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误入微信群,终于明白了孩子们的“江湖”规则

2022-06-16陈妍妈妈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2年6期
关键词:社交圈差生江湖

陈妍妈妈

我发现了孩子学校社交圈里,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

最近一段时间上网课比较频繁,儿子向我申请一个属于自己的微信号,方便跟老师沟通。我手头正好有一个闲置的微信号,便在开通青少年模式后借他使用。

上周末,我临时要传个文件,便在手机上登录了那个微信号。一条微信群邀请弹了出来,我还以为是哪个家长想另建一个小群私下交流,想也没想就点了确认。

后来我才发现,原来这是孩子们自己建的群。我穿着儿子的“马甲”在群里连发两个奥特曼表情算是蒙混过关。我弱弱地发问:“你们会让爸妈知道这个群吗?”孩子们回答说:“最好不要,不然他们会经常检查我们的手机。”看来微信群就是孩子们的秘密花园,在里面“潜伏”的我赶紧羞愧地向儿子坦白。儿子反而安慰我说:“没关系嘛!如果我们真聊到什么不想让你们知道的,事后会删除聊天记录的。”还是小狐狸棋高一着。

潜伏了几天,这个群有一点让我很意外:它的“圈层”竟然不是按成绩来划分的,因为里面有成绩好的,也有像我儿子这样的成绩单尾部学生。

一直以来,我以为一个班里,“好学生”和“差学生”会自动分成两个大的阵营。班上的“好学生”只要跟“差学生”发生了矛盾,无论对错,老师肯定会选择先相信“好学生”,同一个集体里的孩子好像因此被分数划分成N个等级。孩子交朋友也是如此,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跟成绩好、表现乖的“好学生”当同桌,不要跟成绩差且总是被老师批评的孩子一起玩。

我们对“弱国无外交”这句话不陌生,应用场景转换到班级,那就该是“差生无社交”对不对?但在孩子的眼里,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他们认为:谁对我好,谁就是“好孩子”,谁在某方面特别牛,谁就是值得交的“大神”,值得与之相交。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件让我笑喷的事:一位妈妈说自己的儿子成绩一般,但因为太爱吃饭,竟然在班里成立了“干饭人公司”,目标客户就是班上那些因为剩飯被老师批评的同学。

一开始,是男孩一个人“代吃”,结果越吃越胖被妈妈批评了。孩子后来组了一支队伍,他来当“干饭人公司”的总经理,负责谈“业务”,“聘请”了一位女同学负责管理,还有好几位业务“骨干”—食量大又吃不胖的同学。

男孩说:“有的人吃不下,有的人吃不饱,我们‘干饭人公司’各取所需非常合理。”连老师知道了都不舍得批评他,还在班上举办了“赚同学钱好不好”的辩论赛,帮助理顺同学之间的关系。

可见,只要懂得“资源可以互换”这个道理,“差生无社交”就不会成为孩子社交圈里的魔咒。那么该如何帮孩子找到自己的“资源”,交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呢?

要记得给孩子的生活“留白”。所谓留白,就是不要把孩子的每天都排满,让他们有时间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哪怕只发呆,脑袋瓜里酝酿一些天马行空的剧情。每天上学放学两点一线,孩子的压力较大,就给他们在微信群里吐吐槽的自由吧。

帮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留白时间会让他们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他们也会通过兴趣找到自己身上的“资源”和自我价值感。

教孩子“合并同类项”。交朋友不意味着两个人必须一模一样,而是要喜爱彼此相交的部分。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动,有的孩子喜欢静,但不妨碍他们都喜欢奥特曼或植物大战僵尸,只需求同存异就可以了。

其实,现在不管是学校还是社会,评价一个人的标准越来越多元化,即便是传统意义上的“差生”也能在其他方面发光发热。此次“误入”很有收获!

猜你喜欢

社交圈差生江湖
我的江湖
我的江湖
新语
数字社交圈里的白酒“新消费”
理财书苑
新常态时期大学生网购现状分析
在书上睡觉
找你算账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
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