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2022-06-16弘文
弘文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一重大政治论断,以凝练的语言科学界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以及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言简而义精,辞约而旨宏。这其中,“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提出是开创性的,具有深刻理论内涵和重大现实意义,深入理解这一崭新论断,对于我们全面、系统、准确地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及实践意义,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维度
马克思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其基本原理只有在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验证、贯彻和彰显。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面对艰巨空前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任务,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一代代杰出中国共产党人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致力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互动中,实现了以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标志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从“两个结合”上讲,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
思想观念的内在融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科学社会主义的主张受到中国人民热烈欢迎,并最终扎根中国大地、开花结果,决不是偶然的,而是同我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广大人民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观念融通的。”回望历史,二十世纪初叶的中国,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在上下求索中,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之所以选择并笃信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革命的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毛泽东语)。
“中国的社会条件”是一个由诸多因素构成的复杂巨系统,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系列思想观念上与马克思主义深度契合,正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在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上,中国人推崇的“阴阳和合”“天人合一”“和实生物”“知行合一”等,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实践观等内在贯通。毛泽东提出墨子是“古代辩证唯物论大家”、“墨家是唯物辩证论”、“相反相成”是矛盾论的重要内容。而《实践论》实际上是对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知行关系的革命性变革,成功将其改造成为具有中国风格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一百多年来,正是在高度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实践中,在“马克思主义改变中国,中国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进程中,伴随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以不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时代标志,古老的中华文明走向涅槃重生,多彩的中华文化正在缔造新的辉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近代中国最危急的时刻,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创造的伟大文明,使中华文明再次迸发出强大精神力量。”
一脉相承的理论品格。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中国共产党并不是一开始就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而是经过多次成功和失败之后,在不断总结经验中形成的。1938年10月,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历史命题。1943年,党中央提出“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决议》指出,“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及时回答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从当初的“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到今天的“两个结合”,既深刻反映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推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强烈现实需要,又内在体现党始终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逻辑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而言,是必须而且完全能够具有鲜明的中国性格和中国气度。毛泽东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就拿“实事求是”来讲,“实事求是”这个词最初来自《汉书·河间献王传》,其中提到“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后来唐朝颜师古将其注释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经过马克思主义的阐发,“实事求是”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仅被历史性地提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核心和灵魂的地位,其形式依然是民族的、中国的,但其内涵却被创造性地转换为马克思主义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是决定性的,它不仅为党领导人民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在实践创新的基础上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開辟了广阔道路。正是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引下,继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光复旧物的民族气魄。毛泽东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血战到底的气概、光复旧物的决心、民族自立的能力,原本就是历史上支撑中华民族愈挫愈奋、绵延不绝的精魂和血脉,到了中国共产党人这里,集中体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前赴后继的不懈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都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有力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民族复兴不仅表现在可见的器物层面,还包括观念和制度等在内,不仅是指雄厚的经济实力、强大的军事力量等硬实力,同时还包括受人尊敬的国际地位、富有亲和力的国家形象、引人认同的发展模式和价值观念、强健的民族精神等软实力。如果说历史上的汉唐气象是一个代表,那么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刚健有为、自信从容、开放雍容的积极主动的精神力量。然而,近代以后,创造了灿烂文明的中华民族遭遇到文明难以赓续的深重危机,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人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历史重任,成功开辟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中国从四分五裂、一盘散沙到高度统一、民族团结;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繁荣富强;从被动挨打、饱受欺凌到独立自主、坚定自信,文化自信心、民族自尊心、精神凝聚力空前提升,中华民族重又以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之所以会如此,背后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有了马克思主义这一锐利思想武器,特别是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科学指引。对此,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是因为有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習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强大引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获得了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在面对西方时才得以持有一种平视气度。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特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同时也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在理论渊源、科学方法、精神实质、价值追求等方面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既具有一脉相承的逻辑联系,同时具有自身的独特贡献和鲜明特质。这其中,以“文化自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人类文明新形态”“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重大提法为代表,对于思想、精神、文明、文化等观念形态的空前重视和高度自觉,表现为一系列原创性思想、变革性实践、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上,集中体现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正是这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的鲜明特质和重要贡献。
文化自信彰显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的、精神的力量历来是决定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自身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反映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觉醒程度,也是衡量这个国家和民族精神世界是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尺。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深度交织的时代背景下,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文明古国尤为紧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如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国家的“精神命脉”、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和“独特的精神标识”的论断,在党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重大政治和理论命题等等,无不反映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拥有高度文化自信心的同时彰显应有的文化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概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原创性贡献。“文化自信”归根结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内在地包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三大要素,而其服从和服务的对象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换言之,今天的我们之所以拥有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文化自信”,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百年来党带领人民群众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赢得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伟大社会革命的胜利,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文化自信及其彰显的高度文化自觉,折射出的是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新的伟大觉醒,标记着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要旨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强健与成熟。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当代中国思想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和升华,要认识今天的中国、今天的中国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的文化土壤。”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是全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集大成者,对于历史和传统历来秉持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反对不加分析的保守主义以及严重自卑的虚无主义。毛泽东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一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批判继承中发扬光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从“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尤其是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到明确提出“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等“两个结合”的重大论断,既展现了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对待民族历史和文化上一脉相承的科学态度,同时也说明随着事业的深入推进愈发坚定自觉的文化立场。
有一种论调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外来的,在中国会水土不服。对这种错误观点,从毛泽东思想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再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功历程是最有力的回应。作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与其特定的中华文化立场有深刻关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决议》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在发展道路上,“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上,“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在治国理政上,“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国,需要对我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对我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探索和智慧进行积极总结”,“我國古代主张民惟邦本、政得其民,礼法合治、德主刑辅,为政之要莫先于得人、治国先治吏,为政以德、正己修身,居安思危、改易更化,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们以重要启示”;在文物保护和利用上,“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上,“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在政策层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推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广度、力度和制度设计、成果落地;等等,均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和卓越成果。
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新时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表现为一种无形而强大的精气神,也凝聚为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精神形态,如涵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中华民族精神,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为内涵的伟大建党精神,以及以此为源头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南泥湾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精神、北大荒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中国精神等等。新时代中国精神的铸就和进一步弘扬,已经和必将为新时代新征程的民族全面复兴注入磅礴的精神动力、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今天,十四亿中国人更加自信、自立、自强,极大增强了志气、骨气、底气,在历史进程中积累的强大能量充分爆发出来,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信心百倍书写着属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根本指引
近代以来,伴随民族危机而来的还有文化危机,所谓“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层次上正是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面对强势的西方文明冲击而无力应对的局面,而从全局和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使中国人从精神上由被动转入主动,进而极大地激活了中华文化生命力的,不是其他什么主义或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一百多年,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矢志践行下,不断地得以中国化、本土化,先后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更是生动说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方面使得马克思主义获得了日益鲜明、浓郁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中国人民喜闻乐见,另一方面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引领下得以薪火相传,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历史时刻。
民族复兴的必然指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众所周知,历史上的中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曾经长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它独具特色而又生生不息的精神文化有内在关联。我们固然不能将过去国家衰微、民族危亡的过错归因于“文化”,但意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民族精神为内核的中华文化的作用正愈益凸显,需要把精神文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看待。事实上,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新文化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正在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道路上接力奋进。毛泽东豪迈地宣布,“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这种中国人民的文化,就其精神方面来说,已经超过了整个资本主义的世界”。而“随着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华文明也必将顺应时代发展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习近平语)。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根本目的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服务,本质上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會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文化”作了科学清晰的界定。首先应看到,离开了当下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来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免流于抽象。今天谈“中华文化”,其最现实、最直接的形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既不是对于传统文化的笼统复归,也不单纯是对于传统文化优秀一面的继承和发展,而是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一体,其统一的物质基础在于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张岱年提出“社会主义中国新文化”的概念,冯友兰对“阐旧邦以辅新命”的揭示中同样主张中国文化传统的优秀一面也必将跟随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而发挥重要作用。把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等重大论断,以及何以会系统集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逻辑依据。
坚定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需要接续传统、光复旧物,需要把文化摆在突出位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加强国际传播、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一切说到底都与文化自信有关。文化自信不仅仅是“文化”上的事情,它关乎中国人的人格和尊严,关乎中国形象的叙事,关乎“时代新人”的塑造。文化自信之所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于它抓住了影响和制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坚持和发展的问题所在,并且给出了解决路径和科学回答。当今时代,在各种思潮相互激荡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美西方推行文化霸权、大搞文化殖民的冷酷现实,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上“西强我弱”的局面一时还难以改变,由此带来的在精神、观念和心理上的冲击将是很现实的。“言必称希腊”“外国的月亮就是圆”等丧失民族主体性的论调仍有一定市场,与此相应,抹黑民族历史、诋毁民族文化、歪曲民族英雄、恶搞历史人物等历史虚无主义之风仍在,说明坚定文化自信、提振民族精神对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多么紧迫而重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特别是它历史地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本身就是新时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事实上也是新征程上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根本遵循。为此,我们要深刻理解《决议》提出的“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轴心时代,以老子、孔子、墨子等为代表人物的中华文明独树一帜,对后世全人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近世以来,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危机日趋深重,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瞩望于东方文化特别是新生的中华文化。而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以中华文化新辉煌为全人类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 / 汪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