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机在深厚淤泥地层施工技术
2022-06-15陈启秀
陈启秀
(广东省地质灾害应急抢险技术中心,广东广州 510080)
1 项目概况
项目所在地南沙地区属海陆相沉积平原,地层中发育厚度较大的淤泥质土层。本项目地块地层中含有约15~20m 厚的淤泥层,具体地质情况详见地质勘察报告,施工需考虑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场地所处地貌单元属冲积平原地貌,场地地势平整开阔,现状地表较平坦,局部有土堆,高程约5~7m。本工程灌注桩为端承桩,持力层为中风化岩或微风化岩,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或微风化石灰岩,800mm 桩入持力层不少于5.1m,1000mm 桩入持力层不少于6.5m,1200mm 桩入持力层深度不少于7.5m;要求桩端岩样天然湿度单轴抗压强度fr≥6MPa,设计桩身砼为C35。
2 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旋挖灌注桩管桩施工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1 桩位测定及定位钢护筒
根据业主提供的测量基准点,测放出各桩位,并做好标记,为确保施工过程中上部(人工填土层)孔壁的稳定,每桩开钻前均由孔口地面下长度不少于4m的钢护筒进行定位,部分桩采用10m钢护筒,钢护筒部分直接用旋挖机旋转沉管,对于长度超过6m 的长钢护筒,采用振锤施打下放钢护筒。
2.2 桩机施工
在钻探施工过程中,要保证钻探和地面处置。钻到一定深度后,逐渐提高速度。操作人员需要随时注意钻机的操作,确保钻杆中心线、筒体中心与地面垂直线始终重合,避免钻进方向偏离。钻机转速应根据设
计图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在高强度土层中,适当降低转速,避免钻头折断,当处于土体稳定区时转速可适当增加,提高施工效率。钻孔过程中,应定期检查钻头的磨损程度,钻孔垂直度误差控制在5%以内,保证孔底沉积物厚度不超过工程规定。最后成孔前应控制抽土机的速度提升,防止塌陷孔问题。
2.3 护壁
每次桩基础施工前,应结合地质资料,由专业地质工程师判断下卧层的地质状况,然后研究确定具体的护壁措施。支护桩单桩施工时间短,宜采用孔注浆护壁,各护壁泥浆的技术参数要求见表1。
表1 泥浆护壁参数表
2.4 终孔
该工程要求将桩基埋入中(微)风化岩一定深度,因此必须保证桩端入持力层的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2.5 终孔检测
2.5.1 桩底检测
旋挖机桩底检查主要是设备自检,即主动钻杆位移判断底面,由现场施工管理和监理代表进行检查验收。
2.5.2 终孔检测
当钻头到达设计深度和直径时,质检组人员将与主管一起检查孔深和桩底承载层。
2.6 清孔
本旋挖桩机配有专门的排渣器,在钻孔到设计好的桩底后,用清渣装置清除孔内的钻渣,用清渣装置清除渣层后,用清渣装置清除渣层厚度仍大于设计要求时,采用正循环泥浆清孔。清渣后孔底的沉渣不得超过50mm,孔底沉渣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测,并经业主及监理单位验收确认。清渣后,为避免塌孔而造成孔底沉渣,应及时下入钢筋笼(或钢结构柱),浇注混凝土。浇注混凝土前,下入钢筋笼(或钢结构柱),需对桩底沉渣进行复测,如孔底沉渣较厚,则采用“泥浆正环法”进行二次清孔,直至孔底沉渣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才能灌注混凝土。
2.7 钢筋笼的制安
一般来说,钢筋笼均采用现场制作的方式,需要对钢筋材料进行验收和焊接试验,对钢筋表面存在的尘埃、油污、锈蚀等进行清理,主筋也需要调整。绑扎钢筋笼及焊接质量必须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要求,施工人员需在直径、间距、焊接长度、分段连接间距等方面进行控制。本工程中钢筋笼的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不超过10mm、箍筋间距或螺距不超过20mm、钢筋笼直径不超过10mm、长度不超过50mm、加劲筋间距不超过20mm、主筋保护层不超过20mm。在钢筋笼制作完成后,要做好相应的检验和验收工作,避免钢筋笼不合格进入桩孔内;钢筋笼下放的环节,必须选择体积足够的起吊设备,做到轻提轻放,避免钢筋笼不合格。
2.8 水下砼灌注
混凝土配制与配制要求:本工程采用水下商品混凝土,标C35,为保证混凝土顺利浇筑,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塌落度应在18~22cm 范围内,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60kg/m(掺入粉煤灰的水泥可不受此限),含砂率宜为40%~50%,并宜选用中粗砂;粗骨料最大粒径应小于40mm。本工程灌注桩直径为800mm、1000mm、1200mm,因此,在水下灌注混凝土时,应采用直径260mm 的导管灌注混凝土满足要求,最底一节长4~5m,内壁应光滑,使用前应用直径260mm的导管灌注混凝土。浇注时,导管埋深过小,根据混凝土水下流动和扩散规律,常使混凝土管外混凝土面的浮浆沉渣渗入混凝土,造成混凝土夹层,埋深过大,使导管内混凝土难以流出,容易产生堵管,给导管外混凝土表面的浮渣。保持导管合理埋入深度是混凝土水下灌注的关键。一般情况下,在灌注过程中,导管的埋入深度为2.5~3.5m,埋管的最小深度为2.0m,最深不超过6m。安装导流管时,底端的沉降层要高于孔底30~40cm,以便能顺利排出;初期灌浆管的埋深应控制在1.0~1.5D。按桩径进行初始灌水量计算,保证初灌埋深达到规范要求。灌浆时,先将0.2~0.3m3流动性好的水泥砂浆注入导管内隔水栓上。把第一批混凝土再倒进初灌斗,再剪下悬吊栓铁丝,使隔水栓、水泥砂浆和第一批混凝土顺利到达孔底并抬上,第一批混凝土灌注完毕,即进入连续灌注。潜孔灌注混凝土时,孔内混凝土面连续上升,管道埋深不断增大,需定时测量混凝土面上升,记下注浆的混凝土浇筑,以确定坍落度。对混凝土表面标高的测量需要使用专业的测量绳和测锤。测量时,将测锤架放置于导管与钢筋笼的中间位置,测到至少3~4 个点,分别记入灌注记录单,然后取平均值,以此确定拆管次数。
引流提升时,不得过快过猛,以免表层混凝土造成泥渣浮浆侵入,或吊起钢筋笼等。管路应整齐地拆装,防止工具、密封圈及螺栓掉入孔内。拔出导管后立即用清水冲洗,集中堆放。在水下浇筑混凝土后,为保证混凝土的灌浆质量,中断时间不得超过30min,以保证混凝土的灌注质量。海底混凝土为自密型混凝土,要保证桩顶砼的质量,必须保持一定的超灌量,具体要根据各桩所下钢护筒的情况计算,确保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面高出设计标高80cm,下道工序施工时将钢护筒拉起。随时掌握各桩的灌浆次数,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大约在1.15左右。控制浇注量不少于桩的理论方量,以防止塌孔现象发生。当混凝土注满后,起拔钢护筒,测量砼面标高,如砼表面标高达设计要求,应立即进行补灌。
3 在旋挖桩施工中对淤泥的处理措施
3.1 在施工前的预防准备
在进行旋挖桩施工前应该对施工地点的土层进行分析,确定土层的类型,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设计,最大程度上减少桩孔内的淤泥,对不同土层的施工策略也有相应的改变,对施工场地进行相应的测量,确定桩孔的数量和间距,对相应的机械设备工具进行提前准备,选择质量较好的材料,防止由于机械设备的失误造成淤泥增加的情况出现。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淤泥情况进行提前的预测,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淤泥清理,应该做好准备措施。例如,在施工前确定桩孔位置后,可以将相应的淤泥处理池的位置及大小进行确定,保证施工时不会出现由于淤泥堆积而无法正常施工的情况。在进行钢筋吊笼的准备工作中应该对钢材料的质量着重关注。
3.2 在施工时的具体措施
旋挖桩过程中,容易出现卡钻的情况,就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孔壁,造成泥土塌落,所以在进行钻孔时,应该注意钻孔工作,在提钻时,应该格外注意桩孔孔壁上探出的物体,以免破坏石头造成泥土崩塌,在进行提钻时,应该尽量减慢速度并且反转钻头。旋挖桩大多在高回填土中进行,所以在施工时应该对回填土进行专业处理,采用泥浆护壁,对回填土进行夯实,正确选用泥浆的比例。尽量避开与大型机械同时作业,如果发生塌孔现象,应该准确测量垮塌层的深度,用C20混凝土进行分层灌注,封闭垮塌层。在进行钢筋吊笼的放置时,如果钢筋吊笼的直径太大就会将孔壁上的泥土刮落,使得淤泥堆积,还会出现钢筋笼倾斜放置的情况,也会造成同样的问题,所以在进行钢筋笼的制作时应该对桩孔进行严格的测量,确保误差降到最低,在进行钢筋笼的放置时,应该垂直放下。在进行护筒拔出工作时,也会出现泥土坍塌的情况,所以在拔护筒时一定要小心谨慎,确保孔壁的稳定。
3.3 在施工后的完善处理
在进行清孔工作时,一定要对淤泥的处理做到彻底,一次清孔和二次清孔都应该注重对泥浆的排放工作,可以在桩孔附近挖设泥浆循环池,将淤泥排入泥浆池。清孔时应该将导管降至孔洞最底层,确保可以将孔底的淤泥清理干净,清孔时不应该提前降低泥浆的比重,或者采用清水稀释的方法。在进行桩孔的质量验收时,应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尤其对后期可能存在的泥土滑落情况进行预防,加强孔壁的稳定性,对人工回填土进行稳定性的测量,防止出现淤泥再堆积的情况。
4 结束语
在进行旋挖桩施工时,不仅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步骤和流程,在施工前充分了解遇到的淤泥情况,分析其原因,制定好解决措施,还应该做好应急处理的准备,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