计。森林康养关于培训教育业融合可开展对森林康养专业人才的培养,例如北京林业大学的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就开展了森林康养方向的课程。其主要课程囊括了森林康养资源学、中医学导论、森林康养管理等等学科,虽仅授予农学学士学位,但课程体系已经明显体现出森林康养是一个高度融合性的交叉学科,也明确指出需要培养高复合应用型人才。

当前对于中国传统森林康养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比较缺乏;其次森林医学的研究还处于较为浅显的层面,如何做到长期、持久、深入,还需努力;此外,当前无论国内外,针对于森林康养有效性的研究开展得如火如荼,但对于森林康养安全性的探究仍较为浅显,在保证森林发挥最大效益的同时,保障服务对象的安全,也将会是今后森林康养理论的一大研究方向。建立森林康养建设的标准体系,探索产业联盟发展的路径和方法等也都将是森林康养未来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康养医学森林
韩国康养胜地——平昌阿尔卑西亚
山水禅心 康养五莲
2021年家庭医学(下)总目录(1~11期)
《安徽医学》稿约
欢迎使用《安徽医学》在线投稿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海峡两岸首届森林康养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