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钢建厂与实业救国

2022-06-15胡景山

北京纪事 2022年6期
关键词:石景山首钢炼厂

胡景山

1919年建厂的首钢,从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历史深处走来,是中国民族工业缩影。首钢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崛起,在社会主义新时代转型。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首钢作为近代北京工业发源地,创建之初就对中国民族工业和北京城市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1919年6月,设计年产8万吨铁、6万吨钢的官商合办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石景山炼厂(首钢前身),在石景山东麓的平原上破土动工。

彼时的中国,钢铁工业基础极其薄弱,仅有汉阳铁厂、上海和兴钢铁厂、本溪湖制铁所和鞍山制铁所4家企业,其中本溪湖制铁所和鞍山制铁所为日本人创办。正在建设的钢铁企业有阳泉保晋铁厂、汉口扬子铁厂和大冶铁厂,而这些企业只能炼铁不能炼钢。

石景山炼厂开建四个月后,孙中山在上海《民国日报》发表《中国实业如何能发展》一文,对钢铁乃国家实力进行了阐述:“且钢铁者,实为一切实业之体质也。凡观一国之实业发达与否,观其钢铁出产之多少可知也。”而1919年,中國铁产量仅有32-34万吨。

石景山炼厂(简称石炼)的诞生,在中国近代史上开创了三个全国之最。

一是起点最高。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石景山炼厂由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主持建设,交通部、农商部分别出资122万元和128万元;在北京政府出任过大总统、副总统、国务总理、临时执政的首脑人物都是公司大股东:徐世昌入股160000元;段祺瑞入股350000元;黎元洪、冯国璋各入股 50000元;曹锟和靳云鹏各入股10000元。

国家政要如此集中地为一个企业投资,在中国近代史上绝无仅有。石景山炼厂建厂目标是“北方工业之中心”,代表了国家意志,站在了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的高起点。

二是设备最先进。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督办陆宗舆,幼年师从张謇,1899年自费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经科,1913年12月出任中华民国驻日本全权公使。 陆宗舆虽与日本关系密切,却怀有发展中国民族工业之心。他筹建石景山炼厂,首先考虑的是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为把石景山炼厂建成“北方工业之中心”,陆宗舆绕过东瀛,舍近求远到大洋彼岸订购美国设备。

美国钢铁工业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崛起。1890年,美国钢产量480万吨,一举超过英国跃居世界首位。此后美国钢铁工业一直遥遥领先,到20世纪初,钢产量已占全球粗钢产量1/3。

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美国贝林马肖公司设计的1号高炉,为钢壳斜桥双罐上料,容积397.8立方米,日产铁250吨,是当时的大型高炉;炼铁设备和材料均由美国企业制造,同时购入2台英国制造的35吨C型蒸汽机车。

三是管理人员学历最高。石景山炼厂荟萃了国内外顶尖人才。

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顾问是曾任万国地质学会秘书长、著有《世界铁矿资源》和《世界煤矿资源》的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博士;董事是中国地质事业奠基人、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所长丁文江。

石景山炼厂各部门主管皆是各国重点高校留学生。龙烟铁矿股份有限公司还以1000块银元月薪,聘请美国工程师格林指导建厂。

石景山炼厂所创造的“三个之最”,体现了中华民族实业救国、兴业图强的强烈愿望和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雄心壮志。

20世纪初叶的北京,是一座什么都不能生产的消费城市。

石景山炼厂的诞生,标志着北京民族工业开始兴起,推动了北京这座古老的消费城市从传统手工业向大工业转变,同时也对北京城市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石景山炼厂改变了石景山地区人口结构和北京工业人口结构。20世纪初叶,石景山地区居民90%以上为农业人口,极少数手工业和商业人口集中在北辛安、模式口一带。1922年,石景山炼厂工人达到2500多人。他们当中有在当地招募的工人,有从张家口、宣化来的铁路工,从天津来的起重工,从汉阳来的耐火砖工,从上海来的安装工等。加上石景山发电厂的几百名工人,石景山已经成为北京产业工人相对集中的地区。

石景山炼厂建厂征用农田和日本占领时期扩建工厂强征农民土地,迫使石景山地区部分农民进厂做工,从自耕农、佃农转变成为产业工人。到1949年,石景山地区人口4.6万人,占北京市2030986常住人口2.3%,是全市人口最少的地区。而石钢职工为3985人,加上石景山发电厂900名工人,占石景山人口总数10.6%,而当时北京市从事工商业和服务业的职工只有31.9万人,充分显示了石景山作为“重要工业区”,在北京工业化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其次,石景山炼厂工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石景山地区革命斗争的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将汉冶萍、本溪湖两大主要钢铁厂作为开展工人运动的重点。1921年秋,工人运动领袖林育英到大冶铁厂传播马克思主义,钢铁工业由此点燃革命火种,逐步呈现燎原之势。这一时期,汉阳铁厂工人大罢工、本溪湖煤铁公司“八二三大罢工”先后爆发,有力推动了工人运动发展。在八年抗战中,中共地下党员带领工人把石景山制铁所变成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场。解放战争期间,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石钢工人开展护厂斗争,粉碎了南京政府南迁石钢的计划。

再次,石景山炼厂的创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石景山区成为“重要工业区”和建立石景山行政区奠定了基础。

最后,石景山炼厂工程建设和工业生产以及配套的生活设施,给石景山地区经济带来巨大影响。数千名产业工人在这里生活,为石景山地区商业注入了生机。与石景山炼厂相邻的北辛安镇,发展成为车如流水马如龙的京西商业重镇。

1948年12月17日凌晨1时,人民解放军攻占石景山,把红旗插上了山顶的金阁寺塔。从此,饱经劫难的石景山钢铁厂获得新生。

1949 年6月26日,石景山钢铁厂1号高炉投产,成为全国解放区第一家恢复生产的钢铁企业。10月1日,石景山钢铁厂2000多名职工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参加开国大典。从此,首钢人开始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征程。

猜你喜欢

石景山首钢炼厂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珠海隧道透水事故已致13人遇难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首钢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北京市石景山区汛期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哈萨克斯坦炼厂220kV变压器安装工艺
首钢石景山厂区三号高炉工业遗产的细节性评价
炼厂增产柴油方法浅析
驰放气回收在炼厂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