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春期教育生命涵养课程的构建与实施

2022-06-15孙建钢汪淑霞

中国德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亲子案例生命

孙建钢 汪淑霞

青春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是青少年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青春期教育作为学校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度推进,青春期教育如何实现校本化、生态化、品质化,已经越来越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郁达夫中学是一所以现代著名作家、革命烈士郁达夫命名的学校。2017年富阳区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在学校文豪校区落成。多年来,学校一直致力于青春期教育的改革,开发了系列化的校本课程,并构建了青春期教育生命涵养课程。课程建设不仅深度契合区教育局推进“立生德育”的指导思想和精心部署,也紧贴学校深化课程改革的教育使命。

一、青春期教育生命涵养课程的意义

(一)从浅层走向深度,挖掘了涵养课程教育内涵

本课程围绕青春期这个特定阶段,从生命发展需要出发,开发了三大子课程,紧扣学生实际,积极引导学生认知生命、珍爱生命,掌握人生技能,从而更积极地生活,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本课程深入挖掘了涵养课程教育内涵,有利于课程的深度推进。

(二)从形式走向内核,内化了涵养课程教育主旨

本课程充分组建了组织机构、课程资源,架构了三大课程板块,聚合了课堂教学、家长课堂、基地体验等资源,充足的课时安排、优质的师资力量、完整的教学结构、丰富的社会实践、科学的评价体系,使课程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理念与实践高度融合,内化了涵养课程教育主旨。

(三)从说教走向感悟,凸显了学生成长生态价值

本课程关注学生的学段特点和生活经验,创设了单元教学、主题教学、项目学习等方式,优化了问题导向、案例诊断、家长课堂的教学方式,拓展了多样形式、创设情境、注重体验等教学形式,避免了教学的空洞说教,把握学生的成长诉求,从体验到感悟,凸显了学生成长的生态价值。

二、青春期教育生命涵养课程架构

(一)设计理念

本课程遵循“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落实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实施途径,以课程校本化、序列化、情境化、体验化的形式,关注学生的生命品质培养和生命内涵发展。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青春期心理品质,夯实青春期成长底蕴,提升青春期生命涵养,指导教师和家长能够围绕青春期学生成长的身心特点,掌握青春期沟通技能,从而促进学生青春期生命涵养的不断丰富与提升。同时,有效整合基地课程资源,实现学校青春期教育生命化的提升,达到课程价值效应最大化。

(三)课程设计

本课程以学生成长为核心目标,主课程下分设三大子课程。每个子课程又分设诸多教学内容。(见图1)

三、青春期教育生命涵养课程实施

(一)把握青春成长节点,丰富内涵,引导学生发展源动力

1.单元教学,遵循学段,发展生命认知能力

依据学段差异,将课程内容具体化,采用单元主题式教学方式,积极发展学生认识自我、认识青春期、认识生命的能力,按學段有序开展相关教学。

案例:七年级青春期教学设计了两个单元的内容,分别为“爱的奇迹”“迎接青春期”,从“爱的奇迹”“情绪管理”“男孩女孩”“悦纳自我”等方面开展系列教学。教师通过上述课堂教学,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使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精准把握学段特点,科学安排成长节点,合理设计相关教学主题,不仅丰富了课程内涵,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情感的萌发,获得了对青春期的初步认识,在生命认知力的涵养中,不断成长。

2.主题推进,紧扣时段,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同伴交往是初中生人际交往的重要范畴,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更要引导学生学会交往。为此,学校精心设计相关主题活动并予以推进。

案例:八年级人际交往主题细化为“同伴交往—朋友”“异性交往”“同伴压力”等内容。“异性交往”这课,先呈现案例,再引发讨论,然后交流小结。在充分地参与过程中,学生明白了青春期异性交往是自然的、正常的,同时引导学生把握异性交往的准则——自然、适度,养成正确的交友观。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他人。

结合青春期的时段特点,推进相关主题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会健康的交往方式,既能悦纳自我,又能接纳他人,从而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品格。

3.项目学习,拓展空间,锻炼服务社会能力

青春期教育既要立足课堂,又要走向社会。采用项目学习的形式,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把学习成长空间从校内拓展到校外,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锻炼学生的服务社会能力,体现社会担当和责任。

案例:六月的禁毒专题和十二月的防艾专题,引导学生设计横幅标语和主题海报,向社区发放宣传手册资料等。通过这样的项目学习,学生既进行了自我教育,又把禁毒与防艾知识宣传普及,达成了项目学习的效果。

学生既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青春期教育既要深入课堂,又要融入社会,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既是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过程,又是生命成长的必要经历。

(二)聚焦青春沟通热点,鲜活内涵,增强学生成长外驱力

1.问题导向,直面孩子心理困境,深入指导

青春期孩子在家长眼中常有“问题”发生。把家长感兴趣的、有困惑的问题归类区分,以问题为导向,直面孩子心理困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指导。

案例:疫情期间,不少家长面临孩子学习、生活、亲子沟通等方面的诸多问题。对此,教师开设线上系列微课,包括“宅家战‘疫’,助力亲子”系列微课、“沟通·对话·成长”返校复学亲子系列课程等。及时解决家长特殊时期的沟通难点,有效缓解亲子紧张关系。

以问题为导向的家长沟通课程,有助于增强家长沟通的信心,打开沟通渠道,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想法,从而转向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助力孩子健康成长。

2.案例诊断,关注孩子行为走向,亲情引导

日常生活中,家长还会面临孩子的“出格”行为和“特殊”心理现象,亲子之间难免发生冲突。运用鱼缸式讨论,和家长一起了解、分析、探寻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并作出必要的回应,重建亲情联结。所谓“鱼缸式讨论”就是教师和家长共同针对一个情境进行多轮的“角色扮演+讨论”,形成最优方案,从中学习沟通技能的方法。

案例:鱼缸式讨论“孩子收到情书怎么办”。两位家长上场,一位扮演家长,一位扮演孩子。基本过程是“角色扮演—快照(定格)—讨论—角色互换—采访—重演”。其中角色扮演时可以随时快照定格,请场下家长给角色提一些建议。

鱼缸式讨论的案例分享与诊断,让家长既身在其中,又跳脱情境做旁观者,深入分析自己和孩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发思考,寻找有效的沟通方法,及时调整沟通现状,最终密切亲子关系。

3.家长课堂,关注孩子成长特点,有效沟通

依据青春期家长亲子沟通的普适性要求,以年级分段,序列化开展课程内容。指导家长理解青春期,提高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能力,采用“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相关教学。

案例:七年级青春期家长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实施。设计“理解青春期”“关于性”“预防性病艾滋病”“谈谈学习”“社交安全”“亲子互动”等六大主题,开展系列教学,并予以相应的“积极倾听”“我—信息”“共赢法”等沟通方法的指导。通过上述课堂教学,帮助和指导家长了解青春期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重点话题讨论交流,助力家长有效沟通。

序列化開展家长课程,合理设计相关教学主题,有助于家长系统积累青春期育儿理论知识,提升亲子沟通能力。系统的亲子沟通方法也让家长在重温青春期知识的同时,熟练沟通技能、领悟沟通之道。

(三)探寻青春体验疑点,夯实内涵,生成学生成长探究力

1.多样形式,引导释放价值,留住自信

通过知识解答、小小解说员、青春书吧、心理剧场等多种形式,有效利用基地资源开课。给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勇敢迎接各种挑战。

案例:基地小小解说员的培养。从自愿报名到集中培训,再到考核选拔、实践演练,最后到现场接待。每个环节都在不断实践,既锻炼学生的解说能力,更在提升志愿服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学校、宣传学校的情感。

形式多样的基地体验课使校园课程充满乐趣,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分享、释放自信。

2.创设情境,提供实践演练,应对从容

青春健康教育基地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引入“互联网+”理念,进行超越性设计,充分融入声光电等元素,将内容情境化。学生和家长都能通过现代智能技术手段参与活动,学习兴趣更浓厚。

案例:预防性骚扰这个选题,将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遇到的种种性骚扰制成视频片段,在设备中逐个情境呈现,每个视频播放完毕提醒学生作选择:哪种方式应对更合适。学生选择答案(图板)插入设备端口,设备及时反馈是否合理,并提供相应对策。这样的人机互动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更直接;操作便捷,回应更及时。

高科技的设备体验学习使得教学方式更为形象生动,解说更加清晰,答疑解惑更便捷。同时,将案例生活化,对学生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点、疑点进行实战式、多维度的指导与引领,效果更佳。

3.注重体验,保鲜成长期待,感悟提升

基地有应急救护演练,有毒品与艾滋病的介绍,有预防意外怀孕等知识问答,也有男孩屋与女孩屋等多个智能体验设备,还有VR模拟体验和职业规划拍拍墙等。从生命的起源到职业规划,保鲜学生的成长期待,一起向未来迈进。

案例:《写给十年后的自己》是基地生涯规划区的一个活动内容。畅想十年后自己的计划与梦想,将内容写在印有基地图案的明信片上,放在“寄给未来”的信箱里封存,十年后可以凭日期取出。这样的活动设计既是学生对未来的一个初步规划,充满动力,也很好地留下了母校印记,值得期待。

这样的体验感悟活动有答疑、有感悟、有思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初步确立人生发展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准备和努力。

青春期教育生命涵养课程的构建与实施细化了学校德育的内容,丰富了学生生命素养的内涵,提升了学生面对生活的技能与方法,有效促进了学生生命个体的自我成长和初步社会化,为学校以生为本的新时代德育添加了亮丽的青春底色。

【孙建钢,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郁达夫中学书记、校长,高级教师;汪淑霞,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郁达夫中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亲子案例生命
样板案例
NSE 9A-Module 4-Unit 2案例设计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难以一致的统计结果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