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边的“泥盆”传奇
2022-06-15张青仁梁家欣
张青仁 梁家欣
编者说
大运河在北京城市发展进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决定了大运河文化带作为古都文脉的历史地位。大运河流淌着北京人的血脉,沉淀着北京历史的涓埃。2022年,《北京纪事》将架起一叶“专栏”小舟,邀您于大运河的历史、地理、文化、故事与传说之间徜徉浮泛。
元朝时,通惠河的开凿,使得通州作为漕运的重要枢纽得到快速发展。以漕运为核心,通州当地的回汉民众参与其中,在对漕运带来诸多贸易的参与中,推动着包括北关在内的通州多个地方社会的发展与繁荣。对于生活在运河沿岸的通州民众而言,七百多年来运河漕运的发展,形塑了他们的吃苦耐劳与灵活聪颖,这便是运河沿岸的民众所说的“活泛劲儿”。这番“活泛劲儿”,不仅造就了历史上北运河两岸的富庶,更使得这一区域在改革开放后迅速发展,创造了新时代农民发展致富之路,新建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新建村是通州北关地区的一个村庄。新建村的崛起得益于嘉靖七年(1528年)通惠河的改道。北移后的通惠河在通州城北汇入北运河,在此处形成了多个码头,围绕码头事务,形成了数个村落。其中包括堆放食盐的盐滩、储放皇家木材的皇木厂等等。受益于漕运,这些村落成为了百货云集之地,南来的瓷器、茶叶等物资由此转运京城及北方各地,北方的土宜也在此登船销往南方,这一区域也成为了通州首屈一指的富庶之地。直到今日,通州当地仍然流传着“富北关”的说法。1953年,北关附近的几个村庄合并组建新建乡。1958年,人民公社时期改称新建生产大队,1983年7月人民公社解体,恢复乡镇建制,同年8月,新建村村民委员会成立。下辖皇木厂、盐滩、下关、牛作坊、马厂、姜厂子、桂子胡同和大悲林八个自然村。
世代依存运河而生的新建村民有着不凡的经商意识。改革开放后,村民们纷纷下海经商。村里最早开始做小买卖的王锐,靠卖水果养活了一大家子人,卖饮料的王小慧、卖冰棍的魏海、卖百货的刘艳秋更成为村中经商致富的佳话。在诸多村民奋斗故事中,回民马祖乔依靠祖辈技艺,发家致富的经历最具传奇色彩。
虽然马祖乔已经退休了,每当提及新建村的经商头脑,村民们最先想到的便是马祖乔。
马祖乔的发家史与他家祖传手艺“泥盆马”密切相关。清朝末年,运河漕运停摆,通州的漕运码头快速萧条,为了另谋生路,马祖乔的爷爷奶奶开始利用运河岸边的优质泥土制作泥盆。泥盆也就是瓦盆,在瓷盆和铜盆尚不普及的旧时代,瓦盆是寻常百姓家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从洗脸洗衣服到盛水做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瓦盆。一些大户人家也会购置泥盆,用来饲养观赏鱼。因为泥盆的透气性好,而且隔热隔寒,容易挂苔养藻,是饲养金鱼的上好容器。马家制作的泥盆之所以能够快速在通州当地市场上走红,打出名号,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在于制作方式的巧妙,其二在于制作出来的泥盆,有着优美独特的造型。
泥盆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从泥土的过滤沉淀到搓泥制作盆形,从装窑烧制到出窑浸水,每个步骤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的一个细微差错都可能导致泥盆制作的失败。普通的瓦盆由黄土烧制而来,为了节约成本和生产方便,通常不上釉,极易开裂,马家所制作的泥盆則有所不同。马家泥盆选用的是上好的黄土,黏性很好,在挖出黄土之后,首先需晾晒,再用水冲洗,浆水沉淀之后,质量好的泥土会沉积在下层,而质量差杂质多的则会漂浮在上层,下层的泥浆也就是北京人所说的澄浆泥。澄浆泥盆的一大特点就是极其细腻,在制作工艺上的要求极高。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北方地区才发展出澄浆泥盆的制作工艺。在制作盆形时,需要一个中间带轴的圆石盘,将泥土放在圆盘中央,然后转动圆盘,转速一定要均匀,这样做出来的泥盆壁厚度才一致。在捏泥盆的时候,还要为泥盆做造型,除了传统的刻字、雕花之外,马家还独具匠心地制作不同形状,有的是仿古款式,有的是模仿树根的形状等,这些优美独特的造型成为马家泥盆在市场上受欢迎的关键。入窑烧制时,火候的把控对于泥盆成品品质的好坏至关重要,火候不到,泥盆不成形且颜色暗淡,火候过大,泥盆容易开裂。细腻的澄浆泥泥盆烧制时,对火候更为敏感,只有经验丰富的师傅才能把握时机。泥盆烧好之后,需要在窑顶加水,在泥盆外壁涂“药”,使得泥盆颜色更加好看,更加坚固。独特的技艺和严格的要求,使得马家泥盆的质量得以保证,这也是马家泥盆能够在市场上保持长时间畅销的秘诀所在。在造型方面,普通泥盆的造型单一,而马祖乔的爷爷奶奶在制作泥盆时,别出心裁,特地制作成仿古样式,更是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
随着马家的泥盆在通县的畅销,一些北京城里的顾客也慕名而来。久而久之,马家人开始将制作好的泥盆运到北京城内销售。由于马家的泥盆制作精良,一些外国人也来购买。马祖乔的祖父认为外国人收入丰厚,在销售给他们时,特意提高了泥盆的价格,挣到了许多“洋钱”,由此也被人们称为“洋钱马”。
依靠制作泥盆的手艺,马祖乔的祖父一辈在北京城内购置了房产,举家从通县搬迁至北京城,“泥盆马”的称呼不胫而走。
马祖乔的父辈们不仅继承了祖辈们的技艺,更将祖辈们的技艺发扬光大。在马祖乔父亲和大伯的经营下,他们的泥盆作坊初具规模,甚至招收了7名学徒。随着销售的日益红火,他们更在北京城内繁华的花市大街,开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铺。也正是靠着泥盆的技艺,一大家子人度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艰苦岁月。
马祖乔参加活动
马祖乔老爷子
人民公社时期,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马祖乔回到了牛作坊,并在生产队从事农业生产。改革开放之初,看着身边的村民一个接一个的下海经商,马祖乔开始谋划下海的行当。在当时的村子里,人们喜欢串门儿,家家都夜不闭户。许多村民来到马祖乔家里,都会被他炕上陈列的一排泥盆作品吸引,无人不为之赞叹。在村民的鼓励、建议之下,马祖乔重拾了祖辈遗留下来的泥盆制作传统,准备重振“泥盆马”的名号。
从1980年开始,马祖乔便重新开始制作泥盆。起初,马祖乔是为其他工艺品店供货,包括北京前门大街的一些店铺。由于马祖乔的泥盆好看,在市场上供不应求,马祖乔很快便萌生了自己开店的想法。1983年,马祖乔便凭借制作泥盆成为了通縣首屈一指的万元户。次年九月,依靠这些积蓄,马祖乔与通县煤炭公司合作,在通县的新华大街开办了一家名为“吉祥阁”的工艺品店。1985年2月,“吉祥阁”门店扩张,在王府井大街183号挂牌开业。店内除了他们自产的泥盆之外,主要售卖来自各地的工艺品,既有产自通州当地的产品,包括台湖的玻璃料器和西集的金属制品,也有来自大江南北的精美工艺品,例如唐山的瓷器、沈阳的羽毛画以及福建的软木画。“吉祥阁”是王府井大街第一家由农民开办的商店,在开业当天,时任通县县委书记刘政亲临现场剪彩。《北京日报》对此予以报道。
由于技艺精湛,马祖乔制作的泥盆深受市场的欢迎。“吉祥阁”经营之初,一年的营业额达到一百万元以上,这在八十年代是非常少见的。富裕起来的马祖乔,积极投身公益事业。他每年都拿出大量的资金,捐助给与新建村一墙之隔的北京物资学院。单单是2019年,马祖乔便向物资学院进行了3次捐献,包括数十万元现金和一百余件崭新的白衬衣。
如今的马祖乔,因为年龄原因,早已从“吉祥阁”的经营中退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变化,尤其是物资供应的充足,泥盆也已经渐渐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退出。随着通州本地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昔日取土的地方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再也寻摸不到适合做泥盆的黄黏土。马祖乔和他的徒弟们不得不放弃了泥盆制作的行当。昔日里日进斗金的泥盆马,已经成为新建村民世代传承的口头神话。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通州的开展,这项濒临断绝的传统技艺或许会迎来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