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思政的教学探讨

2022-06-15张熔吴玉昌

中国设备工程 2022年11期
关键词:算量施工图技能型

张熔,吴玉昌

(贵州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管理系,贵州 遵义 563000)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进而职业教育备受社会重视和期待。现今,教育培养的目标是知识和技能,比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职业素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同时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也提到,“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国家教育改革的号召和指引下,有了明确的方向,全国各大职业院校都投身于教育教学课程思政工作中。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将思政与专业知识进行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接受良好的思想教育,形成正能量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三观。

1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简介

平法,是建筑结构施工图整体设计方法,运用的是平面整体表示方法。通过平法,设计人员可以用较少的元素,准确地表达丰富的设计意图,它将结构设计中的重复性部分做成标准化的节点构造详图,将结构设计中的创造性部分使用标准化设计表示法进行表达。如今,混凝土结构设计施工图几乎全部采用平法制图的方法绘制。《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有平法制图规则、标准构造、钢筋算量三个知识模块,学完本课程后,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优良的职业素养。在与建筑相关的众多专业知识和技能中,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图能力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必备技能。只有读懂结构设计施工图的内容,施工人员才能正确施工,保证工程质量,造价人员才能准确快速地计算出钢筋工程量,有效控制建筑工程成本,监理人员才能有效监督工程质量。

2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是一门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具有对专业基础知识要求高,实践性强,其教材有较强的时效性等特点。对学生而言,要学好该门课程,不仅要有扎实的相关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一定的施工现场经验。对教师而言,要上好这门课程并让学生学以致用。首先,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其次,要有与时俱进教学方式方法,再次,丰富的施工现场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对教学机构来说,需要给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各职业院校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方向虽是非常明确,但就《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大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筋工程在土建工程造价中的比例一般都占到30%~40%左右,甚至更高。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在满足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实际的钢筋用量已成为控制造价节约经济的一个主渠道之一,现场的钢筋翻样职业应运而生,对这样的建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大。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本门课程教学还普遍偏向于建筑结构施工图识读能力和标准结构构造应用判断能力的培养,指导现场钢筋加工的钢筋下料单和钢筋工程模型制作相对较薄弱,不能满足建筑行业内钢筋翻样和质量监督人才需求。从教学对象来说,职业院校的教学对象基本上都是高中和中职上来的学生,这个群体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毅力相对较弱,且缺乏实际工程的现场经验,对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一定空间想象力的课程教学造成一定难度。从教学方式方法和课程思政方面来讲,还存在教学方式方法较单一,不能很好激发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的前提下,须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每一个专业,每一门学科,每一堂课,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就技能型课程还存在一定难度。下面笔者就《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技能与思政融合的教学阐述自己的思考。

3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思政元素的融入

3.1 课程目标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的课程目标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知识目标:掌握平法制图规则、标准结构构造和钢筋算量。第二层次是能力目标: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应用标准结构构造进行施工和钢筋算量。第三层次是素质目标:一定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安全意识、经济意识、规矩意识等,以及积极向上的思想品德。总之,目标是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2 思政融入课程的途径和方法

(1)从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和哲学思想。一方面,可以从具体的知识点切入,通过知识点本身的来源、应用、发展等方面进行思政与技能的融合。另一方面,还可以从课程内容中挖掘其蕴含的哲学思想进行育人,比如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寻求方法等。这一融合要做到自然不生硬,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逻辑之外,还须对授课内容进行一定的梳理,以便与之对应。

(2)在教学案例中渗透正确的价值观。用大家熟知的成功和失败的建筑工程案例作为教学素材,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取得较大成就的工程案例作为建筑人的榜样和今后努力的方向,造成严重后果的失败建筑工程案例作为建筑人的教训,要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3)从教学过程中挖掘思政元素。在教学过程中有大量的思政元素可以挖掘,比如采用分组完成任务的教学方法时,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又比如,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突出或者存在违规违纪现象,对其进行相应表扬或批评,建立奖惩分明的原则。

3.3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课程设计及知识点与思政融入的对应关系

《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本课程实用性非常强,按64课时设计,其中理论部分和实训部分各占总课时的1/2,结合职业院校学生厌倦传统教育模式偏爱实操的特点,理论部分采取自学、答疑等多元化教学方式进行,实训部分分组以项目教学法子任务围绕总任务进行。下面以某三层别墅结构施工图的钢筋工程为任务驱动,具体课程设计及其部分知识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对应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3.4 教学成效

通过这样的多元化教学,加上大量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使得学生更加爱国,更加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成为国之栋梁,一定程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毅力和自学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升。在实训过程中,理论知识得以及时用到实处,学生的技能得到实践培养,同时团体意识、协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潜移默化中得到加强。实训成果让学生有较强的获得感,也拥有了学习自信。由此,学生的整体期末考试成绩,相比2021年前本门课程的及格率提升15%。通过大量思政元素与专业技能知识融合,学生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这正符合社会高质量技能型人才需求。

4 结语

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效衔接可以更好地保障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对应的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可以极大地激发师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某种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和技能培养是一个相互成全、共同进步的关系。思想道德修养得到提升的同时,学生会有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和学习毅力,自我激发学习兴趣,进而获得学习自信,良好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又会反过来激发学生的潜能和优良的思想品质。职业教育的教师从实际出发,落实课程思政,真正实现“三全育人”。

猜你喜欢

算量施工图技能型
大题小做,施工图是一个建筑项目的缩影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基于Revit模型的算量方式对比研究
建筑结构施工图审查要点剖析
供给侧改革驱动下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措施分析
GQI在建筑给排水算量中的应用
新时代高职技能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究
探讨输变电工程施工图预算管理与控制
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三问”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算量软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