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CPI同比升破2%意味着什么?
2022-06-16张淑梅
张淑梅
4月各地物价走势如何?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4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涨幅比上月扩大0.6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表示,4月份,受国内疫情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等因素影响,CPI温和上涨。各地区各部门多措并举做好保供稳价,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稳中有降,同比上涨0.9%,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
4月份,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1.9%,影响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约0.54个百分点。食品中,鲜菜价格上涨24.0%,影响CPI上涨约0.48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涨14.1%,影响CPI上涨约0.27个百分点;蛋类价格上涨12.1%,影响CPI上涨约0.07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2.7%,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水产品价格上涨2.4%,影响CPI上涨约0.05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下降19.6%,影响CPI下降约0.74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33.3%,影响CPI下降约0.59个百分点。其他七大类价格同比均上涨。其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分别上涨6.5%、2.0%和1.7%,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均上涨1.2%,医疗保健、衣着价格分别上涨0.7%和0.5%。
横向来看,31省份4月CPI同比均为上涨,且涨幅均较3月增加。分地区看,上海、吉林、江苏、浙江、安徽、山西、青海、陕西、宁夏、广东、辽宁等11省份涨幅高于全国水平;河北、内蒙古、黑龙江涨幅与全国水平持平;北京、江西、天津、福建、山东、湖北、广西、重庆、河南、湖南、甘肃、四川、海南、贵州、西藏、云南、新疆等17省份涨幅低于全国水平,其中新疆CPI连续第四个月保持在“0时代”。
对于CPI的升破,中泰宏观陈兴团队分析指出,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是主要贡献。在疫情带来封控的背景下,一方面会增加居民囤货需求,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物流不畅抬升运输成本。此外,猪价在近期连续收储的作用下低位反弹,这使得4月食品价格环比增速显著上行并创同期新高,同比增速也是由负转正。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分析指出,从同比看,中国当前合理通胀率水平在2%-3%,基本上和中国利率水平持平,这说明当前经济处在稳健水平,通胀率处在温和水平。从环比看,4月全国CPI环比增长0.4%。4月外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高,内有疫情导致的小范围供应链、物流问题,使得通胀压力上升,但环比增幅仍在可控、合理水平,说明中国很好地抵御了内外通胀压力。
随着疫情形势整体趋稳,预计对价格的向上扰动将逐步消退
此外,从机构预测来看,猪肉价上涨等或推动CPI继续温和上行。中信证券报告指出,综合考虑目前国内经济和政策环境,整体物价变动较难发生大幅度跃升,预计上半年整体通胀形势将保持稳定,或将控制在3%以内的合理区间。但新冠肺炎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导致风险挑战增多,输入性通胀压力犹存,部分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屡创数十年新高,溢出效应值得关注;另外,猪肉价格可能上涨、物流成本有所提升、疫后居民消费需求有望复苏等国内因素,也可能推动CPI同比上行。
光大宏观高瑞东团队分析称,随着5月以来疫情形势整体趋稳,预计对价格的向上扰动将逐步消退,但CPI仍处在上行阶段。受海外输入型通胀压力影响,成本端显性化趋势不改,家电、粮食价格涨幅仍在继续扩大,若下半年国内需求逐步回暖,可能会进一步推动下游涨价趋势。同时,随着生猪产能持续去化、季节性需求回暖,猪价正逐步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增量研究院院长张奥平认为,从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及生猪出栏量等指标来看,新一轮“猪周期”拐点已经出现,猪肉价格拖累正逐步减弱。长期来看,伴随宏观政策调节力度持续加大,以及上游原材料涨价效应的传导,CPI数据将实现逐步上涨,但上涨动能会相对温和。
随着疫情形势整体趋稳,预计对价格的向上扰动将逐步消退,但CPI仍处在上行阶段。受海外输入型通胀压力影响,成本端显性化趋势不改,家电、粮食價格涨幅仍在继续扩大,若下半年国内需求逐步回暖,可能会进一步推动下游涨价趋势。同时,随着生猪产能持续去化、季节性需求回暖,猪价正逐步进入新一轮上涨周期。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原油价格其实也是此次影响CPI的因素之一,从环比来看,进一步受国际油价变动影响,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8%和3.0%,同时叠加小长假因素影响,飞机票、交通工具租赁费和长途汽车价格分别上涨14.9%、6.8%和1.5%。经分析,估计今年上半年整体通胀形势会保持温和上涨的趋势,但有一点我们还需注意,那就是输入性通胀压力。
最后,我们也关注下CPI对于人们的影响。对于大家来说,通货膨胀的数据往往是大家非常关键的核心参数,强烈的通货膨胀将导致央行采取货币紧缩政策,这将影响投资市场的信心。不过,这些波动行为都是市场行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这时候身处居家隔离或居家办公,练就个人技能本领以及自己工作上的不断努力或许是对抗通胀的最好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