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癜性肾炎患儿合并急性肾损伤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2022-06-14李宇红邵晓珊郑莎莎张晓婵刘远辉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22年1期
关键词:肾小管肾炎血尿

应 蓓 李宇红 邵晓珊 邱 杰 郑莎莎 张晓婵 刘远辉 唐 勇

过敏性紫癜(HSP)发生肾实质损害称为紫癜性肾炎(HSPN)。HSPN是儿童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也是影响HSP患儿预后的重要因素,轻者表现为孤立性血尿,重者引起肾病综合征,甚至进展为终末期肾病[1]。有研究[2,3]表明,HSPN发病时的肾功能损害、高血压和大量蛋白尿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HSPN病理分级通常采用国际儿童肾脏病研究组(ISKDC)分级,但有学者[4]认为其不能完全反映患儿预后。有学者提出,鉴于HSPN和IgA肾病的病理改变明显相似,应用IgA肾病病理分级能更好地反映HSPN患儿的预后[5]。目前关于HSPN伴急性肾损伤(AKI)患儿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报道较少,本文纳入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我院)肾脏科近年来经肾活检确诊的HSPN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征,并探讨发生AKI的危险因素。

1 方法

1.1 伦理审批 本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伦2020-01号)。

1.2 诊疗常规 HSPN的诊断、临床分型和治疗参照紫癜性肾炎诊治循证指南(2016)[6],临床分型共7型,包括孤立性血尿型、孤立性蛋白尿型、血尿+蛋白尿型、急性肾炎型、肾病综合征型、急进性肾炎型和慢性肾炎型。ISKDC病理分型分为Ⅰ~Ⅵ级。根据IgA肾病牛津分类(MESTC)标准[7]进行牛津分类,包括系膜细胞增生(M0:≤0.5,M1:>0.5)、内皮细胞增生(E0:无,E1:有)、肾小球节段硬化/粘连(S0:无,S1:有)、肾小管间质病变(T0:≤25%,T1:26%~50%,T2:>50%)、新月体形成(C0:无,C1:<25%,C2:≥25%)。AKI的诊断参照2012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指南诊断标准[8]。HSPN合并AKI患儿在治疗12周内随访复查,监测血肌酐变化。

1.3 病例纳入和排除标准 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肾脏科住院并经肾活检确诊的HSPN连续病例。排除符合以下任1项者:①合并其他肾脏疾病(如乙肝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②既往诊断为慢性肾脏病,③入我院前已使用激素或降压药。

1.4 分组考虑 纳入的HSPN患儿根据是否合并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

1.5 资料截取 从病历中截取以下信息:①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及肉眼血尿持续时间;②临床分型;③入院当日实验室检查数据,包括血肌酐、血清白蛋白、PLT计数、尿常规、eGFR和24 h 尿蛋白定量;④入院当日24 h 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⑤肾脏活检病理分级,包括ISKDC病理分型和牛津分类[8];⑥治疗,病程12周内的转归。

1.6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ˉ±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SPN合并AKI的危险因素。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研究期间我院共收治202例HSPN患儿,排除合并乙肝相关性肾炎、狼疮性肾炎等其他肾脏疾病10例,既往诊断为慢性肾脏病3例,入我院前已使用激素或降压药8例,181例HSPN患儿进入本文分析。其中AKI组18例(10.0%),非AKI组163例。

表1显示,AKI血肌酐和非AKI组患儿的性别、发病年龄、血白蛋白水平和PLT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KI组中肉眼血尿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24 h 尿蛋白定量、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高于非AKI组,eGFR低于非AK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AKI组和非AKI组临床特征比较

AKI组18例中,AKI 1期9例,2期7例,3期2例,均为肾性AKI。

2.2 临床分型和病理分型 表2显示,AKI组和非AKI组临床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AKI组以肾病综合征型和急性肾炎型为主,非AKI组以血尿+蛋白尿型、肾病综合征型为主,两组均未见急进性肾炎型及慢性肾炎型。

表2 AKI组和非AKI组临床分型和病理分型比较[n(%)]

ISKDC分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6,P=0.032),AKI组Ⅲ型及Ⅲ型以上比例高于非AKI组,AKI组未见Ⅰ型及Ⅵ型,非AKI组中未见Ⅵ型。

牛津分类:AKI组T1/T2、C1/C2比例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9.625和7.961,P分别为0.002和0.005),两组M0/M1、E0/E1、S0/S1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 HSPN患儿发生AKI的危险因素分析 将表2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行 Logistic回归分析(以合并AKI为因变量;自变量肉眼血尿、急性肾炎型、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病变、新月体形成赋值情况:1为有,0为无;自变量ISKDC分级赋值情况:1为≥Ⅲ级,0为<Ⅲ级),表3显示,临床分型为急性肾炎型(OR=20.8,95%CI :1.37~317.79)和牛津分类中的肾小管间质病变(OR=15.83,95%CI:2.17~15.65)可能是HSPN患儿发生AKI的危险因素。

表3 HSPN患儿发生AKI危险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4 AKI组的治疗及随访 18例患儿均未行血液净化治疗,在休息、利尿、碱化尿液等对症治疗基础上,16例应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根据肾脏病理结果,12例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4例予足量泼尼松治疗),其余2例(ISKDC病理分级分别为ⅡA及ⅡB,经利尿、碱化尿液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单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

18例均随访12周,17例肾功能恢复正常,1例肾功能无好转,发展为慢性肾脏病,其ISKDC病理分级为Ⅴ级,表现为弥漫增生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中度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

3 讨论

在HSPN基础上发生的AKI是儿童AKI的常见原因之一[9, 10]。本文HSPN患儿中10.0%伴发AKI,提示在HSPN基础发生的AKI并不少见,临床中应予以重视。

HSPN与IgA肾病发病机制相同,有研究认为二者是同种疾病不同阶段的表现[11],其引起AKI的可能机制包括红细胞管型堵塞导致肾小管损伤、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严重破坏导致大量新月体形成、急性间质性肾炎等[12]。本研究中,AKI组肉眼血尿发生率较非AKI组高且持续时间长,提示AKI发生可能与红细胞管型堵塞相关。HSPN合并AKI患儿若给予积极支持治疗后肾功能往往可逆转[13]。本文18例患儿经积极治疗后除1例肾功能无好转外其余肾功能均恢复正常。

ISKDC病理分级是目前HSPN最常用的病理分型方法,一般临床表现越重,病理分级越重,预后越差[14-16]。然而,ISKDC分级不包括肾小管间质病变分级,但研究表明肾小管间质病变与HSPN患儿长期预后密切相关[17]。此外,Çakici等[18]研究发现,肾小管间质病变是HSPN发生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子,推测可能与HSPN时经肾小球漏出的蛋白及RBC在肾小管排泄时导致肾损伤,同时肾小管间质损伤导致肾毛细血管血流下降,进一步加重肾小球损害有关。本研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肾小管间质病变可能是HSPN发生AKI的危险因素,与文献[18]报道一致。根据HSPN临床分型[6],若患儿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称为急性肾炎型,此型患儿容易出现肾损伤,可能与血尿直接导致肾损害,而高血压进一步加重肾损害有关[19]。本研究亦显示,急性肾炎型是HSPN发生AKI的危险因素,但这一结论非常不扎实,OR值的置信区间极大。

近年来研究还发现,虽然初始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与HSPN远期预后相关,但持续性肾损伤与HSPN远期预后关系更为密切[20]。Wakaki等[21]对42例临床分型为肾病综合征的HSPN患儿进行随访,结果发现肾病综合征持续时间>3个月的患儿有41%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而持续时间<3个月的患儿均不会发展为终末期肾脏病。本研究中亦有类似发现,虽然AKI组患儿临床表现及病理分型均较重,但经积极治疗后大多数肾功能恢复良好。

综上所述,儿童HSPN合并AKI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其临床及病理分型程度较重,临床分型为急性肾炎型和牛津类型提示肾小管间质病变可能是发生AKI的危险因素。

猜你喜欢

肾小管肾炎血尿
原发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合并肾小管酸中毒一例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血尿:断断续续要当心
肾炎病人的科学护理知识
肾小管疾病能治好吗?
肾炎应该怎样治疗?
视黄醇结合蛋白在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及尿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细胞因子在慢性肾缺血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