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评价理论视域下田园诗歌的生态话语分析
——以《归田园居》组诗为例

2022-06-15孙晓芳

关键词:田园组诗态度

孙晓芳, 杨 玲

(安徽大学 外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引 言

生态环境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备受关注,甚至成为衡量发展质量的标尺之一。生态意识的崛起促进了生态学与多种学科的融合交汇,推动了跨学科发展。Fill在2000年指出,当生态学与语言学相结合时,便诞生了生态语言学这样一门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相互交叉的新型学科领域[1]。其下有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一种是研究语言的“生态”,即强调语言的生存发展状态,研究的是任何特定的语言与其环境的相互作用,被定义为豪根模式[2]。与之不同的是另一种研究范式——研究“生态”中的语言。人类生产活动中,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特定产物,是人类认知世界,识构经验的基本途径;研究语言对生态环境的作用,关注人类语言能够在环境保护上做出哪些贡献,亦是语言学家的社会责任。这便是韩礼德模式[3]。

本研究立足于生态语言学范畴,采用韩礼德研究范式,选取描写自然风光的田园诗歌——《归田园居》组诗作为生态语料资源,借鉴功能语言学中评价理论为研究路径,进行生态话语分析,试图探讨田园诗歌中所体现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观,以及这些生态意识和生态观构建了怎样的生态关系,并将促进我们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中展开哪些新的思考。

二、评价理论框架概述

评价理论隶属功能语言学中语言人际功能研究范畴,是Martin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包括态度(attitude)、介入(engagement)和级差(graduation)三个子系统,是对Halliday提出的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的进一步拓展[4]。评价理论自引入国内研究,历经了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众学者首先对评价理论的本质、建构、分类、意义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理论介绍和探索,丰富和完善了对评价理论的整体阐述;接着,聚焦于评价理论在话语分析、学术评述、文学鉴赏、翻译等研究层面的应用;最后,提出了针对性问题、展望和思考[5]。直至近些年,评价理论依然是具有热度的研究路径。胡作友和杨莉结合评价理论,对文学作品在其译文中的原文评价意义实现程度进行对比分析,说明评价理论为翻译作品的质量评估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客观性依据[6];司显柱进一步点明评价系统作为人际意义的赋值系统,是翻译质量评估的重要参数[7]。

Stibbe认为语篇的评价模式分析对揭示潜在生态观念非常重要,他将具有极性的评价词汇与特定生态主体或现象相联系以揭示语篇的生态评价模式,并且结合评价系统的态度意义和“生存”(living)生态哲学观阐释了自然生态话语的态度意义建构[8]。国内学者受此启发,在评价系统的子系统——介入系统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生态话语分析哲学思想,构建了国际生态话语介入系统分析模式[9]。继此,何伟和马子杰从介入系统转向整个评价系统,针对态度系统、介入系统和级差系统增添了评价特征,构成生态语言学视角下的评价系统[10]。无独有偶,李淑晶和刘承宇认为先前学者开创性地揭示了评价理论的生态意义,证明了此理论应用于生态话语分析的适切性,但研究均侧重于语篇内部生态主体的评价,尚未充分讨论调节语篇外主体(作者与读者)的评价。此外,评价系统的子系统均具有生态评价价值,如果将其整合为包含态度和对话空间(介入和级差组合)的两个子系统的分析模型,可以更加全面、充分地挖掘评价资源的生态意义[11]。

然而,目前研究中应用的生态话语分析语料多集中于外语语境或者双语语境比较层面,对汉语语境涉猎甚少。因此,本研究在借鉴诸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收集汉语语境中的田园诗歌作为生态语料,探析评价理论在论析诗歌生态意识和作者生态观方面的可操作性。

三、生态哲学观简介

Stibbe强调生态话语分析需要生态哲学思想做指导[12]。因此,在分析生态话语时,分析者首先需要显化个人的生态观,也称之为“生态哲学”[13]。当下生态学界存在两大哲学流派:浅层生态学和深层生态学。浅层生态学以“人类中心主义”为思想基础,把人类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只针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问题制定对策[14]。浅层生态思想着眼于人类的命运和长远利益,其中蕴含“以人为本”的理念。对于如何理解“以人为本”,黄国文做了详细解释:“以人为本应是在尽量保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首先考虑人类发展需求。”[15]Naess提出, 深层生态思想主张“生态中心”,强调去人类中心化,提倡多样与共生原则[16]。但是,部分学者,如Gore, 则认为深层生态思想包含反人类倾向[17]。由此可见,深层生态思想虽然得到认同,但在论证价值论上的合理性层面陷入困境。故而,本文将浅层生态观中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和深层生态观的整体生态思想进行融合,在“以人为本”的整体生态观的指导下进行生态话语分析,强调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生共享。

四、《归田园居》组诗的生态话语分析

1.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语料来源于汉语田园诗歌的典型代表《归田园居》组诗。《归田园居》组诗是中国晋宋时期诗人陶渊明之作。从生态话语分析视角来看,诗中具备大量生态评价资源,具有深远的生态意义,作为生态语料具备可分析性。组诗共计六首,共计30行、300字。本研究先对语篇中的态度词汇类型、极性、级差、介入、评价者和被评价对象等语言资源进行人工标注和统计,随后逐一分析。

2.结果与讨论

(1)作为被评价者的生态主体 依据分析框架对语料进行标注后,对组诗呈现的被评价者类型和在语篇中出现频次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主要评价者为诗人本身,被评价者总计有69项。本研究将作为被评价对象的生态主体按属性归类为社会群体、自然主体、建筑主体、其他主体(农作工具、食物、思想意识等),见表1所列。

表1 《归田园居》组诗作为被评价者的生态主体类型和频次

表1显示,无论是从组诗总体上看还是按各诗为单位看,被评价的对象主要为自然主体,占据多数,这也奠定了全诗整体以景传情的自然主义诗歌基调。诗中所评价的生态主体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一是自然主体评价资源居多。组诗中对自然主体的提及如“山”“鸟”“林”“鱼”“野”等等,集中于对自然景物和田园风光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回归自然”的朴素氛围。在这些评价对象前面都有特定的修饰词,用于表达诗人的自我感受和态度。涉及的自然主体偏多也说明诗人的评价中心偏向生态中的自然环境。二是社会群体、建筑主体评价资源呈现均匀分布的特点。组诗中会涉及对社会群体和建筑物的评价的原因在于:从诗歌名称《归田园居》可以看出,诗人“归田园”的目的是“居”,即归隐山林,适地而居;所以诗人也会对居所环境、乡村生活状态进行描写。居所环境涉及生态中的建筑主体如“方宅”“草屋”“虚室”“户庭”等等。人类的繁衍和发展创立了活动社区,社区间不是孤立的,人与人之间进行一定的相互活动,人际关系由此建立;因此,诗中对乡间生活的描写离不开对周边生活的社会群体的描述,即诗中所提及的“远人村”“墟里”“近局”等。两种评价资源呈现均匀分布,说明诗人并没有把评价中心放在两者之上,而是以一种平等的态度看待。三是其他主体评价资源涉及面广且分布分散。诗中对其他主体的提及具体体现为社会关系、交通工具、言语、想法意识、农耕工具、时间、劳动、食物。在诗中表现形式为“尘杂”“人事”“蚕月”“轮鞅”等等。虽然表1中显示其他主体比社会群体和建筑主体占比更高,但实际上评价主体种类多,较为分散,说明诗人对这类主体的关注度低,提及这类主体可能仅是为了渲染气氛,烘托主题。

(2)从态度系统看生态关系构建 态度系统作为评价系统中的子系统,包含情感、判断、鉴赏三个部分,在评价过程中发挥表达情感,规范事物性质和挖掘价值的作用。表达态度的过程会呈现一个参数值, 即态度的极性。本研究在表1的基础上将诗人对语篇内生态主体的极性作出归纳和统计,见表2所列。

表2 《归田园居》组诗被评价者的态度极性分析

由表2可知,组诗总体上对各个生态主体的积极评价为42项,高于消极评价27项,所以全诗整体上呈现给读者的是一种积极的态度。

《归田园居》组诗从整体上看,是寄情于山野,追求心性平和、自食其力的归隐生活,远离尘嚣和社会黑暗,享受自然乐趣的田园诗歌。从各篇主题上看,《归田园居》其一表达的是诗人厌倦了十几年的官场生活,向往淳朴的乡村生活和令人陶醉的田园风光,以及最终回到自然中的舒适。因此,其中11项积极评价资源主要集中在建筑主体和自然主体,重点勾勒令人心之神往的乡村生活。

《归田园居》其二表达的是淳朴宁静的乡村日常生活下诗人恬淡的心境,但其中出现的消极评价资源较多,这是因为诗人使用消极评价词汇表达积极的语境效果。例如,诗中“穷巷”,“穷”表达偏僻的意思。但是,在语境中诗人强调正是因为巷子偏僻、车马来往少,才能使他安心舒适地享受幽静的隐居氛围;诗中“罕人事”,“罕”表示稀少的意思,此处诗人是想表达正是因为面临的世俗杂事少,才能让他内心平静,认真劳作,不受世俗影响,体现的也是一种积极认真的生活态度。

《归田园居》其三细致描绘了诗人日常在农田劳作的情景,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感,肯定了自己的归隐心愿;因此全篇大多是对生态主体的积极评价(7项);唯一1项消极评价“荒秽”也并没有造成消极语境:诗中本身“荒秽”指的是普通的田间杂草,是对自然主体的客观描述。

《归田园居》其四写诗人携同亲眷一起漫步在乡野林间,偶遇旧居荒废的场景,思考人生的变幻莫测,进一步坚定了归隐的决心。其中消极评价“残杇株”“无复余”“归空无”等,表达的是诗人对偶然间看到荒废旧居的客观描写。这些客观描写不仅没有造成消极影响,反而引起诗人对人生和人性的思考:远离官场污浊,求得人性回归;树立起一种热爱劳动、热爱简朴生活的生活态度。

《归田园居》其五描写的是诗人耕种归来,自给自足的归隐生活中身心欢娱的场面。其中消极评价与积极评价资源几乎持平,几处消极评价如“独策”“崎岖”想突出的是自力更生、不惧困苦的劳作精神;“夕短”表现的是一种对比效果,正是因为夜间与邻居友人把酒言欢太欢乐,所以才苦恼于昼夜太短,不知不觉就天明了,呈现的是一种愉悦的心情。

《归田园居》其六描写的是诗人对农间劳作生活的总结和期待,期待收获劳动成果,也点明了自己归隐田居的用心:回归平淡,结识良师益友,远离官场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因此,积极评价居多(11项)。诗中消极评价则起到了“自谦”的表达效果。例如“浊酒”,“浊”是自谦自己酿酒工艺粗糙,但自食其力却让诗人内心倍感舒慰。

由此可观,积极和消极词汇的使用透露了诗人陶醉于自然风光,热爱归隐后的田居生活,并且传递了人与自然最基本的相处方式之一——农间劳作的乐趣,以及对世俗杂事、官场生活的厌倦,从而更加坚定归隐的决心。诗人将“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观传达给读者,表明自然是一个能够给予人类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综合体,构建了语篇内读者与生态主体和谐的生态关系。

(3)从对话空间看生态建设 对话空间的构建和调控受介入资源和级差资源的影响。介入显示评价态度的来源,级差彰显态度的强弱。根据Martin和White研究,介入资源分为自言和借言两部分。自言包括假定和断言。假定一般为无需解释的肯定性话语,而断言是需要审定的介入话语,其后一般需要补充解释和说明。借言则是指参照对话空间中的其他声音,包括否定、宣告、包容、归属[4]。本研究对诗中介入资源进行了整理,见表3所列。

表3 《归田园居》组诗介入资源情况

《归田园居》组诗的重点在于抒发个人情感,相较其他文体,自言资源胜过借言资源,总计39项;借言资源只有1项,即诗中的“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且为归属资源。诗中自言资源中假定居多,为27项,语言表征为对事物的客观描述和对个人感受的直接肯定,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断言资源为12项,表现诗人对心中所思所想的强调和补充,如“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自言资源赋予其他声音的对话空间最小,借言(否认、宣告、包容、归属)所创建的对话空间依次越来越大[18]。组诗自言资源丰富,借言资源为归属资源,且占比较小(1项),说明诗人的个人感受来源于直观肯定,坚持个人立场的影响力,不需要借助外力来佐证以影响读者。

级差资源通过语势的强弱(上扬和下降)、语言聚焦的清晰模糊来调节对话空间。“语势”又可以分成两个类别:一是对性质或是品质的程度强弱的描述,例如“非常漂亮”“很悲伤”等;二是对数量大小多少的修饰,例如“许多的快乐”等。而对于不能用“语势”范畴衡量的部分,则用聚焦说明[19]。语势越强,聚焦越清晰,说明对不同态度的包容性越低,自身态度表现更为强势,对话空间则受到压缩;反之,对话空间则得到扩展。本研究统计了《归田园居》组诗中的级差资源情况,见表4所列。

表4 《归田园居》组诗级差资源情况

根据表4,组诗中的级差资源出现了40项,其中呈现较强的语势和清晰的聚焦,说明诗人在诗中表现的态度和价值立场比较坚定。另外,语势强化和聚焦清晰化主要围绕诗中的自然主体和建筑主体,具体表现为对自然风光的细致描绘和称赞,如“草盛”“满阡陌”“桑麻长”“土广”“穷巷”“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等。强烈的级差意义背后,体现的是乡村人群与自然和谐相处,适地而居;居住场所虽然简朴,但是其乐无穷。和诗人一样自食其力的人们(即文中的“薪者”“此人”)携祖辈子孙生活在乡间,他们尊重自然,以农为生,自然也回报他们以丰硕的劳动成果——“桑麻”“新酒”“只鸡”以供生活,形成安居乐业的场景。诗人表明人类的一生是短暂的,而自然是永恒的(如诗中“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人类可以通过劳动改造自然条件,获得所需,但不能妄图凌驾于自然之上,而是要感恩自然的回馈。可见,诗人虽处于农耕文明时期的生活背景,但是却传达出“依靠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建居理念,对当今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历时性指导意义。

五、结 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以人为本”的整体生态哲学观指导下,以评价理论为研究路径,对汉语诗歌《归田园居》组诗六首进行生态话语分析;对其中的评价资源如态度、介入、级差进行具体的介绍。研究发现:一是诗中评价的生态主体呈现出以下特点:自然生态主体评价资源偏多;社会群体、建筑主体评价资源均匀分布;其他主体评价资源涉及面广,分布较为分散;凸显了诗人以自然为中心的生态意识。二是该诗整体更多使用积极词汇,显示出诗人积极塑造出“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的生态观,构建语篇内读者与生态的和谐关系。三是诗中介入和级差资源分布情况说明,诗人在关注自然主体的同时也关注建筑生态主体,提倡“依靠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建设观,对现代文明建设具有历时性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田园组诗态度
可见光(组诗)
苍凉组诗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田园美景
田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