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用双手创造美
2022-06-16李美锟
李美锟
美育的力量到底是什么?是审美能力的提升?是艺术情操的培养?其实都不全面,美育还有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培养创造力。
为什么我们现在会住在各种各样的房子里,有各种各样的衣服穿,有很多烹饪的方式可以享受美食,有很多艺术创作,并且这些创作还在源源不断地涌现?
人类出现,就是一个有关动手的励志故事
大约300万年前,在非洲的某一棵树上,人类的祖先还在吃果子,鱼儿在水中游,大家各自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可是为什么有一天,人类成为世界的主宰了呢?
那是因为人类有创造力,而且敢想敢干,直立行走之后,开始研究和制作工具去抗击那些野兽,开始掌握火,然后部落之间可以组成一个团队去抵御各种各样的风险,获取生存的资源。人类就这样逐渐变强大了,这个过程特别励志,就是一个关于动手的励志故事。
“人类可以直立行走之后,手脚开始分工,手部被解放出来去做更多的事情,尤其是去干很多精细化的事情。所以,人类开始学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开始走向了和其他动物完全不同的路,开始创造更多的事物,并且试图追求更美的事物。”
美学也同样,如果单论个体的人,人的头发肯定是没有孔雀的羽毛漂亮,但是人类有创造力,而且可以借助各种思维和工具,想办法制作出比孔雀羽毛更漂亮的饰物。所以我们看到人类生活中的各种时尚元素,其实都是人类用双手创造的成果,它并不是人类基因的变异。
我建议父母在谈美育之前,可以给孩子讲一点点人类史,让孩子看看幾百万年前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开始着手创造世界,我们生活中的这一切都是怎么被发明创造出来的,它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会是现在这个样子,等等。再问问孩子对这些事物的看法,是否有更好的想法,也许,孩子从小就具备了与众不同的美学想法。
提升美育,动手能力不可或缺
我一直认为“手工改变了人类”,这个观点听起来有点好笑,但是请大家仔细想想,从人类开始制作长矛、钻木取火,再到用动物皮毛制作服饰、修建屋舍,哪一件不是动手得来的呢?哪怕是后来发展到机器制造时代,机器也同样离不开人类的动手能力。人类在动手的过程中创造世界,也同样在动手的过程中,发现美、创造美。
当年我考取了清华大学建筑系,可是当我入学后参加第一次考试的时候就崩溃了,因为是考美术。当时高考时是不用考美术的,可是作为建筑师,必须要有一定的绘图功底,所以我们这个专业对美术功底的要求是非常高的。我的很多同学之前有过美术方面的学习并且经过一定的训练,还极有天赋,那时候我就是感觉自己怎么都追不上他们,那种感觉是很绝望的。不过,也正是在这样一个“惨烈”的环境之下,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学建筑,光动脑子是不够的,我需要有强大的动手能力。我需要更加努力,看更多的书,画更多的图,在不停的动手中,提升自己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动手创造美
从自己的经历看孩子的美育培养,我觉得也是一样的。孩子的美育不是通过“眼睛”去培养的,而是应该通过“手”去培养。很多父母在孩子的美育培养上都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带孩子大量地看美的东西,但对于孩子自己动手去操作这件事却忽视了。其实对于孩子来说,动手去创造美的事物,才能使审美能力达到质的提升和飞跃。
所以我在美育这条路上,一直在用带孩子动手的方式让孩子感受美。比如我的孩子曾经对戒指很感兴趣,我就借着这个契机,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美育课。我先陪孩子了解了戒指的发展史和戒指的功能,比如是身份的象征,或者是对美的追求,之后再和孩子一起了解了戒指的材质都可以有哪些,最后,我们一起动手做了一个戒指,是孩子认为很美的戒指。孩子在动手做戒指的过程中,会对自己做的这个戒指有想法,赋予它很多美的元素,这就成为了一个“有故事的戒指”。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请孩子讲一讲,你的戒指有什么故事,为了做这个戒指,设计了哪些小细节,等等。经过这样一系列的过程,美育学习变得更加丰富,有历史学、化学、社会学等知识,最重要的是还需自己动手,才能完成这次对美的追求。这样的美育学习才不会枯燥,孩子也会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自己创造美的快乐。美育本来就不是美术,美育应该是一个多学科交织的博学领域。
动手能力中有很多挑战
在美育培养中,动手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讲其实也是一个个不小的挑战。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美,还能培养注意力、观察力、毅力等诸多能力。比如我带孩子做手工的时候,经常需要用到热熔枪,很多父母在家里是不允许孩子碰这样的东西的。当然,让孩子自己动手操作这些工具的前提是年龄合适,还要告诉他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其实只要使用方法得当,大部分工具都是没有危险的。在风险可控的环境下,让孩子自己一次次动手进行挑战,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孩子的未来会面对很多未知的危险和挑战,解决问题的能力、毅力和创造力需要逐步锻炼,动手制作物品、学会使用各种工具是一个非常直接有效的锻炼方式。
我认为美育的核心是3点:博学、动手能力和不被限制的创造力。对于父母来说,就是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可以接触的丰富环境,不限制孩子的天马行空,同时,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创造。发现美的是眼睛,但是创造美的是我们的双手。
王欣
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职业建筑师,长期从事建筑设计工作,业余帆船运动爱好者,曾任万科梅沙户外教育合伙人,出版过青少年帆船运动译著《玩转TOP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