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中“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的架构与实施

2022-06-15赵承军钟文丽

中国德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碑林特色德育

赵承军 钟文丽

依托独特的地域资源坚持文化育人的德育课程研究一直是新登中学近几年来的德育研究重点。《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指出:“将课程设置权交给学校,开发权交给教师,选择权交给学生”,这一举措加快了我校努力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体系的步伐,推进了学校特色化发展的进程。与此同时,区教育局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依托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地域教育資源,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加强德育一体化建设,探索‘立生德育’”的德育指导思想,更为我校坚持课程改革的核心地位,开展基于校本资源的德育课程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我校“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探索应运而生。

一、“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的基本架构

提到“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不得不提到我校的“圣园碑林”,这是我们构建“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体系的独特资源。

20世纪80年代初,在文化馆和文物部门的协助下,经多方努力,将新登地区残存的二十八块古碑收集起来,遂于圣园原大成殿遗址建造回廊,将文碑嵌入壁中以作保护,名曰“圣园碑林”。“圣园碑林”是新登历史之浓缩、人文之宝录,现为富阳区文物保护单位。碑林中有历史最久远的《敕赐新城罗义民立石记》,主要是表彰当时本邑七贤乡(今胥口镇)义民罗善及其子罗俨、罗俊;有《范氏心箴碑》与《程子动箴碑》,辑录了宋代范浚、程颐两位理学家的箴言,教导学子要防止外欲侵蚀,潜心求知修德;有《左副都御史方廉神道碑》,记录了方廉的一生事迹;还有《鸡鸣山记碑》,记叙了先贤罗隐鸡鸣即起、苦学成才的轶事。此外,还有《罗后轩与诸葛宜人合葬墓志铭》《永禁茶箱竹税碑》《界山勒石为记》等碑文。总之,“圣园碑林”的内涵丰富而又深厚,为学校多样化特色课程群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的开发十分关注碑林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的素材挖掘;课程实施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自主学习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项目研究、综合实践等学习方式,开拓学习时空,丰厚生命底蕴,体现地方特色。课程设计研究中运用了系统科学的方法论整合理念,将“圣园碑林”与课程及学科教学融为一体,并以此为载体建立特色课程,其架构图如图1。

利用“圣园碑林”独有的资源,整合碑林中的文本、历史事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艺术鉴赏、人文轶事、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等相关内容,围绕“圣园碑林”开发“体验鉴赏”“探寻研究”“践行内化”三大板块课程,每个板块开发出若干门子课程,最后根据内容相关性、相承性、互补性、渗透性架构出“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体系。课程开发时首先进行课程顶层设计,充分挖掘素材、整合资源,然后确立纲要、编写教材,发动全体课程开发教师一起,按照“课程背景—课程目标—课程形式—课程内容—教学安排—课程评价”这六个方面进行设计,同时邀请省市专家来校培训,不断完善细节,最终形成教材。

二、“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的落地实施

在“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不断创新,形成了三大实施路径,即鉴赏·体验:依据社团的“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的实施;探寻·研究:依据项目的“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的实施;践行·内化:依据社会实践的“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的实施。

(一)鉴赏·体验:依据社团的“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的实施

“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中的“古碑鉴赏”“罗隐诗歌鉴赏”“碑林书法鉴赏”等课程,除了课堂教授以外,还可以通过社团活动形式来实施,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体会经典、感悟传统。依据社团的“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的实施,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个性特长,关注人文素养的培养,具有以下几个操作要领。

1.明确目标,确定主题。首先要对“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进行归类,确定哪些课节可以利用社团活动来实施,如“罗隐诗歌鉴赏”“碑林书法鉴赏”“罗隐传说故事”“圣园碑林解读”等。

2.制订方案,组建社团。社团活动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为进一步促进学生多元成长、个性发展,建设健康、文明、和谐的现代校园文化,学校会同团委设立了各种社团,根据活动理念、活动目标、组织程序、内容安排、操作措施、管理要求、总结反思等几方面制订各社团活动方案,进行学习与交流,如梦想话剧社、罗隐文学社、翰墨书法社、鉴赏辩论社等。在社团活动中,学生学习经典、感受传统,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形成团队精神,提升自律意识和关心他人的情感与品德,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3.形成范式,突出体验。积极探索依据社团的“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实施路径,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反思问题,摸索出一套课程实施的基本方式,即“集中学习:课程理论知识—实践活动:形成作品或成果—成果展示:组织展示交流会—学习评价:根据作品、成果和学习过程组织评价”。

4.搭建平台,强化交流。课程实施中着力为学生搭建丰富的展示平台,充分满足学生学习和表现的欲望。如“碑林书法鉴赏”与翰墨书法社活动结合起来,学生到碑林前心慕手追,亲身体验书法艺术,并在区艺术节、书画比赛活动中,将作品交流展示。多样展示,丰富载体,将多条课程触角深入学生生活,使他们心灵得到净化,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二)探寻·研究:依据项目的“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的实施

项目研究是“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实施的另一重要形式。根据课程有关内容,划分出若干项目,通过文献查证、实地走访等方法,确定研究内容,了解所研究项目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通过项目研究的课程实施,激发学生好奇心及观察力,使学生善于从实际生活中发现和主动探索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项目研究的操作要领如下。

1.明确任务,确定项目。“圣园碑林”有几通石碑由于时代久远、风雨侵蚀,部分内容已经剥落,需要查实补充完整,还人物一个本来,还历史一个真实。因此,课程内容中确定“断句补缺”项目,包括“先贤生平”项目——罗隐、方廉、凌准、施吾肩、周雄,“追寻千年古镇”项目——古迹、古景、民俗文化、传统手工艺、传统美食五个篇章,再根据学生报名情况,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研究,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得到浸润、启迪和提升。

2.研究项目,制定策略。教师积极探究项目实施途径,提炼策略,形成查询资料、专家解读、整理材料、展示交流、总结评价五步操作策略。(见图2)

3.细化指导,落实成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制訂计划,教师加以指导和审查,然后学生分组及分工,明确每位同学的任务,合作完成,接着进行检查评估,包括学生自我评估(成果展示)、教师评估(老师、专家点评),最后归档总结。如项目《鸡鸣山记》碑文研究,由于整篇文章没有标点,不少碑文已模糊不清,研究小组要对碑文进行断句补缺,厘清内容,查实事件,翻译成白话文,写一篇研究报告。各个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协作,认真查阅文献资料、档案资料并实地走访。在专家老师的帮助下,《鸡鸣山记》断句基本完成,除个别字内容无法考证,其余皆已查清。

(三)践行·内化:依据社会实践的“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的实施

“圣园碑林”的特色资源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依据社会实践的课程实施,可以使学生有更多体验的获得和经验的生成,直接影响学生自身行为的变化。通过调查、体验、实践,学生懂得了社会进步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增强了社会责任心。社会实践的操作要领如下。

1.确立主题,制订方案。根据“圣园碑林”资源确立探访先贤故里——“罗隐故里探寻”“孝子周雄故里探寻”“状元故里探秘”“古城新登探寻”“先贤轶事收集”“东安传统习俗探寻”等社会实践主题,通过采访专家学者,收集先贤的人文轶事,宣其德行、扬其事迹,撰写实践体会(报告)。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学会调查、探究、收集、分析、判断等方法,在身体力行中学习了课程知识,拓展了学习空间,提升了人文素养。

2.提炼策略,形成范式。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极完善实施策略,加以提炼并形成范式,即“准备阶段—制订计划、人员培训、物质准备;实践阶段—具体实践、数据采集;总结反思—数据分析、报告撰写、评价改进”。

3.细化操作,强化感悟。“践行·内化”类课程大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实施,通过活动体验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和涵养。同时,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互助、合作、交流的意识以及调查、统计、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升。如罗隐是新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民间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故事,而古碑《鸡鸣山记》是反映罗隐苦读成才的事迹,而他的故里、读书地、罗隐碑林都在新登,故组织“罗隐故里忆罗隐”社会实践活动。为了解人们对罗隐这个历史人物的熟悉程度,研究小组制定相关问卷,实践小组成员在超市、街道等对不同年龄段的路人发起了500份问卷调查,较客观地掌握了人们对罗隐的了解和看法,以及对罗隐被人们渐忘一事的态度。据此,部分组员抒发了个人想法并提出了相关建议,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我们应该多读读他的作品,来弘扬中国文化。

我敬佩他是因为他很有境界,对人生的认识也很深刻,并且将思想和艺术完美地结合起来,使诗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小组研究感受:一次小小的社会实践,让我们懂得了互相帮助、互相协作。只要有目标,就算奋斗的过程很困难,但总会成功。也让我知道了如何与陌生人交流……更重要的是,让许许多多的人知道了这位来自新登的伟大诗人。

“圣园碑林”特色德育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进了学生对新登深厚文化底蕴的了解,知悉了古城新登的风土人情、历史风貌、历史名人。通过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史料查证、综合实践、小组协作等多种学习方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时空,丰厚了学生的生命底蕴,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极大提升。

【赵承军,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中学校长,高级教师;钟文丽,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中学学生发展中心主任,高级教师】

*本文系浙江省2015年度规划课题“圣园碑林:普通高中特色课程架构与实施的校本范式”(2015SB00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碑林特色德育
《中国德育》
The Changes of Chinese Painting Tool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Water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西安碑林
游青田东方碑林
开封行吟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